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渐进过渡式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2016-04-20 16:31宋佑川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徒制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

宋佑川

摘 要: 建立在“实践过程应在同一个企业”的假设基础上的渐进过渡式学徒制,不仅强调“学生到员工”身份变化的渐进过程,更强调“基础知识训练→基础技能训练→复杂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试岗实习→顶岗实习→独立工作”的渐进过程,还强调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也有“初识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走近企业→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 渐进过渡式学徒制;学徒制;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1-0001-04

2011年,教育部总结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并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开始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改革试点工作[1]。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这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中就提到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李克强比较赞赏职业教育中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职教老师同时也是“师傅”,职校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学徒”[3]。

所谓“现代学徒制”,其实质是政府介入、由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院校、企业、政府都要有所“投入”,达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赢,学生受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然而,“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院校实践起来仍然脱离不了“学生就是学生,学徒就是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渐进过渡式学徒制是“现代学徒制”的一种实现方式,强化了“老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学徒”的核心内容。

一、 渐进过渡式学徒制模型的构建

(一)渐进过渡式学徒制模型构建的前提假设

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类似于“2+0.5+0.5”模式或者“1.5+0.5+1”模式,前者是指学生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学年上学期则在企业试岗实习,最后一个学期则是以准员工的标准进行顶岗实习;后者是指前三个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然后进行一个学期的试岗实习,最后一个学年则是顶岗实习。无论哪种模式,其试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往往并不在同一个企业。这会使学生的试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之间不具备渐进过渡的递进关系,试岗实习不能为顶岗实习作铺垫,学生觉得试岗实习用处不大,而顶岗实习又必须从零开始,增加了时间成本。

渐进过渡式学徒制则强调试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相互有较大的相关度,也就是试岗实习和顶岗实习都在同一个企业相同的岗位进行,最理想的状况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试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均在同一个企业进行,在这样的前提下,渐进过渡式学徒制才能更加显示其优越性。

(二)渐进过渡式学徒制模型

表一是渐进过渡式学徒制模型的多维度渐进过程对应表,体现了在不同学期学生身份的变化渐进过程,即“学生→准学徒→学徒→准员工→员工”的渐进过渡过程。课程设置也同样是渐进式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综合课”。实践(包括实训和实习)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对处于渐进过渡式学徒制中不同身份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具有渐进式的能力训练过程,“基础知识训练→基础技能训练→复杂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试岗实习→顶岗实习→独立工作”。

渐进过渡式学徒制的前提假设是实践过程应在同一个企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学生对某一企业文化的认同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学生身份发生渐进变化的同时,让学生经过“初识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走近企业→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的渐进过程,有效地将企业文化和学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最终对企业文化具有认同感并能长期服务于该企业。

二、渐进过渡式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一)公共课实现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初识企业

大学一年级,学生仍然是“学生”的身份,这与该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和能力训练的内容相匹配。汽车技术服务这个大专业除了在汽车技术方面开设专业课程,以及除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必开的公共课之外,还根据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新的公共课程,如“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形体训练”、“办公软件应用”、“职场沟通”等课程,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得到训练[5]。

与此同时,开设的《汽车文化》课程不仅介绍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还对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进行介绍,对汽车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介绍,使学生对各大汽车厂商有初步认识。除此以外,还重点介绍与汽车技术服务相关的企业,如三环、大华联宝等知名的企业,这是渐进过渡式学徒制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的第一步。

(二)专业基础课实现学生基础技能训练和认识企业

大一下学期,学生的身份依然还是“学生”,这依然和所学习的课程相关。“专业基础课主要传授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介绍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等特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5]。如“汽车机械识图与AutoCAD”课程训练学生的机械识图能力,这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按照国家标准绘制的机械图样进行识图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对汽车维修手册上的机械简图的识读能力,不仅如此,还应训练学生具备使用各种工具的基本能力。“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各种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读懂维修手册上的汽车电路图,更要训练学生掌握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这些基础技能。

这个时期,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业的专家来学校讲学讲座,向学生宣讲企业文化,让学生觉得企业和自己不再那么遥远;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见习,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体验企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不同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相互比较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其心中逐渐树立起今后奋斗的目标——“我一定要去那家企业工作”。

(三)专业核心课实现准学徒的复杂技能训练和了解企业

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逐渐由“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准学徒”,这时的老师也不再仅仅是老师,而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有经验的“师傅”,学生也就成为“准学徒”。之所以在“学徒”前面加上一个“准”字,是因为没有正式的“拜”过师傅,故不能称为“学徒”。这里说的“拜师”,是指学生进入订单班,如福特订单班、三环订单班等。

大二上学期开设的课程是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解决‘怎么样的问题[5]。” “汽车电控及新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等课程均是专业核心课,这些课程在告诉学生“是什么”后,还要训练学生“怎么样”去解决问题。如“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汽车发动机电控的原理,还要训练“准学徒”分析和排除发动机电控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这是对“准学徒”复杂技能的训练。

这个时期,通过聘请企业的专家作为技能名师,在实训中心为学生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讲解企业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事项等,用真实的案例剖析工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四)专业综合课实现学徒的综合技能训练和熟悉企业

大二下学期施行“拜师大典”,学生的身份通过进入订单班的形式,成为一名真正的“学徒”。经过前三个学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学生可以申请进入某个自己理想企业的订单班,再经企业筛选后可成为该企业订单班的学徒。订单班上课的老师均是经验相当丰富的师傅,不仅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更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专业综合课程的开设对学徒的综合技能进行训练。例如“汽车销售技术”这门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商务谈判及推销技巧”和“汽车购买行为与心理”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以各种成功的汽车销售案例作为蓝本,训练学徒综合技能。“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也是需要综合运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等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以各种复杂的汽车故障案例对学徒的综合技能进行训练。

通过真实案例的学习,学徒不仅了解该企业的做事风格和处理问题的模式,还亲身体验和训练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对企业文化更加熟悉了,这为后续在该企业的试岗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试岗实习实现学徒的走近企业

试岗实习是学徒在企业中真实岗位上对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徒走近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对学徒进行在岗培训的过程。试岗实习过程中,学徒需要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具备岗位相关能力,为渐进过渡到顶岗实习打下基础。例如4S店里的电控系统维修工岗位,学徒会和师傅一起接车,学徒根据客户描述的故障现象初步判断可能的故障位置,制订了故障排查步骤后,师傅要对其审核,然后再开始实际操作进行故障排查。排查后,师傅会点评徒弟操作步骤中的优缺点,帮助徒弟在下次类似的情况下能更加迅速的排查故障。而对4S店里的营销岗位来说,师傅和徒弟一起接待客户并不鲜见,徒弟唱主角,师傅唱配角,一旦有徒弟无法处理的事宜时,师傅则出马解围,这样一方面让徒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徒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六)顶岗实习实现准员工的走进企业

经过试岗实习后,学徒逐渐能够独立处理岗位上的各种常见问题,可以进入顶岗实习,此时,学徒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能够独立、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量。随着师傅角色的淡出,学徒的身份也渐进过渡到“准员工”,真正走进企业和其他员工一样工作。之所以还是准员工,其一是仍然处于大三下学期阶段,其二是企业将这一阶段认为是“试用期”。尽管对于准员工来说,这一时期是真正的独立工作,但由于从大一的基础知识训练开始一直到试岗实习都对同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有着渐进过渡式的认同,尤其是在试岗实习时在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岗位上做过同样的工作,准员工会很快适应这个岗位,并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处理各种问题,甚至可以独立处理和解决新问题。

(七)毕业后独立工作实现员工的融入企业

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从学校毕业了,准员工也过了试用期,此时的学生已经从“准员工”升级为“员工”了,和其他老员工一样,成为企业的主人,完全融入企业。

三、结论和展望

建立在“实践过程应在同一个企业”的假设基础上的渐进过渡式学徒制,不仅强调“学生到员工”身份变化的渐进过程,更强调“基础知识训练→基础技能训练→复杂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试岗实习→顶岗实习→独立工作”的渐进过程,还强调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也有“初识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熟悉企业→走近企业→走进企业→融入企业”的渐进过程。

在渐进过渡式学徒制中培养的学生,能在大学期间顺利的从学生渐进过渡到员工,使企业对学生的能力不仅持肯定态度,还能以栋梁之才加以培养,而学生对企业文化能有认同感并能长期服务于该企业,学校在为学生和企业之间架起快车道的同时,社会影响力和声誉也得到大幅提高。渐进过渡式学徒制让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赢局面。

今后将对渐进过渡式学徒制运行机制下的实证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反馈控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渐进过渡式学徒制的运行机制模型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金林,龙凤秀. “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模式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9):67-69.

[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2-27(1).

[3]李克强.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3/01/content_2626192.htm.

[4]彭国平. 企业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汽车专业为例[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70-73.

[5]彭国平,张利军. 高职课程设置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课程开设为例[J]. 交通职业教育,2010(3):15-17.

[6]范学运,章义来. 大学毕业生试岗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9(3):94-96.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Gradual Transition of Apprentice System

SONG You-chuan

(Schoo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Service,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practice process in the same company”, the gradual transition of apprenticeship system emphasize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Basic knowledge training→basic skills training→complex skills training→integrated skills training→internship on trial→internship→independent work”,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assimilation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the first sight of the company→understanding the company→deep understanding the company→familiar with the company→approach the company→work inside the company→be part of the company”,during the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changing from student to employee.

Key words: Gradual transition of apprentice system; apprentice system;modern apprentice system;vocational education; operating mechanism

猜你喜欢
学徒制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