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探索

2016-04-13 17:29石贵琴
山西农经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策性甘肃省保险公司

□石贵琴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探索

□石贵琴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甘肃省自从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已经取得诸多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受到农户需求不足、保险补贴设计不当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地理条件复杂,时常发生自然灾害,面对此种情况,如何分散、转移风险,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4.001

甘肃省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化,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农作物受灾规模较大,造成的破坏比较严重。因此,在甘肃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能让农业经营风险得到分散,使农民利益得到保障,促进甘肃省经济向前发展。

1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发展状况

截至2015年,甘肃省已有玉米、马铃薯、青稞、能繁母猪、奶牛、牦牛、藏系羊、森林、小麦、棉花等11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和设施蔬菜、玉米制种、油菜、肉牛、葡萄、中药材、苹果等地方性补贴险种。张掖市是全国的十大粮食产区之一,以奶牛、玉米产业发展突出。在甘肃省开展政策性保险之初的2007年,就优先将张掖市纳入试点范围,截至目前,开展的品种主要有能繁母猪、奶牛、肉牛、玉米、藏系羊、马铃薯等多个品种。同时,在河西地区的酒泉市开展了设施农业(钢架大棚和日光温室)保险试点。从2007年到2015年,全省的被纳入到保险范围的品种逐渐增多,覆盖范围更广,对农业问题提供的支持日益增强。但是,政策支持、行政管理、农户有效需求等方面依旧存在弊端。

2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补贴资金不足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速度较慢,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资金支持较为有限,不利于农业保险的推进。自从甘肃省2007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后,每年提供300万元到4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农业保险险种补贴,这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省内,政策性险种均实行省、市、县三个级别或市、县两个级别的方式执行补贴任务。在市、县级财政,仍然存在地方财政不够宽裕,财政补贴力度不足的问题,还常常出现资金在时间上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

2.2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甘肃省在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时,倾向于对农户承担的保费的补贴,忽略了对承办主体的帮助。在甘肃省内,负责农业保险的是中国人保和中华联合保险公司。通过对两家公司的调查了解到,自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后,两家公司的赔付率上限达到151.1%与90.6%,而行业内对此领域的赔付率以70%为共识,两家公司的赔付上限远高于此。道德风险是农业保险赔付率高的一大原因,这提升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目前,甘肃省对此领域活动的支持仅限于少量的税收优惠,没有对其提供大力支持。因此,政府需要颁布更多能够激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的政策法规。

2.3保险企业服务不到位

中国人保在甘肃省内的各村镇建设的三农服务站点已经超过4000个,中华联合财险在农村创建的基层服务点接近100个。基层的服务站点数量不足,难以覆盖全省,而且基层服务人员有限,相关保险服务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和范围。部分农作物品种的保险需要覆盖全省,但由于站点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的限制,保险公司的承保信息主要从乡镇政府、本地农业部门获取,承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农户在投保之后,保险公司后续服务不到位。保险公司在对承保标的进行回访时,审查过程存在不规范现象,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代替抽查的情况较多。完成出险后,查勘定损存在缺陷,理赔过程中也存在金额不能足额发放到户的情况。

2.4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通过对张掖、酒泉等地农村进行调查后发现,有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农户有70%,但仅有45%左右的农户参与到保险行列中,表明农户的实际有效需求存在不足。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导致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保险公司在各村镇布置的网点相对较少,服务站点覆盖率有限,没有在乡村进行深入宣传。其次,调查发现真正了解农业保险的农民并不多,有部分村民认为此举有欺骗的性质。也有部分村民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比较了解农业保险的内容,但对自身如何参与投保、保险类型、理赔等内容不了解。另外,甘肃有些地区由于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农户经营项目多,经营分散,各项目经营规模小,风险小,农民购买保险的意愿不强。此外,甘肃省农民的收入虽然在稳步增长,但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购买保险的能力不足。甘肃省的农村地区依然主要是分散经营的情况,加上甘肃省气候干燥、地形复杂,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方式比较落后,虽然特色农业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但总体创造的收入依然较低。还有一个现象也会导致农业保险需求降低,即农业创造的收益较少,较多家庭都会采取进城务工的方式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农户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在整个家庭收入中占的比重逐渐提升,对农业收入的依赖减弱,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自然会降低。

3 推动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机制

3.1改变宣传的方式和方法

保险公司应对甘肃省境内的农村进行全面调查,然后根据农村具体情况制定宣传路径。安排专业的推广人员,前往农村进行宣传,在宣传过程中,要为农民详细解读保险条款,尤其是免责条款。政府应利用自身对农户较为熟悉的优势和行政力量,向民众宣传农业保险的常识,同时,统计整理本地历年受灾的情况,与当地的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展开合作,利用宣传片、专题报道等不同方式让农民深入了解农业保险。另外,现在处于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应用在农村地区已比较普遍,范围十分之广,政府和保险公司可以开通微信、微博的公众平台,以这种新的宣传方法将省内、区内的最新农业灾情、农业保险新规、成功案例等信息发布在平台上,深化农民对此的认识,并以此提升其参保积极性。

3.2加快农业产业化

甘肃省大多数地区是以小农生产为主,这种小农户种植、养殖,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单个农户受到的风险较小,农民参与投保的意愿较低。再从保险公司开展保险来看,面临的是标的小、分布广、个体数量大、查勘理赔难,运营成本还高的问题。相对地,以大户生产或者是龙头企业组织、合作社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的农业保险运营成本较低,这也是发达国家和我国农业保险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地区的主要模式,即“保险公司+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农户”模式,甘肃省的一些地方比如张掖、酒泉等地的制种业,榆中、武山的蔬菜大棚保险已在尝试实行这种模式。甘肃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快农业产业化,破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难题,比如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建立农业大户培养机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新经营机制等,从而培养大户经营模式或龙头企业模式,加快农业保险推进,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

3.3实行参保优惠机制和其他鼓励机制

甘肃省农民收入不高,投保热情较低,可采取适当的优惠机制提升这部分农民的投保热情,对一直没有发生风险或赔付率低的农户,要依据基准费率给予优惠保费率,让农民购买保险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但要想实现此目的依旧需要一些条件,比如农业保险基金积累到一定规模。当前,甘肃省的农业保险基金并未积累到较大规模,如果发生大灾,难以全力应对,因此,此优惠机制要逐渐的规模从小到大地实施。此外,要依靠技术建立其较为完善的参考减免机制。因为农业保险信息繁杂,仅依靠现有技术不能对全部农户的承保理赔信息进行区分,要创建专门的用户管理系统。另外,将农业保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农业政策挂钩,比如和金融机构支农政策联系起来,鼓励金融机构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3.4保险公司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首先,保险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完善农村服务网点,在县、区创建其服务中心,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乡镇建立服务部,在一般规模的村镇建立适当的服务站即可,实现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安排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前往这些村镇服务,如果人手不够,可以从乡镇中的劳动生产能力较强的人员中选择协保员协助处理参保业务。其次,保险公司提高勘察定损的能力,利用先进技术对农作物和牲畜进行检查,进而科学、客观定损。另外,保险公司还应创建保单跟踪回访制度,让查勘定损等情况更加合理。最后,保险公司要严格遵守合同内容处理事务,查勘、理赔及时,保障农民利益,保证理赔资金能及时直接打入农户的账户。

结束语

甘肃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虽然已经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需要地方政府在法规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地方财政的助力、保险监管部门的规范、基层政府的协作配合、农民的认可方能办好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甘肃省在实施农业保险的过程中,需要多向国外、国内一些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学习,突破目前存在的障碍和限制,顺利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增强农业保险在三农中的“安全网”作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1]任挺.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25(21):458-458.

[2]马岚,刘娟,张祖荣.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意愿与农户特征的对应分析——基于云浮市522家农户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92-96.

[3]王德宝,王国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写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十年[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4):58-64.

[4]白彦锋,胡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机制与效率研究——与农业灾后补贴的对比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4,74(5):62-67.

1004-7026(2016)04-0001-02中国图书分类号:F842.6

A

河西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模式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QN2013-11。

猜你喜欢
政策性甘肃省保险公司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扩散风险模型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最优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