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答卷

2016-04-27 14:22郑萼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舆论师生工作

郑萼

编者按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作为教育类专业媒体,我们从中选取了此次讲话的关键词语,如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党性原则、党媒姓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面宣传,分众化、差异化、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等。通过对这些关键词语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理出媒体工作的原则和努力的方向。结合我们工作的实际和办刊理念,本刊邀请北京部分高校的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就如何加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以期引发思考、谋求共识。

“时来天地皆同力”,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新闻舆论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高校开展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应不断加强和改善新闻舆论工作,开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符合时代要求的答卷。

要把思想认识提升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五个事关”不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对高校和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要求。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不是“灰色地带”,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党委要站在“五个事关”的高度,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着力强化“三种意识”。

要强化“大局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职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党的教育事业、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展“双一流”建设,迈向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新闻舆论工作地位重要、职责神圣、使命光荣,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鼓与呼,主动当好旗手、鼓手,是其应尽之责。实践证明,学校的新闻舆论工作越是能够贴近中心工作,越是能够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决策部署、要求措施宣传引导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作用就越突出,价值就越彰显。

要强化“阵地意识”。高校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高校是知识、人才密集的地方,是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地方,更是不同意识形态争夺的焦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锋十分频繁,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直接冲击着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使高校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任务更加繁重。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会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是高校党委“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题中应有之义。

要强化“引领意识”。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媒格局和舆论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网络空间众声喧哗,各种舆论鱼龙混杂,杂音、噪音扰攘不休。青年师生深受这场变革的影响,成为网络空间一支重要的舆论力量。能否正确引导师生,直接关系党的舆论阵地、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

要把党性原则挺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和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主动占领、有效掌控各类新闻舆论阵地,确保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姓党、为党。

把党性原则挺在前面,就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管媒体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不可动摇的铁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这也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保证。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必须把那些政治上过硬、立场上坚定、思想上缜密、真正能够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选拔和充实到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岗位上来,使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控在忠于党的人手里。

把党性原则挺在前面,就要把党的意志和党的主张体现到高校新闻舆论的所有工作中。高校的新闻舆论媒体,主要面对的是广大师生,直接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师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因此,校内的一切媒体都要牢记自己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这是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和身份认同。高校新闻舆论媒体,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积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对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要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精心组织力量,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引导网络舆论,决不能让网络阵地游离于党的领导之外。

把党性原则挺在前面,就要加强马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高媒介素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认识媒介、分析舆论、洞察社会、指导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形式多样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师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认知和行动自觉,教育与引导广大师生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要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高校党委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克服对新闻舆论工作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的问题,旗帜鲜明地站在新闻舆论工作第一线,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要主动谋划新闻舆论工作。高校党委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把新闻舆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工作的全局。要充分了解中国传媒业这些年发生的变化以及当前媒介生态,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和特点,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提高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讲好、传播好校园故事,凝聚起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要着力研究新闻舆论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对学校舆情的监测,准确把握学校舆情导向,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那些具有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决不能放任自流、似是而非,更不能沉默失语,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主动发声,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要积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动员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院系、单位一起开展新闻舆论工作,建立由宣传部门统领、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单位分工协作、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大新闻舆论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体系和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新闻舆论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营造宽松有利的生态环境。要积极推进学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整合新闻宣传资源,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平台,推出更多受广大师生喜爱的高质量的新媒体宣传产品,以丰富鲜活的内容和先进有效的手段有效占领高校舆论阵地。

要悉心搞好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是否强大直接关系着新闻舆论工作的效果。要把配齐、建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党委的重要工作责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热爱教育、贴近师生、甘于奉献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特别是要适应互联网趋势,组建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网络宣传队伍,鼓励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等通过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渠道回应社会和校园热点,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伟大的征程正在脚下。高校要站在全新的历史高度,从全局出发推动新闻舆论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与重托,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向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舆论师生工作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麻辣师生
选工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