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自己”戴上的镣铐

2016-05-14 06:28齐艳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现代文重难点文言文

语文的教学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知识点较多并且比较琐碎。所以很多语文教师一直喊着累喊着辛苦,但仔细想想,有时我们真的累的“不值”。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是不仅累在每篇课文的认真解读,还更累在课上讲解时的顾全每个知识点、累在有时的从头讲到尾。其实,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发现,虽然自己很辛苦,但最应该学到东西的学生们,却并未像我们期待的那样,真正学到他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比如说,几年下来,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并未得到较大的提升。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认真不用心,只怪我们太“尽心尽力”。

鉴于此种情况,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解放自己,解放学生。

这里我主要就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一节课基本上是从头讲到尾,唯恐哪个实词或虚词或句式没有说到,其实这种对字词的梳理,学生是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的。比如可以安排这样的流程:学生先自己独立的阅读文本,大致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课下注释解决一部分重难点;仍然不理解的可以参看翻译书(说到这一点,我要多谈一些。有些教师绝对不允许带翻译或参考书进课堂,对这一点我是有不同意见的。也许刚开始时,比如刚上高一时,学生不知道怎么利用,会直接看译文而不动脑思考,这种情况确实有,但只要开始时教师能把道理讲清,并教会他们怎样用更有效,学生还是会合理利用的,怎么能因噎废食呢?);最后课堂上,教师只要讲解那些特别重要需反复强调的和极其不易理解的问题就好了。

这样还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更好地花在重要的思想内容上面,要知道,在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仅有少数教师会去很充分地发掘和分析那一篇篇经典文言文的深层思想内容,大多数只是“一言以蔽之”!结果真是与买椟还珠无异。例如,在学习《陈情表》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时,如果我们只是重点关注那些词语的用法,而不投入很多的精力在体味作者对祖母的“拳拳之心”以及那一个“亡国贱俘”为了向晋武帝辞官而“用心良苦”的构思上,又怎能得这流传千古经典美文的精髓呢?

合理规划了教学的主次和教学流程后,我相信我们教师定会感到轻松很多,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学生感悟到古文的无穷魅力。

再来谈谈现代文教学。我们的教师总是喜欢把问题设计的一个接着一个,把学生引领得乖乖巧巧,让问什么就问什么,让答什么就答什么。可是一节课下来,看似解决了好多问题,我们语文教师也确实累得满头大汗。可是,我们的学生真的有了进步吗?能力真的得到了提高吗?不!他们有的只是知识,不是能力。

教师一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也许,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初始阶段会有些辛苦,工作要做得很细,要想出好多方法来调动他们的思考,比如准备预习学案,从不同角度来设置问题,再比如要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如果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又知道了深入思考哪些问题,那么以后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学生就真正“唱了主角”,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通过这有意义的探索,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又增强了创新意识。

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做到“授之以渔”。

当然,当更多的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时候,我们教师也可以“坐享其成”了。比如说,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需要了解的知识点也很多,例如,写作的时代背景,事件的发展过程,难懂语句的体味等,而如果这些都要在课堂上解决,由老师来领着一点点理清的话,那老师当然是不会轻松的,而且主要内容又很难突出、攻破。其实只要学生养成了很好地阅读习惯,那些基础问题早在预习时就已经自己解决了,而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只要一起来交流解决那些学生已经有所思考的重难点语句及作者的情感就可以了。学生受益,教师解放,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的职业是很神圣的,也是很辛苦的。我们希望将最好的东西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付出不意味着“蛮干”,我们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实现双赢。

放飞学生、解放自己!

齐艳玲,教师,现居江苏句容。

猜你喜欢
现代文重难点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现代文阅读练习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