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教学实录及点评

2016-04-19 06:30执教点评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东篱陶渊明诗句

执教/马 军 点评/祝 禧

【教学过程】

一、解题品菊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聊了关于花的话题。自古以来,诗人表达爱花的佳话不胜枚举。这节课我们走进诗中的菊花。一起来读课题。(生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联想到了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一起朗读这句诗。(生齐读)

师: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偶然抬头,悠然看见了南山的秀美景色。

师:那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真是让人向往。陶渊明爱菊,无人不晓。菊花还获得了“陶家菊”“东篱菊”的雅称。陶渊明之后,开放在诗中的“菊花”更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菊花的古诗。

【点评:说到菊花,人们自然会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在教学中,作者以陶渊明的诗句导入,解读诗句,让学生初步体会陶渊明爱菊、爱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情操,为下面学习诗歌做了铺垫。】

二、读中赏菊

出示: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师: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写的《菊花》,谁来朗读?(生朗读)

师:朗诵古诗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声调的起伏。(师配乐范读)

师:一起来感受古诗的声律美。(生齐读)

师:通过预习,你们都读懂诗句的意思了吗?(生交流)

师:在后两句诗中,诗人直抒胸臆,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生:诗人感叹百花已经凋零,菊花却傲然怒放。

师:读诗要善于抓住诗眼,在第一句诗中我们关注这个“绕”字。请展开想象,仔细思考:“绕”字写出了什么?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绕”字写出了房子四周的秋菊之多、绚丽动人的景象。

(师出示菊花的图片)

师:第二句诗中的“绕”字同样是赏菊,诗人为什么不写“驻足篱边日渐斜”呢?

生:“绕”字写出了诗人赏菊饶有兴致、细致而专注。

师:真是好雅兴!赏菊吟诗,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诗人真是醉了,他太爱眼前的菊花了。再次一起诵读整首诗,体会诗中蕴含的深意。

【点评:此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文体的特点,先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再交流预习成果。在教学中,马老师抓住关键字“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画面。之后,马老师引导学生对“遍绕篱边”“驻足篱边”进行对比探究,将学习引向深入。在诵读、分享、品味、想象中,学生进入了诗歌中的意境,体会到了诗人的爱菊、赞菊之情。】

三、对比论菊

师:作为新乐府运动共同的倡导者,元稹、白居易这两位好朋友心有灵犀、情谊深厚。白居易写了一首《咏菊》,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出示: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生朗读《咏菊》)

师:从这首咏菊诗中,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师:诗句赞美菊花的耐寒高雅,可是为什么还要写芭蕉和荷花呢?

生:诗中运用比较的手法,更突出了菊花可贵的品质。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品读这两首诗,并认真思考、比较,你读出了哪些相同的地方?又读出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可以从诗歌的语言特点、描绘的画面、表现的手法、抒发的情感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师:大家谈得非常深入,一起诵读这两首诗。男生读《菊花》,女生读《咏菊》。

【点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诵读、想象、品味、悟情,很少让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马老师尝试了对比探究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分析、玩味,将古诗阅读引向深入。元稹、白居易是好朋友,都写咏菊诗,运用了和陶渊明有关的典故,这本身就是值得关注的文坛现象。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探究中,逐渐进入到了诗歌语言世界的深处,美的形象、美的意蕴、美的形式一一呈现了出来。】

四、走向心灵之菊

师:在诵读、想象、比较中,我们学习了两首咏菊诗,一首诗歌中出现了“陶家菊”,另一首诗歌中出现了“东篱菊”,这又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呢?

生: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师:我们再次品读(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代文人墨客对陶渊明的诗推崇备至。学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陶渊明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态度,才能写出如此美妙绝伦的诗句?我们来走进陶渊明的心灵,探究一番。(学生交流)

师:傲霜秋菊,花中隐士。说到菊花,人们就会想到陶渊明。同学们,我们从诗歌回到生活,回到自己心中的那一朵东篱之菊,你会有哪些感悟呢?请提起笔,模仿着写一两句赞颂菊花的诗句,也可以写写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想。(生写感悟,并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一朵东篱菊。走近自然万物,用心观察和聆听,你会发现自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和老师。

【点评:在古典文学中,教师应关注意象,给学生以启迪,最终,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和心灵。马老师由诗句到诗人,揭示了美妙绝伦的诗句背后陶渊明那颗孤傲、超凡的心。学生对“采菊东篱”从最初的形象感受进入到了对文化的体悟。】

【总评:本节课是以“君子”为主题的六年级意象文学阅读课,选文分别为元稹和白居易的《菊花》《咏菊》。马老师建构主题阅读课程,从传统的古典文化中寻找到了母语的根脉和灵感。说到“菊”,人们一下子就想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要教学关于“菊”的文学阅读欣赏课,陶渊明是绕不开的。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个田园诗人,是将菊花品性在文学中发扬光大的第一人,对后来的文坛影响深远。

建构教学内容的时候,马老师关注到了元稹、白居易这对好朋友的咏菊诗。真是巧合,两首诗,都提到了和陶渊明有关的典故,“陶家菊”“东篱菊”。马老师将这两首诗选作精读的教学内容,可谓独具慧眼。

在古诗教学中,马老师先设计预习单,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通过诵读、感知、想象、悟情,学生初步读懂了诗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马老师扣住诗眼,关注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展开品读。针对六年级的学生,马老师让他们尝试比较阅读,赏析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把赏读的深度更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两首诗虽有不同,但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教学中,马老师提示学生从语言特点、画面、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完善提升。

学生读懂了诗歌,清晰了菊花的意象。对于菊花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呈现给学生呢?马老师引导学生还是回到陶渊明,一是进一步凸显菊花的坚贞高雅的品质,从诗到人,给人以启迪。现代人,不也应该寻求远离俗尘、杜绝喧嚣、安顿心灵的家园吗?二是写话内化,让学生走向自己的心灵之菊。学生从诗歌的形象、意象,再回到自己的心灵,获得了文化的启迪、心灵的安顿。】

猜你喜欢
东篱陶渊明诗句
李久香
你好,陶渊明
深秋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世间每一朵菊花,都有东篱的香气
何不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