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促进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功效研究

2016-04-20 16:40赵云洁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功效

赵云洁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然而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显示出了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不十分理想。优秀的名人传记能为大学生提供好的傍样和可以参照学习的典型,阅读名人传记能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促进大学生疗愈心理问题,打造成功者应具有的心理品质;可培养大学生的开拓意识,从而发现商机,酝酿创新创业活动;可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创新创业加强知识储备;可历练大学生的企业家思维和掌控力。

关键词: 名人传记;创新创业;功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1-0026-04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源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念,被翻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1]。创业,顾名思义,即开创事业,包括各种形式的公司、组织、社团的盈利性行为。综上所述,创新、创业分别属于一种行为活动,是指在前人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技术、思想、产品等行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有别于过去照本宣科、死啃书本的应试教育,它与墨守成规的陈旧授受方式不可同日而语。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02年教育部确定清华、人大等9所高校率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2008年教育部通过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2]。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大高校积极执行国家新政,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当做课外活动或兴趣活动小组来搞,而是形成了计划性、系统性极强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一体化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不仅开设了相关的课程,还建立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与当地政府、企业联合培养新型人才,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活动促进创新教育,以创新教育带动创业活动,相互联动,形成新的教育模式,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为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作准备。

部分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显示出了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这种立足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式教育覆盖率偏低,一些创业基地不是全校学生都能使用,而是要通过采取竞标、立项的方式来获得资格,名额有限,未能让每个学生都受益,且教育方式、指导方法过于简单化,教学内容也比较陈旧,缺乏科学、专业、有成效的教育方案与执行模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未能大幅提高,致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不十分理想,毕业后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也比较罕见,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受挫时缺乏科学的理念关照和系统的应对策略等等。

列宁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效仿者行为的参照,是彷徨者思想的启明星,是懦弱者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学习具体的先进典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往往比接受抽象的理论指导更立竿见影。优秀的名人传记(广义上的传记包括日记、书信、简历、年谱、回忆录、备忘录、自画像、个人故事、个人档案、个人纪录片、采访谈话录等等)就提供了这样的榜样和典型——传主们的某些商业运作事件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案例,传主们的创新思维、创业经验、业务素质、心理调节方式等都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某些启示和方法,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

一、阅读名人传记可疗愈心理问题,打造优良的心理品质

阅读的教化功能已获得古今中外学者的肯定,无庸置疑。我国汉代的学者刘向就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宋代大诗人王安石也有“开编喜自得,一读疗沉疴”的诗句;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认为:“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中学得他们的人格”[3];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认为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现代学者提出了“文学疗愈”的概念,它脱胎于“阅读治疗”这一理论,“所谓‘阅读治疗是指以书籍为媒介,将读书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读者本人或导读者指导他人,通过对书籍中信息内容的针对性接受、理解和领悟,调理精神病态、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4]文学的疗愈功能,可理解为文学作品可以治愈某些心理问题,如焦虑、烦躁、不安、多疑、抑郁、易怒等等,通过阅读有益的“对症”的文学作品后,使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不安和焦虑得到了安抚,压抑、怨怼、嫉妒等情绪得到了释放,使人达到了心情舒畅、情绪平稳、积极进取的状态,此时,该读者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即体现出了它的疗愈功能。

名人传记是以刻画人物、记载事实为己任,它有着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特征,既具有史书传授知识的功能,又具有文学教化的功能,名人传记在解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愈功效。当今,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压力也渐趋高涨。部分大学生由于人生目标不够明确,行动力、自控力不足,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力欠缺等原因,常常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对社会竞争表现得束手无策,甚至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忧郁悲伤,自卑自弃,敏感多疑,妒忌易怒等。名人传记中,传主们在克服困难时所展现的勇气、执著和智慧,犹如一剂强心剂,会使悲观失望的读者振奋精神,会让意志薄弱的读者斗志昂扬。大学生在阅读名人传记过程中,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被传主跌宕起伏的命运所吸引,被传主的光辉业绩所鼓舞,甚至会产生“移情”效应——感觉这位有理想有激情的传主就是“另一个自己”,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会体验到传主的经历和感受,在传主遇到困难时,读者也会主动进行分析思考,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认真借鉴某些经验教训,千方百计地叩问通向成功的捷径,读者在这种“思想试验”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观察到了迥异于校园的真实世界,了解了社会发展的某些情况,弥补了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工作经验不足的缺憾,从而消除了对陌生世界、未知事物的恐惧。大学生在名人传记中见多识广,自我意识获得了不断地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思想和自主分析问题的方式,能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能及时地调整对成功的预期值,能脚踏实地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对创新创业做出理性决策。

二、阅读名人传记可培养开拓意识,有利于发现创新创业契机

创新就是要革故鼎新,独辟蹊径,只有与众不同的视角才会发现全新的商机,只有被开拓意识充盈的头脑才能进行颠覆性的思考。当代大名鼎鼎的创业成功人物当属马云。读马云的传记《这就是马云》[5]读者会了解到,大学英语教师出身的马云创业伊始选择的行业与自己的专业可谓十分“对口”——他开办了一个“海博”翻译社,这与时下许多人的创业理念吻合,即发挥专业特长,立足于专业基础来开展创业活动,然而马云的海博翻译社生计艰难,不得不通过售卖小商品和鲜花来维持开支。缘于马云说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也体现了专业技术不可荒费的道理),他才有机会去美国一游,才接触到了互联网,互联网的强大功用激发他产生了回国辞职创业的想法。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互联网,有私家电脑的人也寥寥无几,当他与二十四个朋友讨论互联网创业时,只有一个人赞成,其他二十三人都反对,但马云的开拓意识告诉他可行!于是经过几番艰苦的努力,阿里巴巴网站诞生,淘宝、支付宝、聚划算等一系列改变世人生活方式的网站也相继开发成功,后来阿里巴巴上市,马云获得了创业的成功。

通过阅读《史蒂夫·乔布斯传》[6]我们会了解到,乔布斯被驱逐出苹果公司的时候仅仅30岁,正是创业激情不可遏制的年华,于是他创办了NEXT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前者着手开发新一代电脑,后者做动漫,但是NEXT公司和皮克斯公司都未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反而令他陷入了绝境,山穷水尽时乔布斯向动漫巨头迪斯尼公司推销了皮克斯的作品,借助《玩具总动员》大获成功,皮克斯公司变成了上市公司,乔布斯也因此成为了亿万富翁之一。

由以上两则案例可知,名人传记中的大部分传主在功成名就之前都是平凡普通的人,但是他们经过后天的努力,抓住了机遇,勇于开拓创新,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创业的方式方法,以创新占得商机,敢为人先,百折不回,从而走出事业的低谷,最终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为了人生赢家,这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三、 阅读名人传记可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教育结构、课程体系设置、学科教学等因素导致大学生所受的教育过于僵化,各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极度缺乏,导致大学生只注重本学科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综合知识的储备和综合技能的训练。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平时不喜欢阅读和评论,对写文章、用文章阐述观点更是避之唯恐不及。然而科学创新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只有掌握、吸收了人类文化当中社会科学知识的优秀成果,并逐步形成个体稳定的思想品质、人格气质和道德素养,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操守,才能厚积薄发,提炼知识精华,为创新创业夯实基础。人文素质综合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品德气质和外在的精神风貌。大学生素质的优劣,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振兴发展息息相关,为此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

阅读名人传记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产生自觉学习的意愿,从而打通专业学科之间的栅栏,做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汇贯通,实现大学生个人知识领域的拓展,丰富大学生的哲学思维和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为创新创业提供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阅读名人传记,读者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多数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仅掌握着科学知识,而且还具有渊博的人文科学素养,他们的成功往往得益于丰厚的文史哲及艺术知识的熏陶。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发明的相对论即受益于他深遂的哲学思想,他认为音乐教育让自己受益终生。在伟大的科学家达·芬奇的传记[7]里,不仅详细阐述了达·芬奇的进化论,而且洋洋洒洒地介绍了达·芬奇在建筑、绘画、解剖、机械、化学、矿物、文学、音乐等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读者从中会领悟到交叉学科所形成的具大的创新创业空间,会产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感想,推动创新创业计划的实施。

四、阅读名人传记可习得企业家思维、企业家掌控力

“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思维仅仅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处理问题、做出决策的思维活动,广义的思维是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概念、判断等等一切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的总和。”[8]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的接触过程中,随着客体的刺激,主体不断地拆解原有的结构而建立新的结构,不断地由初级结构过渡到复杂结构的有机过程。阅读接受的过程正是作为主体的读者被作为客体的文本不断地刺激的过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实现自我价值后,人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缘于此,人们会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有更高的要求。读者从名人传记中能体会到成功者的喜悦,会产生对成功者进行模仿的欲望。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后天习得,也可以通过再学习而改变,即外界刺激会产生行为反应。由此可以推断出,大量阅读商业领袖的传记,可以改变大学生固有的落后、消极、幼稚、不切实际的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建立企业家式的思维,名人传记中披露的商业战略决策、用人思想及企业理念,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成功。

商业成功人士也会阅读名人传记,在阅读中与传主进行思想交流,取长补短,譬如马云:“据马云自己说,创业初期他看过的唯一一本管理类的书就是《杰克·韦尔奇自传》。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体系就是参考了杰克·韦尔奇的思想。”[5] “杰克·韦尔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CEO,他在1981年到2001年间任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把通用电气建成了当时最有价值观也最赚钱的公司。”[5]

企业家的掌控力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它较之企业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更为关键。超强的企业掌控力有利于调配各方资源(如政府、市场、人力等),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阅读商业领袖的传记可以领略到企业家们先进的、东西合璧的管理思想,他们的竞争方法、品牌维护、营销措施、融资战略、用人标准等无一不体现着企业家的掌控力,这种力量是企业家独有的胆识谋略,它既是内在素质,也是外在风度,是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根本要素。例如,马云会对某些机会说NO,而不是说YES,马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家,不仅善于发现机会,还要能预见灾难,要对那些机会陷阱加以拒绝[5]。在公司发展战略上,乔布斯也追求简单明了。他认为“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对产品来说是这样,对公司来说也是这样。”[9]

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才是企业之本,创业离不开团队,团队成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团队的生存发展和战斗力,欲掌控好企业,必须先驾驭好人才,这一点大学生应该向乔布斯和马云学习。乔布斯用人的黄金法则是他认为一个出色的人才能顶替五十名平庸的员工。他致力于招聘优秀的人才,他一生面试过5 000多人,但真正被他看上的人寥若晨星,只有那些特质和价值观与苹果公司的“基因”相吻合的人才会被录用[9]。在这方面,马云也有一套自己的用人原则,被各企业视为香饽饽的MBA人士,马云却看不上,让他们回校重修或者先从基层销售员做起,直到他们学会了做人做事,与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相匹配之后再加以任用[5]。

五、结语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倾向于自主择业或者创新创业,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能够加快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改革进程,并且可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名人传记可以说是一种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大学生阅读传主的光辉事迹会由衷地产生钦佩之情和效仿的心理。优秀企业家的言谈风格和处事方法,会内化到大学生的品性和人格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使心灵得到净化,觉悟获得提高,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发挥作用。大量阅读名人传记,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历史、社会、他人、自我的认知能力,从而弥补校园教育与社会实际联系不紧密的缺憾,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地应对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同时还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读者在传主事业成功之喜的熏陶下,也会产生自信自强的决心,把传主作为学习的榜样,从而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第六版)[M]. 周伟民,吕长春,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8.

[2]陈 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3]钱谷融.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散淡人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44-246.

[4]徐 雁.“阅读疗法”、“文学疗愈”与全民阅读推广[J].图书情报研究,2010(4):12-23.

[5]陈 伟.这就是马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47.

[6][美]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M]. 管延圻,魏 群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0.

[7]李玉莲.达·芬奇传[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2.

[8]柳宏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能力与思维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220.

[9]王伯军,谭朴珍.《史蒂夫·乔布斯传》的启示[J].中国人才,2012(10):61.

Research on Efficacy of Celebrity Biography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ZHAO Yun-jie

(Library of 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4610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ay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However,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re still exist problems and weaknesses which lead to school students unsatisfactor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chievement. Outstanding celebrity biographies can provide good examples and typical learning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and reading such biographies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can mainly be cited as the following: it can he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build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 successful person has;it can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pioneering consciousness to fi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and brew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knowledg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it can exercis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and control of power.

Key words: Biography;innovation;effec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同叫“木瓜”,功效不同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黑枸杞功效被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