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对外报道如何回望唐山大地震

2016-05-14 14:26白旭任丽颖强力静
对外传播 2016年9期
关键词:唐山大周年纪念唐山

白旭 任丽颖 强力静

今年是唐山地震40周年。1976年发生的7.8级地震造成近24万人死亡,如此规模巨大的伤亡人数使得“唐山地震”成为“世界十大灾难”之一。同时,唐山地震后的40年,也是中国开始发展、开放并跻身世界之林的40年。作为中国的城市缩影,唐山无论从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国家崛起的角度来说都具有研究和分析的新闻价值。因此,中外媒体对“唐山地震”都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检索外媒关于唐山的报道,一个小的高潮其实在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电影上映时最为突出。今年,以40周年纪念活动为由头,海外媒体对震后唐山的报道明显增多,比如埃菲社就连续播发唐山地震报道,既有现场,又有纪念日当天的领导人活动和民众反应。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悼念逝者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他是来“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我们的议题设置就是要让更多的外国人也来“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这里英雄的人民”,其中的挑战和难度还是蛮大的。

周年纪念报道避免炒冷饭

每逢“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唐山当地都会有重大的纪念活动。事实上,几十年来人们对灾难中逝者的缅怀从未停止过,这不仅仅是因为亲人至爱的不幸蒙难,也因为地震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闪烁人性光辉的故事。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唐山人都有自己关于地震的故事,但是40年过去了,再去着重讲述个体的故事已经不具备新鲜感。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总结群体的特写,将他们共同的感悟进行归纳,上升到某种哲学上的高度,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最新国际国内国情,挖掘新的主题、捕捉新的故事、寻找新的角度。

在组织策划这组报道时,我们不仅在7月28日当天播发了现场特写——《7月28日,唐山全城缅怀》,而且采写了一篇全景式有深度的大特稿《唐山大地震:从记忆到永恒》,这篇长达5800多字的稿件把唐山作为中国的缩影,通过它的重建和发展写出中国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当下正在经历的转型攻坚,以及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变迁。

在采写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是提前做准备很重要。一篇主题宏大的深度稿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写成的。稿件从策划到采写一共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作者两赴唐山,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和梳理工作。第一次去唐山是在世园会开幕前夕。当时我们是为了有一个感性的了解。我们去了地震遗址公园,那里有唐车曾经的厂房,已经倒塌得只剩下一个架子。还有纪念墙,上面有遇难者的名字,以及空白的位置留给不知名的遇难者。然后我们去采访了摄影师常青。那位82岁的老人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拍摄唐山变化的过程。他看到过当年的一片废墟血流成河,也看到了人们的抱团取暖自救自强,他拍摄了唐山的第一批救援者,也拍下了第一座高楼,他见证了这个城市成为大都市,也见证了那里举办中国第一个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世园会。他的讲述让我们对唐山大地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如果说写稿子是做一匹马的模型的话,其中最长的一条骨骼已经有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阅读了大量文章,比如钱刚的《唐山大地震》等,从文章中了解地震的各种细节,希望能够用采访来印证。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稿件的框架,由于讲述历史故事的稿子已经不少了,我们似乎没必要再去消费幸存者的悲伤,我们试图讲述唐山的特别之处,并最终决定结合现在的经济转型阵痛,来讲述唐山两次重生,以反映中国的发展。有了这个模型轮廓,接下来就是展开大量的采访。这期间,我们特别希望能够找到一位既经历过地震又经历过转型的采访对象,并幸运地遇到了张东义,他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但后来又被父亲所在工厂唐车接收,刻苦学习,成了高级技师。21世纪初,他看着工厂一度陷入困境,然后他们学习先进经验,发展动车、高铁,重新崛起。他的故事非常感人。他还曾经给天堂的父母写去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告诉他们自己过得很好。

我们还采访了炼出第一炉“抗震志气钢”的工人冯林棣,他在地震中失去了只有3岁的儿子,以及失去父亲却几天后就复工的矿工刘江。他们作为亲历者从矿井等不同的位置回忆了地震的场景,也作为重工业企业的代表经历了转型的痛苦。我们觉得采写一篇稿件就像复原一匹骏马,采访到这个时候,小马模型的架子搭起来了,骨骼组装完成了。再接下来就是集思广益对稿件反复修改。第一稿交上去以后,编辑部开了一个小会,专门讨论稿子的修改。

有资深编辑指出,稿子中没有反应唐山发展的未来,还有的指出,地震部分的描述时代特色不足。我们又根据采访的素材增加了关于“文革”标语、“文革”电影等一些细节,比如矿工在地震时的反应竟然是“是不是和苏联打起来了”,然后又补充采访了唐山规划馆,增加了对未来规划的详细描述,使稿子站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最后发出来的是修改的第六个版本。因为是对外报道,稿件需要用英文成稿,为了保证时效,我们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一共三位英文编辑参与了编写,每个人负责一个主题,比如地震时、重建,以及转型。最后由一个人组合到一起,再写最后一部分,以保证稿子前后风格一致。通过这样的做法我们仅仅用了三个小时就完成了那样一篇鸿篇巨制,还获得了外国改稿专家的高度肯定。稿件在推特账户上播发后,这座城市过去和现在形成的鲜明对比成了很多社交账户感兴趣的话题。

周年报道让历史照亮未来

在纪念日当天,我们播发了“唐山全城缅怀”的新闻现场稿,虽然文字不多,但是记者在采写时也颇费了一番周章,如何将复杂的情感举重若轻地融入当天的现场特写,让受众既感受到当天的动人氛围又不过于刻意,是摆在记者面前的一道需要破解的问题。我们后来决定采用“镜头式”的平行视角,通过小切口,先将记者自己观察到的若干细节放在稿件的前端,因为读者首先想要了解的一定是“此次此刻的唐山是什么样子”。为了回应这种疑问,我们清晨6点就来到广场上进行采风,将自己观察到的关于唐山地震的人和事一一记录下来,无论是广场上的签字条幅,还是曾经支援过唐山的老兵。围绕着这些人先进行一些现场的描述再深入挖掘他们的故事可以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引领进我们想要讲述的故事中。

在当天的特写稿中,涉及到两个地点:唐山地震纪念碑广场、地震纪念墙。尤其是纪念墙,每年纪念日唐山人大量聚集于此,缅怀亲人。这里有丰富的新闻素材,既可以捕捉到动人的现场情节、挖掘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对唐山人40年来对地震、对中国发展40年的感悟进行集中采访。我们在那里遇到了大量的特殊群体:地震孤儿、创造生命奇迹的截瘫患者、抗震老兵、重组家庭,这些人物身上背负着大地震给他们带来的苦难,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生命光辉却无限地放大了生命和人性的伟大意义。行文中,我们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介绍他们的同时也讲述他们和地震的故事,让受众通过现在了解过去,通过今人缅怀逝者,更通过苦难来感悟幸福。

在采访过程中,与我们交谈的多位年轻人很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很多90后年轻人来说,发生在40年前的地震已经十分遥远。但作为唐山人,这些年轻人在谈论地震时,依旧充满敬畏。尤其是“抗震精神”在这部分年轻人中确实有所传承。稿件中,我们选取了一位地震墙服务志愿者,通过他来体现新一代年轻人对地震、对灾难的认识。回顾这次报道,我们觉得讲述过去从不是为了简单告诉人们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历史来预判未来。稿件的最后以年轻人作为结尾,体现了“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这一主题的最终指向。

对比新华社和外媒报道,我们觉得做好周年纪念报道的关键还是要有扎实的采访,这样不仅有当天的新闻由头,也能呈现出稿件的历史视角和现实意义。事实上,新华社这次对唐山地震进行的多篇报道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自然科学、感恩文化、国家发展、城市变化等等角度都是人们关心关注的话题,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2014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新西兰城市克赖斯特彻奇的震后重生,但由头并不是周年纪念,而是这座城市位居2014年度全球必去50座城市的第二名,那则报道也成为社交媒体账户上的热帖,文章笔触活泼,城市也很令人向往,由此想到,我们的周年纪念报道采写不妨也更多面向未来。在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到灾难受害者一遍遍回忆创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下一个十年很快也会到来,我们真心期望所有的采访对象对过往的痛苦能拥有一颗“会唱歌的心”,而这座城市也有更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唐山大周年纪念唐山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续上百年
美国纪念“911”18周年(图片新闻)
马杜罗誓言击溃“疯狂少数派”
好久不见
王大根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阴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废墟”
越共庆祝建党8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