离子液体在色谱中运用观察

2016-04-09 07:57李爱永
山东化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液相液体

李爱永, 唐 人

(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离子液体在色谱中运用观察

李爱永, 唐 人

(台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浙江 台州 318000)

离子液体是指全部由离子构成的液体物质,属于一类有机溶剂,可以应用在色谱分析中。离子液体在色谱中,使用温度范围是:-70℃~400℃,均可作为计量的液体,体现出优质合成的物质特性。近几年,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方面,更是体现出了离子液体的作用。色谱中离子液体的应用,是化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主要是明确离子液体的特性,保障其在色谱中的稳定性。因此,本文通过对离子液体进行研究,观察其在色谱中的运用。

离子液体;色谱;液相

离子液体的研究,促使色谱具有灵敏、快速的性质,确保离子液体在色谱计量中的成熟性,拓宽了应用的范围。化工、电子等多个行业的色谱运用观察中,已经引入了离子液体,降低了色谱计量的困难度。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运用,能够简化色谱计量的工序,提高处理的速度,通过简单的装置,即可完成复杂的色谱分析,而且色谱分析的误差非常小。离子液体本身的破坏性小,其对色谱没有破坏性,有利于提高色谱分析的准确性,保障离子液体的选择性,进而完善色谱分析的过程。

1 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准备

离子液体在色谱应用中,是一类良好的溶剂,逐渐成为一项研究热电。离子液体实际是有机阳离子与无机阴离子的组成,按照固定的体积搭配,组成液态的离子群体,正是由于离子液体的应用,推进了色谱分析的发展。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先要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由此才能进入到高效率的应用状态。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准备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其做如下分析:

1.1 仪器、试剂准备

离子液体在色谱应用方面,仪器与试剂的准备,都要根据试验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仪器[1]。以某离子液体的试验为例,分析仪器、试剂的准备工作。该试验中,主要仪器有: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检测器、分离柱、50μL定量环。试剂有:甲醇/0.25%(体积比)磷酸水溶液,流速=1.0mL·min-1,试剂洗脱的程序是:前0~5min,43%甲醇体积比不变,5~6min时,甲醇浓度升高到63%,持续时间为11min,洗脱时间的最后5min,浓度恢复到43%。

1.2 储备液准备

选择两个100mL标配的容量瓶,计量0.01g的槲皮和芦丁,采用甲醛溶解并使用纯水定容,溶液的浓度为100mg/L,保存在4℃的冰箱中,避免光照直射。离子液体应用时,还需先进行稀释,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定容溶解,如:1.0mol/LNaOH,逐步稀释储备液,直到达到恰当的浓度。储备液的配置,必须达到标准的状态,才能确保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准确性。

1.3 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是保障离子液体准确应用的前提,消除样品中潜在的影响因素。首先洗净样品,将其放入真空的干燥箱内,箱内的温度设置为50℃,烘干时间控制在6h,直至达到恒;然后对样品采取高速粉碎处理,粉碎的样品还要通过40目筛子;最后处理完的样品,及时保存到干燥箱中,避免发生受潮。

1.4 萃取过程

萃取过程的准备工作,也是离子液体应用在色谱中的准备工作。萃取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准备方式,分别是:(1)加压液体萃取;(2)超声萃取。萃取过程要注意时间、温度和计量的控制,以免影响离子浓度,干扰色谱分析的精准性。

2 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运用观察

根据离子液体的用途,分析其在色谱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毛细管电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观察离子液体的实际应用,具体分析如下:

2.1 气相色谱

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中的关键是固定相,选择离子液体的低挥发性、高溶解性等优势,将其应用在气相色谱的固定相中,完成色谱运用。离子液体可以直接涂抹在被检测对象表面,观察离子液体与被测对象的相互反应,尤其是离子与被测对象中的分子[2]。一般情况下,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的固定相,其可分为两类表现方式,分别是:(1)气相色谱的分析对象,属性为中性、非极性,此类对象在含有离子液体的气相色谱中,与普通对象的保留程度是一样的,基本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2)如果分析对象的属性是强或极强时,对象保留程度要超出普通对象,色谱性要远大于普通对象。

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中,仍旧存在部分缺陷,可以利用线性自由能理论,表明离子液体的状态,构建相关的应用模型,便于观察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中的应用。经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类离子液体,分别是:(1)1-(4-甲氧苯基)-3-甲基咪唑的三氟甲烷硫酸盐;(2)1-苯基-3-甲基咪唑的三氟甲烷硫酸盐。这两种类型属于新型的离子液体,其在气相色谱的应用中,不会出现高温分解的缺陷,即使温度达到260℃,也能保持稳定性,维持峰形对称的状态,而且新型的离子液体,溶剂特性明显,其可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多个对象的属性,适用于两性气液色谱,用作固定相。

2.2 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应用中,离子液体可做为流动相,不同浓度的液体中,流动相的表现不同[3]。例如:离子液体的计量为1-丁基-3-甲基咪唑与四氟硼酸混合,液体环境为酸性,pH=3.0,用于分离C18柱上的麻黄碱,此类离子液体,可以在液相色谱分离时,改善拆分的方式,能够明显观察到拖尾减小,分离物质保存的时间延长,如果增大离子液体的计量浓度,即可缩小液相色谱的分离时间。离子液体中的咪唑阳离子,与C18柱中的被分离物,存在相同的需求,即都可匹配硅羟基,取决于弱双电层结构,所以此类离子液体中的物质浓度不同,表明液相色谱分离的状态也不同。通过试验分析后可得,当四氟硼酸咪唑离子的浓度在0.5%~1.5%范围内时,其可组织硅羟基与被分离物的混合,可以洗脱并实现分离,表明适宜剂量浓度下的离子液体,其在液相色谱中起到较好的流动作用。

液相色谱中,离子液体起到较高的抑制作用,常用的离子有:二甲基苯胺、三乙胺等,不仅能够发挥流动相添加剂的优势,还可提供梯度模式,分析碱性物质的参数。液体色谱中的离子液体,主要是阴离子、烷烃类离子,其对分离物质存在一定的影响,还要比较离子液体的特性,明确离子液体的实际影响,选择优质的离子试剂。

2.3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是研究比较成熟的色谱运用,其对离子液体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导电率,做为一类电解质应用,参与毛细管电泳分离。例如:研究人员将咪唑类离子,加入到毛细管电泳内,咪唑类离子以带电薄膜的方式存在,咪唑阳离子可以和毛细管电泳的样品相互反应,加快样品移动的速度,体现色谱分离。除此以外,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均尝试研究并投入到毛细管电泳的应用用,以此来完成色谱分析。

毛细管电泳中,充分利用了离子液体的特点,将其作为高性能的溶剂,近几年,离子液体具备改性剂的特点,辅助分离化合物[4]。例如:离子液体放入到缓冲溶液内,与化合物混合,因为化合物表面含有活性剂,需要调整活性剂与离子液体的比例,离子液体可以提供长时间的背景电流,改善分离度后,体现改性剂的作用。

3 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优势分析

结合离子液体在色谱分析中的实际应用,分析离子液体表现出来的运用优势,举例分析如:(1)离子群体处于液体状态时,有利于提高温度,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00℃,拓宽了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范围,打破常规离子群体的应用,体现离子液体的高温优势,进而为色谱分析提供了稳定的溶剂;(2)色谱分析对离子液体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而离子液体自身蒸汽压较小,可挥发的能力相对较低,满足了色谱分析的需求,同时离子液体不支持燃烧,还具备无毒无害的优势;(3)离子液体做为色谱分析的溶剂,其可为有机物、无机物的溶解,提供优质的条件,不会出现排斥性,都可表现出高效的溶解状态,不限制色谱分析的物质;(4)色谱分析也会应用到电化学领域内,而离子液体的导电性能好,有利于提高其在色谱运用中的效率,体现导电性能的优势;(5)离子液体是色谱应用中最为简单的物质,其合成简单,利用不同的合成方式,可以改变离子液体的物理或化学特性,根据色谱运用的需求,改进离子液体的设计,具备灵活应用的优势。由于离子液体的优势,其在色谱运用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内,如: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等,成为色谱分析中的重要项目,根据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应用,也能表现出离子液体的自身优势。

4 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结果分析

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结果分析,主要是汇总离子液体对被测对象的影响,便于提高离子液体的性质。

首先是离子液体对被测对象萃取的影响结果,离子液体影响萃取的因素是体积,采取固定水相的研究方向,设定水相体积是10mL,分析0.4~1.2mL体积范围内,离子液体的实际影响,当离子液体的体积增加时,可以通过试验发现,萃取的速度也明显上升,因为此时离子分散在液体内,液体浓度会增加,被测量液体的溶质,很大一部分直接融入到离子液体内,所以当离子液体的体积取值为10mL时,表示萃取率达到最佳,此时减小或增加离子液体的体积,都会影响萃取的效果,应该维持一定体积的离子液体,为被测对象提供良好的萃取条件。

然后是离子液体的水相pH影响,水相pH并不局限某一个特定的数值,而是根据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实际应用,适当调整pH,促使其达到稳定的酸碱环境,试验中调节pH时,通过观察被测对象的性质,确定pH[5]。例如:离子液体中的OH-离子增加,会增大液体的pH,诸多被测对象受到OH-离子的影响,会降低原本的萃取效果,而且OH-具有静电吸引的特性,本身与离子液体存有竞争,降低了酸性离子的优势,由此可见,离子液体中的碱性或酸性离子,都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最后是温度的影响,离子液体中,有离子在常温下不溶于或难溶于水相,对色谱分析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必须根据色谱分析,适当提高温度,一方面促进离子液体的溶解,另一方面加快离子的扩散速度,强化萃取。据试验研究,色谱应用中,70℃属于最佳控制温度,有利于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应用,以免影响色谱的萃取效果,进而完善离子液体的温度环境。

综上所述,离子液体在色谱分析中,不仅得到较好的应用,还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离子液体的特殊性,增加了其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机率,其在色谱分析中,作为溶剂、电解质以及固定相,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随着离子液体的发展,离子液体固定相在色谱中的应用,表现出多重作用的特性,色谱分析中,利用不同性质的离子液体,改进其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同时制作出新型的材料,辅助完成色谱分析,应用到更多的色谱分析内。目前,研究人员根据色谱分析的要求,深入研究离子液体的特性,致力于挖掘出更多的新型色谱材料,积极应用到色谱分析中,实现更为先进的色谱分析,充分发挥离子液体在色谱运用中的作用,由此为色谱分析提出基础性的物质,在保障离子液体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色谱运用的发展。

5 结束语

离子液体的特性明显,优势多,其在色谱运用中有良好的表现,不论是导电性,还是溶解性,都可以满足色谱的基本需求,拓宽其在色谱中的应用范围。随着色谱分析的发展,离子液体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其在色谱运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色谱分析的成熟化发展,更是为色谱分析提供了稳定的基础。目前,离子液体被评为最理想的色谱材料,按照离子的性质,完成色谱分析的各项试验操作,辅助完成色谱材料的创新,进而体现离子液体的作用。

[1] 朱海豹.离子色谱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

[2] 邱洪灯,胡云雁,刘 霞,等.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应用[J].色谱,2007(3):293-297.

[3] 吴宏伟.离子液体在样品前处理及化学发光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4] 韩 熠,李正宇,孟 霞,等.离子液体在色谱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05(11):25-27,64.

[5] 丁邦东,陈丽萍,李淑丽.室温离子液体在色谱中的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56.

(本文文献格式:李爱永, 唐 人.离子液体在色谱中运用观察[J].山东化工,2016,45(02):72-73,76.)

2015-12-14

李爱永(1987—),浙江台州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学计量。

O657.7

A

1008-021X(2016)01-0072-02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液相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液体压强由谁定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层层叠叠的液体
35%精广虎复配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种实现“外标法”绝缘油色谱分析自我诊断的新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