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中的北上广形象比较研究

2016-05-14 14:26李秀芳刘艺
对外传播 2016年9期
关键词:维度广州上海

李秀芳 刘艺

城市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这一城市的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社会风尚,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形成的综合的主观印象。打造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对城市自身发展大有裨益,也是塑造本国国际形象的有力途径①。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上海和广州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它们作为中国三大重要的一线城市,有条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大城市群。若能在对外传播中形成合力,将有助于对外彰显我国的综合实力。

北京以2008年举行的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了其历史悠久而活力四射的城市魅力。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中国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近年来,其在对外传播方面力度较大,启用刘翔、姚明和郎朗等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推出了系列城市形象宣传片。2010年世博会的盛大场面、APEC会议的召开、F1大赛的举办、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以及环球影城和迪士尼的落户,强化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凭借“中国南大门”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让广州进一步意识到对外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广州积极打造海上丝路名片,扩大与海上丝路城市和友城的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国际品牌。

城市形象是国家形象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境外人士对中国的认知受对中国城市印象的影响。北上广的对外商务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近年来紧锣密鼓地加快对外国际城市形象建设的步伐。有关探讨如何构建这三大城市形象的研究成果丰富,但鲜有对它们的国际形象作横向对比,并据此分析三大城市在对外传播中如何形成合力的科研成果。再者,人们往往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获取境外城市的信息,但媒体报道经过媒体工作者的二次加工,其转述的内容和倾向性影响着读者对这一地区的认知。为此,本文选取《卫报》《华盛顿邮报》和《悉尼先驱晨报》等主流大报官网上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就近年来上述三家西方主流媒体官网对北上广的报道进行梳理,探讨这三大城市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现状与问题,以期完善我国区域对外传播体系。

研究发现

三大报官网在研究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8日)内刊登有关北上广的报道共328篇,聚焦于下述内容(见表1):

1.对各城市的报道率

北京与上海在三大报官网上的见报率差距不大(37.2%和33.5%),但广州的外媒关注度略低(29.3%)。

2. 对各城市各个维度的报道状态

三大报重点报道北京的环境和政治、上海的经济和体育,以及广州的体育和“其他”两个维度。这符合三大城市的发展定位。北京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已威胁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2013年,污染成为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点讨论的议题;政治板块中的“Beijing”出现频率很高,但它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更多地指代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国政府和国家政治体制。上海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亚洲乃至国际体育活动中心②。随着2010年亚运会的闭幕,广州体育事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多项国际赛事的东道主③。在广州和上海的“其他”维度,话题涉及面广,如上海的医疗与教育制度、美食文化;广州的社会治安问题。这说明中国大城市居民在生活与教育等方面的现状对外媒具有吸引力。

三大报官网对三个城市报道的呈现状态除与城市本身的定位与发展有关,还受报刊自身定位、目标受众与倾向性等方面的影响。《卫报》对中国的环境报道总量最多,政治题材最少。该报关注北京雾霾天气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威胁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旅游人数骤降,服务行业低迷,农作物减产导致经济不振;牵连到朝鲜和韩国等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成为中国与他国国际关系发展的绊脚石(37篇)。上海的环境问题也主要是雾霾天气。与之相比,广州的环境问题报道不突出(仅4篇)。《卫报》还聚焦发生在上海与广州的体育赛事。该报对北京和上海的报道量基本持平(42%和37%),广州最少(21%)。

《华盛顿邮报》突出政治议题,环境报道量最少。该报密切关注北京的政治动态,如人权问题,以及中央政府对香港“雨伞革命”的态度,预测中国当局对南海争端的处理方式与中国的民主进程。受香港局势的影响,该报亦提到邻近香港的广州(4篇);但广州的出现是以香港为依托,并非报道的对象,对广州的国际形象未能产生实质性作用。在体育维度上,该报聚焦2014年的上海大师赛(Shanghai Masters)(17篇),主要报道位居世界排名前列的选手战绩和战况,选手为欧美国家所垄断;但上海仅作为主办地而被提及,有关中国参与的比赛项目和中国选手的表现在报道中被忽视。该报对北京和上海的报道量也基本持平(39%和34%),广州最少(27%)。

《悉尼先驱晨报》突出对体育和经济等维度的报道。广州的体育赛事备受关注(共30篇),这得益于恒大俱乐部的国际影响力,有26篇与足球赛事有关;在足球赛事新闻标题的使用上,“Guangzhou”成为“Guangzhou Evergrande(广州恒大)”的代名词。该报对北上广经济维度的报道聚焦以下内容:澳新银行广州落户、东航与澳航合作,沪指大幅上涨,以及贸易政策动向等。《悉尼先驱晨报》对广州的报道首次超过北京和上海,这跟广州与悉尼在地理位置上的距离比北京和上海近有关。

3. 对各城市的报道态度

三大报官网对北上广的报道态度总体上趋向中立,持负面态度的报道所占比例最低。其中,政治、体育与“其他”等三个维度主要呈中立态度;环境维度以负面报道为主。

《卫报》对北上广的报道态度略倾向于负面,但负面、正面与中性报道总量差距不大(36%,30%和34%)。该报集中关注环境、体育和文化等三个维度。北京以负面报道居多,主要源自环境问题;上海以中性报道为主,主要体现在体育维度;广州的正面报道和中立报道基本持平,大部分题材锁定在体育与文化两个维度。

《华盛顿邮报》对三所城市的报道态度以中立为主(53%),重点关注政治和体育等维度。北京以中性(主要在体育维度)和负面(主要在政治维度)报道居多。上海以中立的体育报道为主。广州的正面和中性报道量基本持平,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三个维度皆呈正面态度,其政治层面的报道态度为中立。但该报对三个城市的旅游维度皆持正面态度。

《悉尼先驱晨报》对三所城市的报道态度也以中立为主(占49%)。该报的兴奋点在于体育和经济两个维度,分别持中立与正面态度。北京以中性的文化报道居多,上海以正面的经济报道为主。该报对广州主要持中立态度(超过63%),大部分题材属于体育维度。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第一,外媒对我国北上广的报道趋于客观。

三大主流外媒官网近三年来对中国的报道趋于客观,以中性报道为主基调,改变了以往惯用的负面为主的报道倾向。正面报道集中在经济、文化与旅游等三个维度。在经济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救世主与助推器;在文化与旅游方面,外媒认为三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与建设,也加大了教育投入,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正快速前进。但当涉及政治与环境等敏感议题时,报道态度变得消极、尖锐,试图把中国国内的政治气氛描绘成“专制的(authoritarian)”或“僵化的(rigid)”。鉴于中国与英、美、澳三国相异的政治体制,外媒对中国政治层面的批判不会改变。三大报对环境维度所持的负面态度是北京与上海严峻的环境污染的真实写照。但个别报道将环境题材政治化,认为北京PM2.5居高不下是政府无能、失责所致④。三大报皆重视挖掘北上广的体育题材,这源于它们近年来是众多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地。虽然三所城市在报道中主要作为赛事的承办方被提及,但这对于提升城市境外认知度仍有帮助。受媒体定位差异的影响,不同媒体对各大城市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卫报》偏爱报道中国的环境问题;《华盛顿邮报》以中国的政治动态为报道重点,紧盯中国的人权与民主法治进程;《悉尼先驱晨报》以经济和体育报道见长。

第二,三大城市在对外传播中要找出软肋,有的放矢地改善国际社会对本城市的认知。

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短板,已演变成世界性议题,外媒指责性声音接连不断,该城市在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等存在的魅力已被负面的环境和政治报道所埋没。因此,北京国际形象构建工程的当务之急是改善与加强其在环境层面的传播力度。北京在政治上代表着“中国”,中央政府在国际外交活动中应加强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中国乃至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争取外媒在环境层面的正面报道。雄厚的文体事业实力增强了上海在国际经济娱乐领域的影响力。外媒对上海经济和体育层面的重视,突显了上海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以及文化与体育方面的优势。因此,上海在国际形象的对外传播中可主打经济牌,加大经济文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以此形成对文化、体育、旅游和“其他”等维度的传播辐射力。与之相比,广州的政治经济竞争力较低,国际知名度存在较大差距,外媒对其关注还未成为常态。但随着恒大集团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与后亚运时代的体育繁荣,广州的见报率将日渐增多。若能“扬长避短”,结合较为淡薄的政治氛围与独有的粤语文化,大力发展人文体育,广州也能构建出一个自由、活跃的国际城市形象。

第三,三大城市强强联合,通过城市体育外交途径打造城市国际名片。

城市体育外交泛指地方政府为了该城市或地区的利益,在国际舞台上以申办国际竞技体育赛事为契机,配合该城市乃至国家的总体外交,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促进城市对外合作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是世界性的盛会,受到本土媒体与境外媒体的密切关注,有助于造势构建正面的城市国际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体育是真正的“世界语”,能协助解决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遇到的跨文化或跨语言的障碍,赢得境外受众的认同感。三大报对北上广在体育维度上体现出的热情,有力地证明了体育外交是塑造城市境外形象的利器。因此,建议三大城市继续承办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共同发挥体育外交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优势,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即将体育赛事融入国际形象构建工程,借助重大体育新闻事件设置媒体议程,宣扬人文关怀、城市精神与地方特色,从侧面反映其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与文化繁荣等正面现象。

第四,三大城市优势互补,构建合力。

塑造整体国家形象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考量,不能片面地依赖体育外交的传播效果。如上所述,外媒对北京、上海、广州的报道重点各不相同。北京是政治中心,中华民族的地区代表;上海是经济中心,正凭借智慧创新、文化多元等特质逐渐展露出“先锋城市”的地位;广州具有独特的粤语文化,个性鲜明,同时恒大足球俱乐部作为体育界的领头羊也成为对外形象建设的窗口。三大城市在对外传播中若能将这些优势有机结合,并彰显共有的形象和气质,必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总之,城市是国家肌体的细胞,国家形象是由城市的个体形象叠加而成,城市形象直接影响着国家形象。北上广的城市综合实力超群,在对外传播中要彰显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对外传播大格局,这对构建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大有裨益。

(本研究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新媒体外交平台上‘美丽广州对外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移动互联网社会中国自然灾难信息传播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14Q04和15YJC860013)

「注释」

①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立体传播策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②2008年后上海每年举办以F1大奖赛(中国站)、上海ATP1000大师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田径钻石联赛、汇丰高尔夫赛和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为核心的国际性体育赛事。

③在2014年举行的ATP国际网球挑战赛和国际高尔夫挑战赛。

④《卫报》2013年1月22日题为Chinas air pollution results from unchecked government: former official的报道。

猜你喜欢
维度广州上海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欢乐上海迪士尼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