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及艺术精神

2016-05-14 15:46刘清泉
艺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汉画像石艺术精神

刘清泉

〔摘 要〕 汉画像石是两汉时代特有的墓葬石刻艺术。它不仅记载了大量的社会内容、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历史资料,更因其“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特殊创作手段,让它既有绘画性又有雕刻性,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也为我们探索汉代祖先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提供了宝贵资源。

〔关键词〕汉画像石 形式特征 艺术精神

汉画像石是产生于两汉时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汉代用于地下墓室、棺椁、祠堂、石阙等具有装饰性效果的石质建筑构件,大多属于丧葬祭祀的礼制艺术。与汉代的帛画和壁画等单纯绘画不同,画像石“以刀代笔,以石为地”的特殊创作手段使它既有绘画的形式表达和审美又有刚劲的金石意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汉代艺术样式,是我国汉代以前美术发展的一次巅峰,也为之后的中国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对汉画像石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的分析,可以体会汉代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及整体的时代精神,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汉画像石的审美价值和美学含义。

一、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

(一)构图

从透视角度分析,宗白华先生说:“透视学是研究人站在一个固定地点看出去的主观景界,而中国画家、诗人宁采取‘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看法,以达到‘澄怀味像(画家宗炳语)这是全面的客观的看法。”[1]这是汉画像石以及中国美术的独特的透视原理,也是与西方的“焦点透视法”主要区别。

汉画像石也常以连环画式的方式将表达内容平整地罗列开来,把需要描绘的对象一一安插在框定好的画格中,并且按照情节和角色分别处理成不同的样式。比如在《二桃杀三士》中,几个人都平整的展现在画面上,但通过每个人的不同动态与神情的表现,连贯成一种故事情节,就构成了一副具有故事性的历史连环画。除了单一的平铺罗列的构图,还有将画面分层间隔开来,每层充填不同的图案内容,来达到整体的统一。在宴饮、乐舞和庖厨等大型活动的题材表现上使用较多。构图不仅将主体和客体表达得清清楚楚,力求把一切都呈现在有限的画面上,还会在边框和图案空隙处以繁密的纹样加以充填。使构图更加沉稳敦厚,琳琅满目。这种饱满构图处理方式与当时人们积极创造、热情高涨的社会精神风貌有着紧密联系,体现了汉朝人对物质与幻想世界中所知、所感的一切,都要采纳为己有的积极心态和不懈追求。

(二)造型

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是在中国文化与哲学背景下,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与西方追求的科学、理性的写实艺术有着本质的差异,中国更崇尚一种感性的、表达精神和灵魂世界的艺术追求,汉画像石上的图形内容也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中国美学。无论任何内容和图像、从现实生活题材到神话故事,从历史故事到社会活动,都是以人物神态和动势来传达画面内容。比如在《乐舞庖厨图》中,用简单而洗练的几大块面,和流动的线条,将人物的夸张动作精确描绘出来。人们可以清晰的辨别舞女曼妙的舞姿、乐师跪坐着吹竽、杂技艺人的幽默动作等。虽然整体而言汉画像石的造型是偏向是写实性的,人物和景物都参照现实的对象,但在以实体为模型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大量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将画面的浪漫的感情色彩推入到更高境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尤其在神话这种虚拟题材中,汉代人自由发挥想像力,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把幻想和现实高度融合,再加上夸张的艺术手法,构成一幅幅光怪陆离,绚丽恢宏的浪漫主义伟大图景。

(三)线条

“线条”在绘画中占据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的艺术中线条运用是一个独特的形式法则,这在汉代就已经完全地展现出来了。线条的灵活变换成为画像石形式美中的重要部分。“中国画艺术可以广义地看作是一种‘线条艺术或者说以线条趣味来造型的艺术。”[2]线条在汉画像石中不仅可以直接当成描绘对象形体的工具,比如奔腾飞翔的应龙图像、伏羲女娲的蛇身、树木水纹等图像。更多的是通过经营,将线条随着不同的画面需要变化成不同的直线、曲线、灵活地加以取舍,线条的灵动性赋予画面以无限的张力、灵性、动势、气力,突显出画面整体的精神气质。同时,汉画像石讲求“满”、“多”的构图法则使画面的内容目不接暇,如果不注重线条粗细、曲直的变换和经营,画面很容易因繁杂而显得呆板,而线条的灵活运用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是宇宙的真相,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表示精神,表示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3]流利的曲线可以协调构图,让画面更有动势,用“动”来调和“满”是线条的主要功能,达到一种“满壁风动”的奇特效果,也因为动感,赋予复杂的画面中更多的神韵,以及汉画像石所追寻的恢宏气势。

二、汉画像石中的艺术精神

汉画像石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绮丽的美术样式,还有隐藏在复杂的画面内容下更高深的文化与精神。通过对汉画像石的形式特征和内容分析,人们可以解读出在其构图、造型和线条下所表达的汉代艺术精神。饱满繁复的构图体现的“大美”气象;精简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极富浪漫主义情趣,也迎合了阴阳五行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和谐宇宙观;包揽万物、跨越现实和梦幻的画面内容彰显着汉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无限热情,以及视死如生的积极生死观。这些隐藏在形式下的汉代艺术精神,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汉朝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一)大一统理想下的“大美”精神

鲁迅先生有过这样的评价:“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致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4]先秦时代的尚武和张扬在汉代依然有所存留,它继承了秦代一统天下的宏伟理想,且汉帝国拥有强大的国力和相当的资本去实现这个“大一统”理想。在统一中、在与各个兄弟民族的集结中,汲取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将这些新的成果融合吸纳,成为整个帝国的财富。而统治者也热衷于对天下的进一步拓展,发源于齐文化的“蓬莱神话”中,光怪陆离的海外仙山一直是汉代统治者热衷追寻的对象,虽然限于当时的航海技术并没有取得可观成果,但依然不难理解统治者对外界疆土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占有欲。对世界的占有欲使得汉人欲将天地间的一切都尽可能纳为己有,这种热望也促进了人们对世界探索的雄心壮志、征服欲等外向的、朝气蓬勃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对世界的大胆且理性地探寻中,一种浩荡的胸怀和无限激情反映在艺术上,就产生了阳刚、壮丽、包揽宇宙的“大美”气象。与魏晋“新美”的精致追求完全不同,汉代大美思想追求的是不拘泥于细节,从整体上去把握大致的形态,从而达到磅礴的气势和简洁古朴的悠远韵味。还有画像石以刀代笔的特征可以把图像的精致与刚劲的金石意味结合,在古朴的形象和线条中形成了恢宏壮丽的大气之美。而从汉画像石构图的“满”和“多”能感知,仿佛狭小的石面不够承载作者过剩的激情,要把天地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事物全部夸张的充填在整个画面中,在有限的石面中彰显包揽万物的无限气概。

(二)阴阳五行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在儒家确立为正统思想的同时,统治者也把先秦时代的阴阳五行说结合了儒家政治伦理中所需的成分进行整合。也因为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逐渐汇聚了阴阳家、儒家、道教等多种流派思想,成为了适用于汉代人的思想指南。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总体上持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它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省,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崇尚的是人化的自然,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主客观的统一”[5]“天人合一”的观念也由此产生。 即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促使社会充满了对自然世界的探求欲和征服欲,但这种征服欲是建立在和谐和理智思想下进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交融成为主流的追求。在画像石的艺术中上可以解读到这种和谐的“天人合一”精神,比如墓主人搭载着代表神性的神兽飞往天际成仙的内容,天地、人神、都突破了身份的现实差距,和谐美妙地交融一起。总之,汉画像石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甚至人与宇宙的和谐交流场景共同彰显出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阴阳五行反映了宇宙的规律和气象,汉代人的精神离不开汉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探索,汉代的人就是生活在一种神圣化的宇宙之中,他们对世界有一种基本的态度。给世界一个基本的结构,并在生活的实践中再造一个类似的结构,把它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6]“气”是阴阳五行中另一个核心的一个理念,也是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哲学的一个重要线索,于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升华。体现了对生命、天人合一、万物变化等特殊的理解与思索。这种由“气”所演变而来的律动感在画像石上随处可见。汉画像石中“线”的灵活多变将对象的动感和形态简洁而直接地呈现,线条带给画面以“动感”,让静止的图像更有神韵,跟随动感进一步升华出画面的“气”。线条带动的“气”使作品更加灵动、豪迈、壮美,达到高度的浪漫主义精神。所以无论是神话题材的神兽、羽人,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生活、车马出行和比武狩猎,即便作者没有对人物、动物的细致刻画和面部描绘,但是由于个体强烈的运动感和整个画面所表露的动势,无不体现了“气”的流动,使其产生“满壁风动”的神采,也展现了汉代追求宇宙与人相互联系的浪漫艺术情怀。

(三)“视死为生”的生死观

汉画像石作为一种典型的墓葬艺术,可谓是墓主人死后的狂欢世界的写照。汉代隆重而盛大的丧葬礼制一方面是国力昌盛的侧面反映,一方面也是汉代人独特价值观和生死观的体现。

汉代统治阶级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视为真理。儒家的“孝”与“仁”不仅是核心价值,“举孝廉”还是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孝顺的高级境界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7]要为死者创作最好的环境,意在让他们享受生前同样的美好生活,因此厚葬之风在汉代如此盛行也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由于历史阶段的约束,汉代的自然科学技术有限,人们看待世界尚未脱离原始宗教崇拜的局限,加上汉代盛行的谶纬思想更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汉人认为生死如阴阳,是生命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灵魂摆脱了肉体,依然存在于世间,并时刻与自己的家族相联系以及产生影响。因此汉代人对于逝去的先祖抱有强烈的孝敬和崇拜。因此,汉代人不惜重金去设计、打造陵墓,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美好事物和祝福全部刻画到画像石上,祈求死者在死后的世界依然和生前一样继续享受快乐的生活,也能保佑自己的家族繁荣昌盛。从画像石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欢快的、“视死如生”的乐观主义情感。

汉代处于中国历史的年轻时代,其精神的张扬豪迈、勇猛尚武、礼制道德、天真浪漫等另世人仰慕不已,独特恢宏的宇宙观下更展现了开阔华丽的“大美”思想,这也成为后世中国艺术的一条重要审美思维,无时不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民族精神气质中,为往后中国艺术风格和审美思维的进化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画像石记载了先祖们的价值观和艺术追求,是汉代先祖留给中华儿女辉煌的历史遗产,对于世人研究、参考乃至发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在吸收民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继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艺术成果。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1 页

[2]朱存明.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美学意义[J].文艺研究.2005(9)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1页

[4]鲁迅.《坟·看镜有感》

[5]梁江.《美术概论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6]朱存明.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美学意义[J].文艺研究.2005(9)

[7]《礼记·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汉画像石艺术精神
混合型文化模式下龙江剧独立的艺术精神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
汉画像石艺术在装饰性绘画中的思考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清初遗民万寿祺书法研究
汉画像石中“鱼莲”图像研究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试析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