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小三线建设述评

2016-05-14 10:18朱彩云
红广角 2016年9期

朱彩云

【摘 要】韶关小三线建设始于1964年,它使韶关企业及工业总产值增加,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投资比重仅次于广州。但它也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资源浪费、投资效益差、企业亏损严重等。

【关键词】韶关小三线建设;过程与成就;不利影响

【中图分类号】D232;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70(2016)-09-038-04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内地的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为重点的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运动,即三线建设。所谓三线,是按照我国的地域特征,从战备角度划分的三个区域。一线指沿海地区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湖南、湖北、河南等内地地区,其中西南(云、贵、川)、西北地区(陕、甘、宁、青)称为大三线;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区。一、二线地区各自的腹地又称为小三线。三线建设主要是指三线和小三线地区的 建设。广东地处华南沿海,是祖国的南大门,按照战备地域划分属于一线地区,而广东的韶关、梅县、肇庆以及海南岛的山区,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地位,被列为了广东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韶关的连阳地区被广东省定为韶关的小三线地区。

一、小三线建设开展的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东南西北都受到威胁。在东面受到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当局不断进行军事骚扰,企图“反攻大陆”的威胁,西面受到中印边界战争的威胁,南面受到美国制造 “北部湾”事件,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进而干扰中越边境的威胁,北面受到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派重兵进驻中苏、中蒙边境地区的威胁。与我国毗邻的日本、南朝鲜等国也对我国持敌视态度。毛泽东在1964年提出了搞三线建设,以备战争之需。1964年10月18日,广东省委向中共中央和中南局提出《关于广东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中央领导于10月22批准开展广东省的小三线建设。中央于11月发出《关于加强一、二线的后方建设和战备工作的指示》和广东省委10月18日提交的报告,号召各省、市、自治区开展自己的小三线建设。1964年11月,广东省委成立了以省委书记处书记林李明为组长的广东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全省战备方面的综合工作和组织三线建设。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由省经济工作委员会第四处负责。1965年6月又在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省人民政府)设立军工局(对外称广东省第二机械工业局),统管全省三线建设和军工企业、事业生产和建设。

当时,省委从战略角度考虑,决定在粤北山区建一个广东省的小三线基地,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时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不合理布局,积极开发内地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一项举措。而韶关地处粤北山区,山多隐蔽,也完全符合当时中央的战略布局。因此,一轮在粤北韶关的工业革命便由此拉开了序幕。1964年,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国防工业办公室决定,在韶关地区的连县、连南、连山、阳山、乐昌5县进行小三线建设。由国家四机部、五机部和广东机械厅组成广东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简称国防工业办)领导,统一规划实施。在连县公安局设立办事处,省国防工办派省军区的一名副司令员、一名副参谋长等具体领导连阳地区的小三线建设。韶关地区组织了10万多民兵,参加了14间国防工厂、两座飞机场等工程的建设。1965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1964年规划的基础上把韶关作为广东的小三线,进行基础工业建设。1966年,广东省确定加强韶关小三线建设,将一批企业从佛山、广州等地迁到韶关。

二、小三线建设红火开展

1966年,广东贯彻中共中央“战备疏散”的方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韶关进行小三线建设,大批军工企业开始陆续在粤北建立。国家对韶关工业建设给予大量投资,1967年至1975年的工业基础投资总额达13.38亿元,大大超过前两个五年计划同类投资的总和。是时,韶关专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上级的部署,组织民工建厂、修路,建立厂矿劳保服务公司,保障厂矿副食品和劳保用具供应,大力支授小三线建设。

1.带动了工业经济蓬勃发展。韶关市借助小三线建设的热潮,在17年的时间里就从只有很少轻工业的小山城,发展成为广东省的重工业城市。1966年后,根据“战备疏散”的方针,广东省把韶关作为广东的小三线进行建设。在连县、连山、连南和仁化等县建起了明华机械厂、卫国机械厂、岭南工具厂,701厂、702厂、东方红厂、713厂、714厂、星广厂、利华厂、101厂、南方机械厂、南方修配厂、省半导体器件厂、红权电器厂、先锋机械厂、广东利民制药厂等一批小三线企业;水轮机厂、齿轮厂、油泵油嘴厂、柴油机厂、棉织厂、新华印刷厂等一批企业内迁韶关;中央和省投资建设的韶关冶炼厂、凡口铅锌矿、韶关钢铁厂,大宝山矿、大岭冶炼厂、七四五矿等一批中省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工具厂、铸锻厂、轴承厂、一棉厂、无线电厂等大批机械、化工、煤炭、纺织、医药、电子、轻工、皮塑企业在市区和各县相继涌现。韶关还采取“老厂孵新厂”方法,建成韶关铸造厂、韶关锻造厂、韶关铸钢厂、韶关仪表厂等企业。各县的小化肥、小水电、小水泥、小煤窑等企业也发展起来。196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44232万元(1957年不变价,统计范围含清远、佛冈、新丰县),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51.0%,首次超过了农业。从此,经济结构开始由农业为主转为工业为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70年代初,南水、泉水、长湖、潭岭等省骨干水电厂陆续连成并网发电,改变了韶关原来单一依靠韶关电厂火力发电的状况。在1977年冬,二轻系统中占合作企业户数73.3%的地处乡镇的企业划归社队企业局管理的情况下,至1978年底,全市工业企业仍达1781个(其中中省企业73个)。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49744万元,比1965年增长4.59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66.2%。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生产传统产品外,能机械化生产水轮发电机组、柴油机、手扶拖拉机、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化学药品、基本化工产品、化肥、农药、电子计算机、棉纱、机制纸、塑料制品等。全市主要产品产量中,发电量26.5

亿度,产钢13.9万吨,生铁19.3万吨,煤577.1万吨,铝3245吨,锌14828吨。重工业比重上升到历史最高峰达73%。已建设成为以国有、重型企业为主,以钢铁、冶金、电力、机械和军工等资源加工型企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全民所有制工业为主,由中央部属与地方省、市三级管理的体制。

2.改变了小三线地区文化教育卫生落后的面貌。三线建设时期,沿海城市的文化、卫生事业机构的内迁,特别是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内迁,对于改变山区的文化、教育、卫生等落后面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进行小三线工业基地建设,先后从外地吸收、调进、招聘一批技术干部,并通过专业院校分配和企业开展各类技术业务培训等渠道,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技术队伍。事实说明,三线建设对于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3.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推动了韶关地区的公路建设。从1964年至1972年间,随着韶关进行小三线建设,新建相当三级公路508公里,改建公路233公里,开通了直达湘西、桂东、赣南各县的干线。至1975年4月,全区公路建设全长已达7500多公里。东通江西、北连湖南、西接广西,南与本省佛山、肇庆、惠阳等地的公路相连。全区所有的公社和80%的大队都通了汽车。

三、小三线建设的不利影响

由于受当时“左”的思想影响和缺乏山区建设经验,小三线的建设也有失误和挫折。三线建设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又是根据“战备”要求,在“文化大革命”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不易解决或无法弥补的缺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效益差,造成资源浪费。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差,损失浪费严重,大量资金没有形成生产力。如当年氮肥工业的建设,以1斤化肥可增产3斤粮食的片面理由,要求每个县都要建一间氮肥厂,结果很多厂因不具备生产氮肥的条件而不能正常投产,造成很大浪费。此 间,大力生产农机具和氮肥生产设备,出现了布点重复、产址偏大、产品质量欠佳、事故频繁的现象,浪费了国家的财力和人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突出“阶级斗争为纲”,致使一些工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值,不讲求经济效益,并且在生产组织上推行“政治整编”、“军事建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2.企业交通不便,产品单一,造成亏损。在确定产品方案时,只考虑战争时期军品的需要,而忽视了和平时期生产民品和工厂的发展,产品品种单一;由于过分强调战略需要和过于片面推行“靠山、分散、隐蔽”方针,使不少企业进山太深、布点也过于分散,交通运输和厂际间的协作非常困难,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许多三线企业刚刚建成即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造成严重的亏损和浪费,以致后来被迫“关、停、并、转”。以1970年建立在粤北阳山县的北江钢铁厂为例,因厂址选择不当,交通运输十分困难,企业投产后生产不正常,连续亏损9年,被迫于1979年10月关停,并入韶关钢铁厂,共造成3629万元的经济损失。如连县的军工701厂厂房分布在三条山沟里,工艺流程长30多公里,很难组织生产,经济效益很差。

3.配套服务滞后,造成生活不便。工厂建在远离小城镇的山区,生产、生活、职工子女升学、就业困难,职工不安心工作。建设标准过低,生活福利设施未配套建设等问题突出。

4.沿海地区发展受影响。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把大部分资金投向三线地区,导致广东等沿海地区建设资金短缺,结果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到1978年,广东的工业基础仍然很薄弱。

5.投资过于倾向于国防和重工业,人民基本生活发展滞后。投资方向过分向国防和重工业倾斜,挤掉了一部分其他方面的资金,对于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小三线建设十几年间,韶关工业从薄弱到厚实,主要是得益于中央的战略部署,它实实在在地为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带来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业革命”,为之后韶关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它也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杨汉卿 梁向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小三线建设》,《红广角》2015年第7期,第22-26页。

2.韶关市机械工业志编纂委员会编:《韶关市机械工业志》,第102页,第34页,第8页。

3.韶关市史志办公室、清远市史志办公室著:《中国共产党韶关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第309-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