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新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04-25 07:26付玉荣伊正君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大学新生职业规划

康 巍,付玉荣,伊正君(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



检验专业新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康巍,付玉荣,伊正君*
(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261042)

摘要:目的调查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真实现状,并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某学校检验专业新生的职业规划现状。结果调查发现,有75%的新生可以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仅有13%的新生当前有职业规划;1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非常了解;3%的新生表示非常了解检验专业。结论该高校新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对自己的兴趣偏好、性格特点以及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需求都不太了解,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检验;职业规划;大学新生

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是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应用类的检验专业新生,更需要在学生时期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想要提升专业能力,则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现将检验专业新生职业规划现状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某医学类高校医学检验学系2014级新生,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采用当堂调查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纸质问卷,填完后立即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4%。问卷主要从新生对职业规划概念的了解、对自我特点及专业特点的了解、计划意识几个方面入手,调查大学新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现状。

2 调查结果

2.1新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见图1)

图1 新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

问卷调查发现:认为职业规划不重要和不是很重要的学生仅占总数的25%,表明大多数新生可以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进一步调查发现,当前有职业规划的新生仅占总数的13%,大多数新生“没想过”或是“只有大体框架”。

2.2新生自我及专业认知程度调查(见图2)

图2 新生自我及专业认知程度调查

调查发现,46%的学生对自己基本了解,仅有1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非常了解,简言之,已经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相比之下,新生对于检验专业的认知程度则更低,仅有3%的新生非常了解检验专业。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新生对自己所学的检验专业还是相当陌生的。对于一个不甚了解的专业,新生又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的呢?调查发现,仅有18%的新生对自己所学的检验专业怀有极高的热情,而近一半的新生只是抱着通过检验专业谋生的想法。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检验专业并没有投入太高的热情。

2.3新生计划意识调查(见图3)

图3 新生计划意识调查

计划的制订意识及执行情况对于职业规划也非常重要。调查发现,13%的新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随机应变。

2.4新生目标制订情况调查(见图4)

图4 新生目标制订情况

职业规划更多的是着眼未来,决策当下,而要想提升自我,关键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之不懈努力。调查表明,当前多数新生无目标或者没有迫切想达成目标的动力,不能有效地完善自我。

2.5新生认为重要的事情调查(见图5)

图5 新生认为重要的事情调查

调查发现,新生当前正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多数新生认为学习最重要,其次是广交朋友,建立人脉关系网络。

3 讨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高校检验专业新生普遍存在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的问题,长期被动地学习与生活,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学生对职业规划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较低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关于职业规划的教育已经提前到了学前阶段。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大学新生按年龄判断,应该早已度过了了解职业基本框架的成长期,迈入了更深层次的探索自身能力和职业要求的时期。然而就目前调查来看,当前的大学新生对于职业的认知还有相当大的空白。虽然被调查的新生反映可以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从调查也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浅显,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职业规划并不仅仅是一些可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关键的是一种能力和态度,让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正确的决策,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计划。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提高自己对职业规划的认知,增强规划意识。

3.2对自身了解不足,专业认识片面,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可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清楚当下的学习对以后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新生对自己的强项、劣势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对检验专业的能力要求、工作范围理解片面,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主意识,这不利于新生大学阶段的发展。如果不能突出自身特长,而弱势又太明显,将使其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处于被动。

学生对于自己还不是十分了解,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探索自己的兴趣偏好、能力特长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充分了解自我,才可以对自己未来发展道路有一定的选择依据。建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反思自己,想想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能做什么,积极探索自己的深层次需求。可以寻找一些比较正规的心理测试(比如MBTI人格测试、凯尔西性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等),或者去一些正规职业规划机构进行职业咨询,借此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

了解职业是职业规划的第二步。检验专业作为应用类医学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一定的专业能力,以此保证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力需求有一定了解,可以使我们在选择发展方向时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有的放矢,着重发展某一方向的核心能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同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借此了解检验乃至整个医学领域的专业架构,为今后的就业竞争增添助力。

3.3缺乏计划意识,计划执行能力差

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没有计划意识,大多时间是随波逐流、混日子,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同时,已经确定发展目标的学生,也有严重的拖延倾向,不能有效地达成预期的目标,行动效率有待提高。

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日常活动进行计划,并建立回馈修正机制,以完善规划内容。要定期审视自己的规划及目标,检查规划的可行性,及时弥补不足,保证自己的规划一直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的状态之中。同时,要学会自我激励,提高计划执行力,严防并克服自己的拖延倾向,逐渐养成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习惯,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做准备。

3.4给学校方面的建议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动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学校,学校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学校方面也应积极地进行职业规划的宣传教育,以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规划道路。

3.4.1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职业规划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学生潜能、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在国外普及已久。而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依然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笔者认为学校方面应尽早面向学生开设并普及职业规划方面的专门课程,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建立就业指导平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统计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布给在校学生予以参考,并尽量开展个性化服务,在对每位学生的独特性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3.4.2重视社会实践,提升学生适应能力在未接触过工作环境之前,只是“填鸭式”地灌输今后工作中的基本常识还不足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工作环境。建议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更早、更多、更好地接触临床,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大学新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笔者认为,这一现状的形成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有着很大关系。在小学、中学时期,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以题海战术为主要方法。学生在这个时期缺乏自主学习机会,只是一味地被家长、教师“推着走”,缺少自我规划的能力。而到了大学,这种原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同时,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自我反省、自我探究的好习惯,在自我评估方面过于片面化,也使得学生不能做出正确决策。即使最终制订了确切的行动规划,也一拖再拖,没有足够的行动力来支持计划的完成。

对职业规划来说,不管是主导者还是最终的受益者,都是学生自己。在职业规划中,学生自己的行为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过程中,以自我思想为主、以亲友建议为辅,积极探索自我、了解职业,在结合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通过实际、高效的行动完成自己的决策目标,以此来提升自我,提高自己今后的就业竞争力。

(*通讯作者:伊正君)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潍坊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项目(2014Z0203)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117-03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大学新生职业规划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