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培植儿童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视角

2016-04-14 09:13张韶洋
江苏教育 2016年47期
关键词:班队责任心公民

张韶洋

主题发言

全人教育:培植儿童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视角

张韶洋

“全人教育”是整合“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点形成的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实施“全人教育”,可以提升儿童现代公民素养,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成为未来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全人”。

全人教育;现代公民素养;价值实现

马丁·路德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公民之文明素养。”所以说,公民素养教育不仅决定着一个个体生命的质量,而且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效率,潜能,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未来。[1]

当下,由于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儿童丧失自信心、缺失责任心、遗失宽容心,“这不仅影响其个体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全人教育”以儿童为核心,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共同参与实施的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该教育面向全体儿童,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致力于儿童的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在小学阶段启动“全人教育”具有哪些教育价值呢?首先,有利于提高儿童的道德素养。“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全人教育”又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学生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可以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再次,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全人教育”是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时,必定促进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一、利用教育资源

1.主题班队会,让儿童懂得该做什么。

班队会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班集体内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它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体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综合素质。新时期的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班队会活动方案,切实开展班队会活动,以此加强班级管理和提高儿童现代公民素养。

例如:国庆节期间开展“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队会;教师节期间开展“师恩难忘”的班会;中秋节期间开展“月圆,人更圆”的班会;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队会……通过季节性班队会的开展,不仅让儿童懂得该做什么,而且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儿童的政治和道德素养。另外,针对学生“做事拖拉、丢三落四”等缺点开展“珍惜时间,从我做起”“做事有条理”的班队会,这样有针对性的班会活动在纠正学生坏习惯的同时,学生心智也相应提升。

2.剖析矛盾成因,让儿童明白该如何做。

儿童生性好动,控制能力差,同学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帮助学生处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矛盾,是班主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矛盾时不要简单粗暴地各打二十大板,而要通过剖析矛盾的成因引导儿童清楚各自责任,明白自己该如何做。如,两个孩子为了地上一张纸吵起来,原因是一个孩子发现自己座位附近有一张废纸,于是乘旁边同学不注意时踢到对方的位置,对方又踢回来,如此反复,进而发展到互相争吵。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应耐心劝解,请两位同学审己度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孩子做人做事要懂得换位思考。通过剖析矛盾,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明白今后该如何做,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素养。

二、搭建参与平台

1.成立“班级委员会”,增强儿童责任心。

责任心是每个人自小就应该培养的基本品德,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每个个体都应当具备相应责任心,承担起个体应尽的义务。班级事务千头万绪、班主任不可能事事躬行。智慧型班主任都会选好助手、找到帮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引导儿童在参与事务中提升素养、增强责任心。

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会成立“班级委员会”。通过班委会推选学科带头人担任课代表,负责各学科的事务性工作,如检查作业、晨间领读、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等;通过班委会选拔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班级各部门负责人,如卫生部长、体育部长、文艺部长、安全部长、劳动部长,各尽其职,合作共赢;通过班委会讨论,制定班规、班纪,让学生遵照执行……班委会工作的全面开展,不仅让班主任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还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

2.鼓励参与各类活动,提升儿童自信心。

自信心是每个现代人最基本的自我意识,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班主任要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引领儿童在活动中发挥优势,品尝欢乐,提升自信心。

班主任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艺体节、科普节、读书节、礼仪节等系列活动,关注学生准备的过程,比赛时为他们加油、鼓劲,设立班级奖项,让孩子体验到参与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挖掘文化潜能

1.古典文化润泽儿童心灵,缔造“好少年”品质。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优秀文化史的文明古国,众多历史人物故事都是教育儿童的好素材,许多名言警句蕴含丰富哲理,能给人启迪,引入奋进。班主任要努力挖掘古典文化之潜能来润泽儿童心灵,为儿童指引方向。“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懂得谦让,学会与人分享的向善美德;“为中华之崛起的读书”的名言引导孩子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奋斗目标的向上品质;“宁静致远”让儿童明白,只有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三思而后行”告诫儿童做事不能冲动,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习惯;“上善若水”告诉儿童,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德行高的人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会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2.现代文明开启儿童智慧,提升“价值观”品位。

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和数据信息与儿童开展零距离接触和无障碍的沟通,让儿童在互动交往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QQ群发布一些重要的信息与学生、家长互动,还可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与作品,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让儿童品尝学习的快乐,引导儿童健康向上成长。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在QQ群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达成共识。此外,在开展“不乱扔主动捡”的教育活动中,笔者还通过互联网搜索到的乱扔垃圾场面、找寻到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学生目睹这些画面与信息时,体会到乱扔垃圾所带来的恶果,滋生“乱扔可耻”的荣辱观与责任感。

总之,“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启动“全人教育”,能让儿童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等诸方面得到相应提升与发展。另外,“全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多维度的教育过程,需要我们所有一线教师在其他领域也启动“全人教育”,通过努力将儿童培养成一个具有现代公民素养、成为能担当未来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全人”。[2]

[1]高钢.中国青少年公民素养教育的思考[EB/ OL].http://edu.qq.com/a/20150119/051434.htm,2015-01-19.

[2]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G417

A

1005-6009(2016)42-0009-02

张韶洋,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班队责任心公民
论公民美育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班队课与微课程亲密“联姻”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