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电视台:以新理念、新内容、新平台打造新闻传播新格局

2016-05-12 08:29湖北广播电视台
中国记者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电台湖北长江

□ 文/湖北广播电视台

湖北广播电视台:以新理念、新内容、新平台打造新闻传播新格局

□ 文/湖北广播电视台

如何不断改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创新为要。近年来,湖北广播电视台在新闻宣传、精品建设、平台打造方面大胆创新和开拓,取得了领导肯定、群众满意、业界关注的成绩,新闻传播的引导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湖北广播电视台 长江云 中央厨房

一、创新新闻理念,突出导向性,抢占舆论制高点

作为省级媒体,湖北广播电视台(简称:湖北广电台)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原则,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既立足湖北实际,又站在国家立场;既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又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在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不断推进新闻理念创新,让主流宣传的旗帜高高飘扬在舆论主阵地上。

(一)国家立场,国家视野,创新报道格局。湖北地处我国中心,湖北新闻宣传立足这个“中国心”,站在湖北看全国、看世界,以全国视野、世界影响的宏大格局指导新闻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报道规模,多形式、深层次、全方位报道,全面、及时、主动宣传中央和湖北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彰显省级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实现报道内容、报道手法和报道质量的新跨越。

我们以全新标准重新打造《湖北新闻》《湖北之声》《长江新闻号》等一批新闻精品栏目,推出了一批有高度的时政报道、有深度的国际报道、有温度的民生报道、有锐度的新闻评论。早在2013年,湖北广电台就认真分析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以前瞻谋远的视角,组织骨干采编人员,深入江西、湖南和湖北沿江城市调查采访,推出大型主题系列报道“构建中三角、打造第四极”,直接促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台广播、电视、新媒体聚焦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每年推出30个以上大型主题宣传战役,在广大领导和群众中树立良好媒体品牌形象。湖北卫视新闻评论栏目《长江新闻号》用国际化的视野,每年两会期间都对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和解读:2014年以“世界期待的中国”为主题推出特别报道《期待2014》;2015年围绕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推出特别节目《影响世界的中国故事》;2016年聚焦中国成就,推出深度报道《中国主张 世界回音》,被新华网置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收听收看日报》发文肯定:“湖北卫视抓住境外聚焦我国两会的有利契机,创新报道形式手段,加强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二)创新媒介载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主题报道更鲜活。当前社会已是全媒体时代,两微一端迅速兴起,新闻碎片化、新闻模块化、新闻多样化扑面而来。受众的需求变了,传播的环境变了,主流媒体也必须随之而变,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新闻宣传,保持、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今年湖北省两会上,湖北广电台推出全国首个两会“机器人记者”——云朵,开两会报道先河,先后被全国90多家媒体转载,阅读量突破8000万。湖北广电台的客户端长江云先后推出H5作品《一根秸秆的自白:我不是废物》《一滴水的旅行》《Duang 湖北湖南江西终于在一起了》等多篇报道,在传播新闻的同时,强调互动体验,凸显网络特色,让主题报道更鲜活。原创动画歌曲《相约2020》《小康之歌》风格现代,易于传播,掀起了新一轮神曲热潮。今年7月湖北抗洪救灾,长江云制作的沙画《不忘初心,砥柱中流》先后被新华网、光明网等全国近千家网站转载,点击量超过2亿次,中央网信办发布专报予以肯定并向全国网站推荐。

(三)创新引导手法,重大突发事件主动发声,严把时度效。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湖北广电台发挥社会“稳压器”作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牢牢把握“时、度、效”,抢占舆论制高点。2014年,刘汉刘维案在湖北庭审,社会关注度高,陷入“舆论审判”的风险系数也高。我们审慎把握时机,按庭审进程和舆论态势推进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综合应用广播、电视连线直播、网络传播等多种报道方式,及时传播庭审信息。既最大限度满足了公众对案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又没有影响案件审判,还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司法机关依法办案、文明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形象。2015年,“东方之星”游轮不幸在湖北境内翻沉,引起全国关注。在该事件报道中,湖北广电台一是突出国家救援,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全国驰援东方之星”的国家救援行动,展示我国强大而高效的救援动员能力;二是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三是传递正能量,浓墨重彩报道当地“黄丝带”志愿者行动,彰显“小城大爱”。作为“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地的主流媒体,湖北广电台的报道成为业界关注的标杆,也被国务院救援领导小组充分肯定。

二、创新内容生产,强化品牌建设,彰显核心价值观

媒体产业是创意产业。必须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湖北广电台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节目创作的主线,以工匠精神精耕细作,通过综艺、专题、活动、纪录片、影视剧等多种形式,唱响主旋律,形成湖北广电台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一)围绕家国情怀,创新节目弘扬主旋律。湖北卫视围绕“温暖智慧,家国情怀”的频道定位,形成一批优质节目集群:大型综艺节目《我爱我的祖国》《我的中国星》培育爱国热情,弘扬时代精神;访谈节目《大王小王》《调解现场》褒奖凡人善举,放大微小感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风尚;《中国NO.1》《长江文化潮》传播文化知识,提振文化自信。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多次发文肯定。

(二)体现公益关怀,创新活动提升公信力。策划组织媒体活动和行动,是当前媒体拓展自身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利器。近年来,湖北广电台创新媒体活动,注重体现公益关怀,有效提升了媒体公信力。而且好的活动产生好的新闻,新闻的跟进又能推动活动深入,引起更大社会反响,从而拓展新闻传播的途径。

全国留守儿童6100万,很多留守孩子一年难得见父母一次面。关注留守儿童,湖北广电台创新推出了大型公益活动《爸爸,我来了》,每年暑期邀请留守儿童到工地看望父母,将镜头聚焦国家工程的建设者和他们的留守孩子,引发社会广泛情感共鸣。

关注农民工,湖北广电台连续6年举办了“送农民工兄弟姐妹回家过年”,通过专列、专机、专车等多种交通工具迎送湖北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6年惠及30万农民工。活动年年创新,年年引发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在内的上百家媒体关注。

湖北之声《今夜不寂寞》节目发起“用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盲童录制有声读物”活动,并将这项公益活动推向全国,凝聚爱心,体现媒体责任,受到广泛好评。

(三)深耕长江文化,创新精品打造之路。打造精品、扩大传播、提升竞争力是业界共识。但如何打造精品,却没有一致模式。湖北广电台重新认识分析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发展历程,深深认识到,精品打造,路在脚下——深耕长江文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为精品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湖北广电台先后推出大型政论片《支点》、10集航拍片《飞越荆楚》、7集航拍片《汉江潮》等颇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作品。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汉江》《屈原》《汉水大移民》在央视热播,填补了中国纪录片多项空白。正在精心打磨中的纪录片《长江》,立足国家打造生态长江战略,深入审视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战略版图中的历史内涵和未来使命。反映“东方之星”游轮翻沉事件的《东方之轮》和《苏东坡》等纪录片也即将与观众见面。

湖北广电台拍摄的表现恩施少数民族风情的民国传奇剧《血誓》名列2013年全国最火电视剧前五;以红安籍将军群像为原型创作的大型战争题材剧《铁血红安》,2014年在CCTV1黄金时段播出,荣获第30届“飞天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东方战场》体制宏大、历史厚重,播出之前,便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剧本奖”、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评委会特别奖提名,今年登陆江苏卫视、湖北卫视、腾讯视频热播,视频全网点击率高达13.36亿次,创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新的纪录;电视连续剧《万里茶道》《武当三部曲》等正紧张筹备开拍。

三、创新全媒体融合,整合全省资源,打造传播新格局

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后,按照中宣部和湖北省委规划的路线图,湖北广播电视台积极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现代传播规律,创新融合平台、流程,重新建立主流媒体与人民群众的有效“连接”,打造传播新格局。

(一)平台创新,构建聚合核心资源的传媒生态 。

确立平台化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级媒体融合平台”为融合发展目标,打造面向全台、全省和全国的媒体融合平台。一是建设面向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媒体,服务全省人民群众的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长江云平台”。二是建设面向全国广电同行的“微摇——百台千县互动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多屏互动,为中国广电的场景式融合探路。三是建设面向广阔农村的“幸福新农村——宽带网络互动电视平台”。已经建成的长江云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简称“长江云平台”),并以长江云平台为依托,引领省市广电媒体、市州报业媒体、省市县各类政务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长江云平台是具备“3+2+N”全面创新定位的省域生态级融合平台。“3”是指“三个云平台”,即:媒体融合与舆论引导云平台、政务信息公开与移动政务云平台、网上群众路线与民生服务云平台;“2”是指“两个入口”,即:“智慧湖北”的超级入口、世界看湖北的超级入口;“N”是指“N个产品”,即:建设和支撑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新闻媒体、公共服务部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N个新媒体产品。

长江云平台拥有国际领先、国内首发的原创技术,可支撑万级新媒体产品,服务亿级用户,同时具备三大创新能力:一是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快速定制移动客户端,发布省市县各级新闻和政务信息,聚合微博微信账号,提供公共服务入口。二是实现全省“两微一端”内容生产的共享互通,形成湖北省新媒体内容的“云稿库”,打造湖北省信息生产和汇聚的“中央厨房”。三是全平台实时信息管控。

(二)流程创新,打造全省媒体共享的“中央厨房” 。

湖北广电台建设三大平台并自办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产品,根本目的是为了创新新闻传播工作,占领新兴舆论阵地。

从2014年“芦山地震大救援”、2015年“东方之星沉船大救援”到2016年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大直播,湖北广电台融合生产、一体化运作的组织模式日趋成熟。我们正逐步将全台所有频道频率的新闻部门和新媒体整合成融媒体新闻中心,一体化生产、多平台分发、全天候直播,将全媒体融合报道的威力乘数级放大。2016年“迎战强降雨”全天候大直播,打通了湖北卫视、湖北之声等7个广播电视频道二十几档新闻栏目、长江云和湖北网台2个网络媒体、全台500多个微博微信的媒体间界线,实现人力统一调度、报道统一策划、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并且首次整合全省各市、县两级媒体的报道资源和力量,在短时间内组成一支超过千人的“超级报道团队”,短短20天完成了8229分钟的电视直播。

融合生产的新闻实践,倒逼硬件和技术平台不断迭代升级。湖北广电台已建成立足全台、面向全省市州媒体的长江云中央厨房。长江云中央厨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存、用”进行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将新闻生产全流程统一“上云”管理,以互联网思维建立“云+网”的协同制播模式,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流程的基础技术支撑平台。

创新永远是我们推进新闻传播工作的不竭动力。下一步湖北广电台要继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彻创新新闻传播工作交流会精神,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和水平,以创新赢得新闻传播工作新的未来。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电台湖北长江
The rise of China-Chic
长江之头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