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支持 民贸民品有活水

2016-04-23 08:35张媛
今日民族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品特需杨万里

文 / 张媛



贷款支持民贸民品有活水

文 / 张媛

“我来云南的第一站是大理,看到大理古城这么多特色的商店,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对于爱好旅行的张萍来说,每到一个地方,淘点特色纪念品,就是证明她来过这个地方的最好证据。

在人们越来越热衷旅游的同时,各种特色商品不断出现,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以下简称“民贸民品”)在其中也占据较大比重。在云南,随处可见白族扎染、彝族头巾、苗族服饰、藏式木碗、哈尼族头饰、下关沱茶等极具特色的小商品,它们就像是云南的代表,深受广大游客的喜欢。

因此,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开始瞄准民贸民品这一块“蛋糕”。但现实是,民贸民品出现了无创新、规模小、缺品牌、资金不足等问题,一些小作坊甚至处于濒临关闭的窘境。

民贸民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探访。

起底困局:缺钱!

每当假期一到,全国各地景区都会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成为当地一张名片。然而张萍却发现,一样的头饰、一样的染布、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甚至“地摊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

作为旅游商品的其中一员,民贸民品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某些具有特定用途、规格和款式,并浓缩了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用品,有着特殊的需求和偏好,这些产品也就是少数民族特需用品。

“除非是隆重的节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穿民族服饰了。” 大理万里手工作坊老板杨万里介绍,他的孩子更热衷于潮流服饰和一些新奇的物件。

不过,杨万里的儿子杨小康可不这么想。“我倒是挺喜欢有我们白族元素的服饰,但是市场上卖的似乎都不太适合年轻人穿,图案太花,样式也不太好看,要是能把民族元素和时尚结合起来就好了。”

在大理,像杨万里这样常见开工的小作坊现在并不算多,主要的产品也就几样。比较忙的时候,他会雇佣十几个人来帮忙,闲的时候,家里的几个人就够了。

“扎染不像其它染布工艺,要求比较高,需要手工针缝扎和植物染料反复染制。”据了解,扎染的布匹不仅色彩鲜艳、不易褪色,还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并且能克服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出精品的几率越来越小了。”杨万里面露忧虑,“现在村里会扎花的只有一些中老年妇女,由于她们年龄较大,手上的力度也不够,扎花的质量也上不去了。”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小伙子王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彝族民贸民品概念已经在年轻人心里一点点淡化,再加上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导致民贸民品的发展停滞不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当地老乡岩糯介绍,由于手工、房租、税务成本高等,传统民族工艺面临生存和传承压力。有时的确想在民族元素上有所创新,但就是苦于没有条件去做。“说到底,大多数从事民族产品生产销售的微企都将主要原因归结于缺资金。”

在杨万里看来,民贸民品生产大多规模小而散,产品难以提档升级。如果一味强调保留传统,而不推陈出新,民贸民品市场将越来越窄,这也导致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资料显示,在全国400多个民族贸易县,有近2000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其中,云南省有民族贸易县68个,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16家。

“不少人宁愿闲在家也不愿做这行,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手艺比较麻烦,利润也不大。”杨万里说,如果有财政专项贷款贴息金,对于他们还在从事民族传统行业的人来说,既能解决温饱问题,又能继续发扬民族文化。

银行贷款:给力!

事实上,自1951年以来,民贸民品就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而所谓的民族贸易,就是指我国民族地区各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是商品流通在民族地区的特殊表现形式。

据了解,1951年全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民族贸易会议就确定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公私兼顾,公平合理”的价格政策。旨在使少数民族地区土特产品和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在价格政策的管理下,达到发展生产,物畅其流的目的。

省民族宗教委经济发展处邰先俊介绍,2014年以来,云南省对于民贸民品的生产给予了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和税收减免。其中,金融支持是三项照顾政策中支持力度相对较大,涉及范围相对较广的一项。

资料显示,“十二五”以来,每年中央财政对民族贸易网点建设和民品企业技术改造的贴息贷款规模是10亿元,比之前增加了一倍。而符合条件的民族贸易贷款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可以享受比一年期基准利率贷款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政策。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全省一季度贴息金额为2373.80万元、二季度贴息金额为2814.03万元、三季度贴息金额为3097.57万元、四季度贴息金额为2201.03万元。

而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贴息金额分别以2790.50万元、2754.42万元、1147.04万元、1032.06万元居于前4名。

“2015年,云南省民贸民品生产贷款利差补贴达10487万元,比上年增长32%。这是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优惠利率贷款政策执行20年来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邰先俊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在落实《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工作的意见》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用信息化推进规范化,率先建立了民贸民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报送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年报,建立了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基础档案。

“按时报送年报的原则,基础档案信息完备的企业才能享受国家民贸民品优惠政策。” 邰先俊说,规范管理不但没有减少金融机构对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金融支持,反而推动了民贸民品生产贷款政策的执行,促进了民族地区生产发展,物畅其流。

资金问题的迎刃而解,为民贸民品行业发展引入了活水。“小本生意不好做,我之前都有改行的想法。幸亏有了银行的优惠贷款,我的手工作坊不仅继续维持了下来,而且打算2016年再扩大一点规模,试着生产一些新产品。”杨万里坦言。

(责任编辑 王菁)

猜你喜欢
民品特需杨万里
民贸民品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民族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统一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民品铜型材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99%
航天企业民品文件归档工作的思考
“特需”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特需医疗服务等价格放开 不影响百姓医保报销
浅析国有科研企业的民品国际化营销策略
特需价放开,会让看病更贵吗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