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内容的梳理

2016-04-14 05:00孔令香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谢谢礼仪同伴

孔令香

自我园成立“礼仪教育课题小组”以来,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达到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我们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加以梳理,分两个维度来寻找礼仪教育内容:一方面在时间上,我们从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寻找每天都可以利用的礼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在入园、离园的时候引导幼儿养成问好、再见的礼貌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在上下楼梯、进餐、喝水、入厕等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遵守秩序、排队等候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关注各类人员的礼仪,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明确了各自的礼仪教育行为和要求,从而依此来具体指导行为。现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内容梳理如下:

一、入园

晨间接待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和教师、家长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好机会。早晨幼儿入园一声“老师早!小朋友早!”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同伴的距离,也调动了幼儿的情绪。

幼儿:

1.主动向园长、老师、同伴问好:“××,早上好!(行鞠躬礼)”

2.及时地与家长道别:“××,再见!”

教师:

1.保健老师、班级老师亲切、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幼儿和家长,并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小朋友,早上好!”来回应或主动打招呼,并伴有鞠躬礼。

2.教师以:“请与××说再见!”提醒幼儿与家长道别。

家长:

对孩子道别要及时回应:“宝宝,再见!”

行鞠躬礼

二、晨间活动

幼儿:

1.双手搬动椅子,轻轻地放好再坐上。

2.轻拿轻放玩具并能与同伴一起分享。

3.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相互合作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请”、“谢谢”、“一起玩可以吗?”、“借我用一下,行吗?”等。

教师:

参与幼儿的活动,对其邀请给予积极的回应。

三、早操活动

早操是晨间活动的一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礼仪儿歌《你好》、《礼貌用语》等编排到早操中,通过直观的动作进行礼仪行为的学习,幼儿对边做操边说礼仪儿歌非常感兴趣,且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幼儿:

1.有序排队、取器械,互相谦让,情绪愉快地边听音乐边跟随老师做早操。

2.活动结束后向老师鞠躬表示感谢:“谢谢老师!”

3.回教室的路上热情地和家长、同伴、老师打招呼。

教师:

1.领操老师衣着整齐,精神抖擞,动作标准,热情参与活动,指导时轻声说话。

2.回应幼儿:“谢谢小朋友,你们表现很棒!”等。

3.主动与邻班幼儿、教师打招呼,面带微笑。

家长:

在一旁的家长,面带笑容,耐心、安静地观看,给予目光的交流。

四、盥洗与喝水

(一)盥洗

集体入厕、洗手、喝水时,应当先后有序,互相谦让。因而,课间盥洗和喝水时,是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的好机会。

幼儿:

1.按自己的性别去指定的地点,不乱看、乱走,排队有序入厕。

2.能独立上厕所,并能正确使用手纸。

3.学会正确地洗手(冲湿、摸洗手液、搓手、冲洗、甩手、擦干)。

4.便后洗手,自觉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

教师:

1.对能力弱的幼儿耐心地指导、示范和护理,教会其正确的盥洗方法。

2.当幼儿大小便失禁时,及时照料,态度和蔼友善,多安慰引导,切不可训斥!“没关系,老师来帮你!”

洗手

(二)喝水

幼儿:

1.排队有序取杯,轻轻地开关柜门。

2.两只手端杯子,回到指定位置慢慢喝水,喝完后把杯子放回原处。

教师:

1.老师在指定地点取放杯子,多饮水,起到榜样作用。

2.耐心地告知幼儿饮水的好处,态度亲切。

五、教学活动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让其做事思路清楚,注意力更加集中,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

1.课前向老师问好(行鞠躬礼):“老师好!”

2.上课时,身体要坐端正,两眼要看前方,遵守活动规则。

3.有事举手,经允许后再发言,不要随意抢答。

4.专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老师和同伴的话。

5.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

6.老师(或请小朋友)发物品时,双手递接,并说:“谢谢!”

7.教学活动结束后,会向老师道谢:“谢谢老师!”

教师:

1.教态亲切自然,语气富有变化,动作轻柔。

2.耐心倾听幼儿的发言,给予适宜的回应和支持。

3.对幼儿的感谢,应该真诚回应:“不用谢!”

4.发放、拿取幼儿物品时要双手递接。

坐姿

双手递接物品

六、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活动,自由选择材料,自由选择玩伴,所以课间活动对检验、了解、实施礼仪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幼儿:

1.安静自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大声喧哗,不能在活动室或走道内横冲直撞。

2.与同伴交流,友好相处,分享玩具,懂得谦让。

3.活动结束,将玩具整理好,并轻轻放到指定处。

教师:

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个别谈话和引导。

七、区域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形式。通过游戏,幼儿将学到的东西亲身体验,加深印象,将礼仪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习得礼仪。

幼儿:

1.按区域要求进区,安静进行活动,不随意走动。

2.轻拿轻放游戏材料。

3.与同伴友好商量:“我和你一起玩好吗?”

4.分享玩具和图书,并且会说:“谢谢”、“没关系”、“不客气”等!

5.活动后能把材料物归原处。

教师:

1.尊重幼儿的选择。

2.主动遵守游戏规则,投入游戏之中。

八、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礼仪用语,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

幼儿:

1.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一个跟一个,不大声喧哗,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2.倾听老师的口令,在规定范围内活动,按正确方法玩体育器械。

3.学会谦让,不争吵,会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我们一起玩好吗?”

4.活动结束后,摆放好体育器械。

教师:

1.离开教室时及时关灯,做到勤俭节约。

2.指导并与幼儿一道收拾用具。

3.孩子间发生矛盾时要冷静,不粗鲁责备,简单评判。

4.在结束时让小朋友之间拥抱,说:“谢谢你陪我玩!”

让路

上下楼

九、午餐活动

幼儿的进餐习惯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在就餐前、餐中、餐后三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幼儿:

1.坚持饭前按照正确的方法认真洗手,注意节约用水。

2.有序取餐,双手端,不挑拣,向老师说:“谢谢老师”或“老师您辛苦了”!

3.一手扶碗、一手拿筷子或勺子地安静进餐,不能发出太大声音。

4.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吃多少要多少食物,不随意浪费。当老师给自己递物品或添加食物时,及时地说:“谢谢。”

5.将残渣放入指定的地方,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咽下最后一口饭后离开自己的桌子。

6.打喷嚏、咳嗽时,应背向餐桌,并用手或餐巾遮住口鼻。

7.吃完后,要自己送餐具并擦嘴漱口,擦净脸、手上的残渣;把餐具有序轻轻放到规定的地方,分类摆放。

8.餐后有序到户外散步,不奔跑,见到园内人员主动打招呼:“老师好!”,“叔叔,阿姨好!”

教师:

1.餐前组织安静的活动,如朗诵儿歌、讲故事、听音乐,语气亲切,营造温馨的就餐环境。

2.及时回应幼儿的感谢:“不客气!”“不用谢!”对没有道谢的幼儿进行提醒。

3.对体弱、吃饭慢的幼儿多一些耐心和照顾,不能让孩子吃冷饭,更不准倒饭。

4.观察幼儿餐巾的摆放与使用,对幼儿行为进行指导。

5.散步时引导幼儿见人要打招呼。

进餐

十、午睡活动

幼儿午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幼儿有顺序地穿脱衣服、鞋、袜,并叠好放好,安静入睡,不相互影响,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

1.进出午睡室做到轻声说话,不影响同伴,与老师、同伴说“午安!”

2.坚持穿拖鞋,把外衣等折好放在合适的位置。

3.安静入睡,有事举手示意老师。

4.保持正确睡姿——右侧卧,不蒙头睡觉。

5.起床后向老师问好:“老师下午好!”。

6.先穿上衣,再穿裤子,然后整理床铺,不来回跑动。

7.会相互检查或照镜子整理仪表:翻好领子,上衣塞进裤子。

教师:

1.热心地协助幼儿做好午睡前的准备。

2.以音乐提醒幼儿起床,先向幼儿问好:“小朋友,下午好!”“你们今天睡得香吗?”

十一、离园活动

离园时,简单的一句“再见”让孩子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这样简单和日复一日的问候,就会在孩子心中埋下行为礼仪的种子,终将结出文明的果实。

幼儿:

1.学着自己整理仪表,拿好自己的玩具、衣物,准备离园。

2.按老师的安排或自选活动,愉快等待家长来接。

3.见到家长打招呼:“××,下午好!”主动愉快与老师和同伴道别:“老师再见!××再见!”

4.不在幼儿园内踩草坪、摘花、随地乱吐乱扔、到处乱涂乱画、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不吃零食等。

教师:

1.仪表整齐,热情接待家长。

2.主动与家长打招呼:“××,下午好!”并及时交流幼儿在园情况。

3.拥抱一下孩子并告别。

家长:

1.拥抱孩子:“宝宝下午好!××来接你了!”

2.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下午好!您辛苦了!”

3.引导幼儿向遇到的幼儿园工作人员道别,提醒孩子行鞠躬礼并说:“老师,您辛苦了!”

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能成为礼仪教育的机会。早上入园时,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关心今天不高兴、不开心的小朋友,“关爱”在这里升华;进餐时,“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谦让是快乐的享受;讲故事、散步等活动,使孩子们体会到了相互帮助、关照爱护的情感;游戏活动时,孩子们学会了等待和轮流,文明和规则使孩子们懂得了自律是一种美德……就这样,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的行为也会悄然发生着变化!

猜你喜欢
谢谢礼仪同伴
“谢谢”要真诚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对爱的人说声谢谢,有多重要?
谢谢你给我的爱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