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开放,更要走向融合

2016-04-14 12:04忻叶
江苏教育 2016年60期
关键词:苏派职校职教

忻叶

策划人语

走向开放,更要走向融合

忻叶

由《职教通讯》编辑部与本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以“‘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展望”为主题,关键词是“国际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作为对此二者依存度极高的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自然就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迫切。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职业学校,如何能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呼应这种要求,满足这种要求,甚而创造出这种要求,助推乃至倒逼行业、产业的发展?

一是“主动”。诚然,职校工作千头万绪,事繁任重,如何把“事务型”职校变成“事业型”职校,改变消极地、应付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的被动形象,关键就在这一点。积极应对,主动争取,做好分析,抓住机会,“治事”而不“治于事”,才是打开局面的良策。南京金陵中专的宝马项目现在风生水起,让人羡慕,可这一切的开端就是当年学校主动去敲宝马在职培训的大门。假设学校当初没有这种努力进取的心气,恐怕现在也只能是“泯然众校”而已。

二是“开放”。开门办学,开放教育,本就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可这里说的不仅仅是实训设施、教学场所的开放,也不只是办学形式、教学状态的开放,更是办学理念、合作心态的开放。许多职校的国际化道路走不通、走不畅,问题就在于面对一种异质文化时,理念和心态的开放没有调整和整合好。常熟中专与奇瑞捷豹路虎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其间遇到多少理念的碰撞和文化的冲击。但学校想引进“原汁原味”的英国现代学徒制,在磨合与调整中始终坚持,目前进展良好,企方还追加和扩大了二、三期项目。如果没有开放的眼界、开阔的胸襟,这个项目是不可能良性循环的。

三是“融合”,事实上这是最重要而决定国际化成败的一点。“师其长技”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国际化培养的目标,要融合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融合学校的历史、现状和特色;国际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整合到学校自己的人才培养方略中去,整合到其他专业、其他科目的教学实施中去。融合什么与如何融合,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一篇大文章。南京高职校30年来的德国“双元制”国际化合作过程,就是沿着“全盘吸收—适当改造—融合提升”的路径行进,最终形成了学校本土化双元制的办学特色。

当前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不仅是输入,还有输出,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规律是相通的。江苏的职业学校如果都能真正搭上国际化这趟快车,必能为苏派职教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苏派职校职教
江苏苏派教育集团 徐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校企合作
———“苏派职教大讲堂”活动掠影
苏派校长的文化追求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举苏派旗帜,且插梅花醉洛阳——《柳叶儿》中“视点、质点、远点”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