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2016-04-11 06:45陈丽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林 琳,陈丽平,刘 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辽宁大连 116011)



·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林琳,陈丽平,刘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辽宁大连 116011)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血流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6月338例同时进行血培养和PCT、CRP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血培养阳性组(61例)及血培养阴性组(277例),其中血培养阳性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一步分为革兰阴性菌组(24例)与革兰阳性菌组(37例),采用秩和检验比较PCT与CRP水平。结果血培养阳性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与CRP均可以作为血流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PCT较CRP更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血流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血培养一直是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1],但是报告结果所需时间过长,使得其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因此,早期监测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血流感染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PCT、CRP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以探讨两者在血流感染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6月同一日做血培养及PCT、CRP检测的患者338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两组:血培养阳性组61例,血培养阴性组277例。血培养阳性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革兰阴性菌组24例,革兰阳性菌组37例。

1.2方法血培养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 FX200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MicroScan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PCT检测采用美国罗氏 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仪,CRP检测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 BN-Ⅱ特种蛋白仪。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最小值~最大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PCT及CRP水平比较血培养阳性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PCT及CRP水平比较

2.2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PCT及CRP水平比较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PCT及

3讨论

PCT是降钙素前体物质,由116个氨基酸的残基组成,为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2]。全身重症感染4 h内即可以检测到PCT,6~24 h内可维持高水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目前认为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的诊断指标[3]。CRP是一种非特异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的早期就可以显著性升高,它是一种已经很成熟的被公认的敏感的炎性指标之一[4],但对感染部位缺乏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培养阳性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PCT和CRP均可以在血流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起到一定作用。

有研究表明,PCT在高水平状态下能够更好地获得病原微生物学的结果,当PCT>0.5 ng/mL时,对血培养的特异度与灵敏度较高[5]。本研究进一步将血培养阳性组分为了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分别进行了PCT与CRP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几乎均大于0.5 ng/mL。革兰阳性菌组与革兰阴性菌组PC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为:(1)PCT可以用于区分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感染;(2)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有31份血培养结果鉴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排除其污染的可能性。CRP水平的增高可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应激反应等[6],呈现非特异性。本次研究中CRP在革兰阴性菌组与革兰阳性菌组间无明显差异,可见CRP不能够区分局部感染与血流感染。

综上所述,PCT与CRP均可以作为血流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PCT较CRP更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Ralainirina N,Poli A,Michel T,et al.Control of NK cell functions by CD4+CD5+regulatory T cells[J].J Leukoc Biol,2007,81(1):144-153.

[2]王智慧,祝啸先.降钙素原临床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11):680-683.

[3]叶枫,钟南山.降钙素原:指导重症细菌感染诊疗的可靠指标[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1):873-876.

[4]许国根,徐远胜,徐芝君,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浆C反应蛋白变化与内毒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02-604.

[5]王露霞,曾海燕,胡塔,等.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对血培养预测价值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227-1229.

[6]周平,李辽秋,李卫东,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R1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5):259-265.

(收稿日期:2015-11-1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5.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5-0660-02

通讯作者△,E-mail:liushuang498@163.com。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