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思维,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利器

2016-05-14 12:25朱蓉蓉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杨勇表象因果关系

朱蓉蓉

对于材料作文,教师要把握好各种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并加强对材料的分析,尝试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准确分析材料和题目之间的内在关系,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一、名人名言材料,由点及面

名人名言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名人名言类的材料进行思辨分析,由点及面,根据不同类型的名人名言材料来具体分析。在这里训练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演能力,学生要尝试分析出名人名言所对应的观点,并且从这个观点出发进行推演,论述出自己的观点。

有的名人名言材料是对立式的,如:“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我们自欺欺人地抱着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例子里说的不朽和短暂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学生在分析后发现原来第一句的“不朽”说的是人的精神,而第二句的“短暂”说的是肉体,由此可见,这个材料并不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只要找到矛盾点的合理性,就能准确立意。还有些材料是并列式的,如:“鲁迅说即使 慢,驰而不息,总会达到目标;沈从文说人生是一本复杂的书,要慢慢地翻;伊朗的谚语说快马只能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兼程。”从这里可以发现这三个名人名言的主题是相同的,都是“慢”,教师要让学生尝试由点及面地分析,从“慢”这个点入手,进行扩展,了解到三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从容踏实的生活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由点及面的分析能让学生从名人名言材料中找到突破口,从而找到文章立意的关键之处,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新闻热点材料,由果溯因

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择一些贴近社会现实的文章,如社会热点新闻,着重训练学生如何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读懂材料,并进行分析。这是训练学生的因果推理能力,从已知结果出发,顺势推理,分析原因。

例如,教师可以找到“941路司机杨勇突发疾病,死亡前他踩住最后一脚刹车”的新闻,让学生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由果溯因分析,从这个新闻中找到了几组不同的因果关系,分别是:由于司机杨勇突发疾病,结果导致车祸发生,杨勇死亡;由于司机杨勇及时踩住了刹车,结果保住了一车人的生命。在对这两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之后,学生发现从第一组因果关系不适合进行写作,因为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杨勇的疾病的确是突发事件。而从第二组因果关系中可以挖掘出杨勇为了保护乘客安全而忍痛刹车的事迹,体现了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重视乘客生命,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守岗位的作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所以,第二组因果关系才是这篇文章的关键,也符合文章标题中“突发”“最后”等关键词的寓意。在经过讨论后,学生决定将写作的重点放在第二组因果关系上。

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清线索中的各种因果关系,找到最切题、也最能反映材料主旨的观点。

三、寓言故事材料,由此及彼

寓言故事往往言简意赅、富有深意,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的时候可以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作为材料,让学生练习如何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句,透过寓言那通俗词句的表象挖掘出内在本质。在这里训练的是学生对隐喻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要学会组构、选择、推理,学会举一反三地进行分析。

如:“有一只瘦弱的小松鼠看见山崖上长着一颗红红的果子,于是就想要去摘取,它的同伴劝告它说,你的身子太虚弱了,你摘不到这果子的,会有危险,还是别去了。但是那瘦弱的松鼠却不肯听,反而嘲笑自己的同伴胆小,它飞扑过去采果子,但是却摔了下来,弄得鼻青脸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这则寓言故事,找到故事的对象、事件和情感倾向。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角是那只瘦小的松鼠,事件就是它不听劝告,去摘果子,情感倾向就是批评那只小松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太过于盲目。

教师接下来就要指导学生从表象中深入下去,由此及彼地总结教训,看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迪。学生在思索后提出了“要学会自省,要让理智指导人们前进”,“要抵挡住诱惑”,“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等观点。透过表象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找到最能够反映材料内涵的观点,提高了逻辑推理解构能力。

用由此及彼的思辨方法可以透过文字的表象找到其中深层次的语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突破审题立意的大关。

总之,在材料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材料的深层内涵,尝试运用思辨思维,通过逐个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找到材料中的重点,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深层内涵,在理性思辨中审题立意,从而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猜你喜欢
杨勇表象因果关系
杨勇书法作品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ring-shaped magnet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s via mechanical and magnetic conditions∗
Quantum nature of proton transferring across one-dimensional potential fields∗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故乡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