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安保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6-04-27 07:10杨春徐红霞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安保创新发展

杨春 徐红霞

摘 要:展望未来30年,中国保安服务业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本文从安保行业企业的职业需求出发,详细阐述了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着力探索高端优质特色安保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安保;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创新发展

2010年1月1日,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保安服务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乘着保安服务业迅速发展的东风,从社会和保安行业企业需求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创新开展安保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安保紧缺人才。

从社会和行业需求出发,大力发展安保高等职业教育

1. 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财富日益增加,对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传统的“看家护院”型的保安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安全需求。保安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保安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随着我国对外国际交流以及举办中网等大型国际赛事活动的不断增加,高素质专业保安人员十分紧缺。因此,大力加强保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保安职业人才,满足国家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安全服务需求,意义重大。

2. 中国保安行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于保安公司,能否在国内安保市场上拥有良好信誉、长足发展;能否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高素质安保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我国的保安服务业起步较晚,保安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从而严重影响了保安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阻碍了保安队伍的职业化进程。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保安人才,优化保安队伍结构迫在眉睫。

3. 历史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

2007年5月17日,教育部、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通知,将安保专业列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鼓励大力发展保安职业人才教育和培训。在北京市政法委、北京市教委、中国保安协会、北京市保安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学校顺应时代发展,从职业需求出发,凭借其雄厚的办学实力、丰富的办学经验,实现了安保专业跨越式发展,为安保行业输送了大批紧缺人才,成为安保行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价值的重要职教实体。

学校自2005年开设安全保卫专业,并被列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在十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专业跨越式发展:安全保卫专业先后设立了安保管理、高级随身护卫、安全官、航空安保、国际安保与风险管理多个专业方向。该专业是北京市示范专业、北京市教委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也是学校“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专业。迄今,学校已为安保行业输送了1,500多名安保专业大专毕业生,为安保企业培训了3万多人次。

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际标准,培养高素质安保职业人才

为适应国际、国内安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放眼世界,创新发展,先后与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国际交流。特别是在北京隆重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保安装备技术应用产品博览会暨保安装备技术论坛” 上,作为中国保安协会常务理事的学院在展会上以“安保伟业、人才为本”为主题成功展示了学校安保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果,并结识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保安协会会长与澳大利亚最大的安保私立培训学院—康普利斯教育学院院长一行。2012年9月17日,在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北京市教委官员、中国保安协会官员、北京保安协会官员以及安保行业企业伙伴的共同见证下,学校与康普利斯教育学院在北京饭店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办学协议,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澳大利亚安保职业资格证书和文凭证书首次引入中国市场。2014年9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首届安全保卫专业国际安保与风险管理方向三年制大专(国际双证书班)在学校正式招生开班。学校以培养中高层次安保职业紧缺人才为己任,在国内首次“一揽子”引入了国际认可的澳大利亚安保职业资格和文凭证书。学校借鉴澳大利亚先进的安保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职业培训标准(安保职业培训包),为北京乃至全国培养具有国际化标准的中高层次安保专业人才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

打造专业师资团队,不断提升安保人才培养、培训质量

目前,学校安全保卫专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学历)专职教师4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人,专业团队双师比例达到100%。 其中,37人获得澳大利亚“职业培训与评估师证书”,两人获得澳大利亚安保与风险管理文凭证书,1人获得美国政要保护学院颁发的私人保护专家证书,7人获得安全防范技术高级评估师证书,现已构建了一支“融国家高校教师资格、安保行业职业资格和澳大利亚培训与评估师资格”的“三师型”安保专业教育教学团队。该团队先后获国家精品课程1门,司法部精品课程两门;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项目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央财政支持安保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职业教育成果评审专家、民政部紧急救助中心专家、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专家、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特聘职教专家两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

依靠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国际化安保职业标准为引领,专业师资团队采用澳大利亚TAE教学模式,为安保行业和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国际化标准的安保职业能力培训。现已为法院系统进行法警培训500余人次;不同层次保安企业骨干培训1,000余人次;商务保镖培训100余人次;防爆安检1,000余人次。2015年,学校已录取了54名在职保安人员,对他们将进行两年半的成人教育,标志着为保安人员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助推了中国保安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立足首都,深化内涵,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 承担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和题库开发

学校继续深化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专业师资团队积极承担和推进国家保安员、保安师、高级保安师行业标准的调研和试题库开发。

2. 承担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项目

学校安保专业是北京市教委实施的13 个分级制改革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根据行业各级各类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要求结构进行分层、分类分析,构建了现代安保职业人才分级、分类培养体系及配套的教育管理制度。

3. 承担合作伙伴重大安保项目

学校积极为安保企业重大安保项目提供高端人力支持,如派出教师分别赴苏丹任海外安全官、斯里兰卡海外护航;派出教师和学生承担奥运会、中网、中石油大会、北京国际车展、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等国际重大赛事安保;帮助国家电网公司引进澳大利亚安保专家进行安保专业培训,极大地提升了专业知名度。

4. 承担国家重大政治任务

学校积极承担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大等安保任务;成功承办第一届北京市保安职业技能大赛,赢得了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提升了专业美誉度。

展望未来,学校将紧密围绕京津冀主题,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标准、立体化定位、联盟化平台、一体化基地、品牌化培养、方案化培训、标志性服务为发展愿景,努力走出一条彰显“高端、优质、特色”的中国安保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海南,杨春. 探索高端优质特色发展之路 创新安保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7):148-149.

(作者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陈 栓]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安保创新发展
跟踪导练(一)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猴”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