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要有整体性眼光

2016-05-14 13:04杨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刘和珍整篇文章鲁迅

语文阅读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中一大难点,很多教师往往是付出少、回报少。究其原因,与很多教师将文章进行孤立的文本分析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任何一篇精彩深刻的文章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倘若将其肢解,就很可能导致学生的“一叶遮目”,进而误解作者的意思,也感受不到文章的整体美,所以,整体性原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极其重要。

一、重视课程安排的整体性

对于每一节课,我们教师都应当将其放置在整个的教学目标里面去思考,从整体出发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引导学生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思,步步为营。对于一些大篇幅的文章,常见的错误的做法就是将整篇文章按照段落割裂成几个部分,然后分课时将其一步步肢解,等最后讲解完成才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方式严重破坏了一篇文章的整体性,尤其是对于特色分明、精悍深刻的文章。整体性阅读教学要求我们摒弃原来“割裂”文章的做法,倡导打破各段落之间的界限,虽然每个课时也是只完成一项教学目标,但这些目标之间无不是紧随整体,环环相扣。

例如课文《祝福》的教学,在分课时教学时,不是去划分段落,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分课时研究整篇文章的人物形象、环境刻画、叙述手法以及思想表达等写作技巧。这样,每一节课都在围绕整体切实地解决问题,最后,所有的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加起来便重新构成了一个整体,整篇文章的讲解也就完成了。假如一篇文章的知识点特别多,它们相互独立,即使彼此割裂也不会影响整体,就可以采取顾此而薄彼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课文《七根火柴》,就可以只关注“谁是主角”而忽略文章中的景色烘托;又如课文《药》,由于鲁迅先生主要是对比两个人物死亡的命运来表达对国民性的批判,所以在教学时也只需将重点放在两条线索上,而忽略“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技巧”等内容。这里的忽略并不是忽视,而是抓住文章的主要方向,先将其解决,其余的细枝末节完全可以留待以后解决。

二、重视选材立意的整体性

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因此,在带领学生阅读时,要培养他们从整体的角度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隐藏的思想主题。

以鲁迅先生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为例,鲁迅先生意在通过追忆刘和珍君表达自己的悲愤,重在阐述对反动军阀的控诉,文章的主题在于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可能会不注意就把文章的重心放到了刘和珍的上面,对刘和珍的人格、刘和珍与鲁迅先生的师生情不惜笔墨地讲解,其实是背离了文章的整体,错解了文章的“立意”;又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其意在表达马克思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但由于课文语言表达特别优美,有的老师便忽视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却将关注点集中到了一些句子表达上面,这是本末倒置的表现,可能暂时有利于应试考试,但对学生的长期语文学习却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整体是辩证的整体,实际教学中还是要善于辨别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整体的分析就完成了一大半。

三、重视整体中的“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文章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术语,是指揭示文章主题思想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往往通过这一个词或句子的表达,整篇文章的思想便充分地得到突显,是文章的“眼”之所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寻找文眼,对其进行分析,能快速地感受文章的思想趋向。然而,对文章点睛之笔的分析,不能脱离整体,要联系整篇文章,倘若孤立出来,只局限于词句本身,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例如鲁迅先生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它的点睛句是“活该!”,单拉出来看,这只是一个略带粗鲁的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但倘若联系整篇文章,而且发现它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然段而存在,尤其是加上了感叹号,就会感到这句话充满了力量和正义的嘲讽,让人感到畅快淋漓。

点睛之笔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如《荷塘月色》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中“不宁静”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为后面的描写铺垫了一层情感基调;有的出现在文章的中间,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同”字,表达了作者相遇知音,感到命虽不同,却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与感慨;有的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如刚刚分析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句“活该!”主题立显;更多的是出现在标题里,像《坚强的战士》中的“坚强”。

整体性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大局观,旨在培养他们分析文章的正确意识,因此,我们教师要大胆实践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训练学生快速、准确、全面摄取信息的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水平。

杨文,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猜你喜欢
刘和珍整篇文章鲁迅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思维大碰撞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