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剧《魏源》谈“一剧之本”

2016-05-14 15:46李树仁
艺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剧本魏源创作

李树仁

〔摘 要〕 祁剧《魏源》的剧本创作讨论。

〔关键词〕祁剧 剧本 创作

看过大型祁剧《魏源》我想,一个地方的历史名人也可以说是這个城市的一张名片,用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去诠釋他的业绩对当地百姓是一种骄傲和激励,这样的作品越是优秀影响就越广泛。因此,各地对此类艺术作品的重视便可想而知了,其中用当地的地方戏剧表现则更有特色,这当然是件好事。

祁剧《魏源》的舞台剧本把故事说的较完整,尤其是剧中身份复杂的伊藤雄二(日本人)这个人物的设置可以说是推动剧情发展和深化主题的一个亮点。从伊藤雄二不多的戏中我们看到他不屈不挠到“死皮赖脸”那种执着其实是代表他身后的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统治集团的觉醒和决心社会大变革的进取之心,这就更反襯出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清政府必然变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丛林法则中可怜绵羊的悲剧。“放眼看世界”、主张“师夷人之长技以制夷”的魏源之巨著《海国图志》被大清政府焚毁了,而这本书通过伊藤雄二之手却成了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启蒙教科书之一。於是伊藤雄二这个小人物在全剧中却起到的戏剧效应遠遠超过了林则徐、如夫人、琦善……。所以说戏不在多,而要恰如其份的在“点”上。在伊藤雄二这个人物的设置和塑造上编剧是成功的。《魏源》这个戏演员的表演和唱腔都很拿得出手,舞美设计也挺干净利索,那细致和唯美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在全剧中不时可看到导演的良苦用心。而这个戏的音乐和唱腔设计却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拿《魏源》和同一个导演、舞美设计和各有千秋的作曲,由这个团推出的另外一个戏《焦裕禄》相比,《焦裕禄》中一些感人的场面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而《魏源》一剧则显得平平淡淡。很明显,问题出在剧本。那未,《魏源》这个剧本问题出在哪儿呢?

一、用事件说故事,而不是用“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之人物塑造去推动情节。这是因为对人物所处的时代和人物性格的把握尚未达到足以激起创作兴奋感而又任务在身匆匆动笔所致。编剧要有技巧,但编剧可不完全是技术活儿。当作者自己未到激情澎湃欲罢不能时,何以能笔下动人?

二、剧本内含的信息量太小,好像作者笔下可写的的东西太少,自始至终围着《海国图志》这本书转。其实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代,昏庸的大清王朝的天国上邦之梦一下子被列强入侵打了个粉碎,在那未多的政治事件,那未多的呼号交锋中魏源绝不只是著书立说 ,他和同时科考落榜的朋友龚自珍是执友,当时被称为北有龚自珍的狂,南有魏源的傲,两人南北呼应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不拘一格的人才。应当把《海国图志》这部伟大著作的诞生放在时代洪流之中,此剧可写的内容绝不只是一本书的命运。

三、魏源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而现在的剧本让人感到 是其个人和家庭的悲剧成份更多一些。这就显的魏源的英雄气不够悲壮,更缺乏震撼力。当他的朋友龚自珍疾呼: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时,“睁眼看世界”、“师夷人之长技以制夷”的英才魏源来了。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呼喚而出的英雄出现时,却又被毁了,如果这期盼和毁灭似狂风暴雨交识在一起,把戏推向高潮岂不更有震撼力!

四、剧本创作中明显看出作者还囿於板腔、曲脾式的旋律性思维,而缺乏现代意识的交响思维,因而缺乏立体感,於是造成更多的有益素材无法融入,戏看着不过瘾。

五、剧本中那位善良纯朴的如夫人,竟然以毒杀丈夫来报答魏源当年解困之恩,这一败茟有悖於当代人文精神,虽然他是历史。

出于种种原因,这个戏上有些匆忙。剧本是“一剧之本”一个剧本搬上舞台前的反复修改和论证非常重要,这也是对作家劳动的真正尊重。边排边改只适于非常成熟的剧本在二度创作中的不断完善。我想,这个戏还应当在会演后重新从剧本上打磨,方能使该剧成为一部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剧本魏源创作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一墙之隔》创作谈
自导自演,用“剧本”提升欢爱指数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创作随笔
漫画
创作心得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创作失败
林则徐、魏源的海防战略思想是消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