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高中课外阅读的几种途径

2016-05-14 13:04孙相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学名著手抄报读书笔记

高中阶段是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

《全日制高中大纲》阅读部分要求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然而,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根据笔者多年观察,农村高中生当前课外阅读现状如下:一是不堪繁重的学业之苦,使学生无暇旁顾,课外阅读量根本达不到要求;二是课外阅读资源相对贫乏;三是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家长普遍认为除教科书、辅导资料以外的所有书都是“闲书”;四是课外读物内容庸俗无品位,学生书桌上经常放的课外书无外乎:惊悚、悬疑、恐怖、探案类的小说,或武侠、言情、网络小说、“搞笑”作品,或写当代影视歌星、媒体主持、体坛明星之类的“时尚”杂志。如何加强农村高中课外阅读,成为当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学校开展“幸福读写,书香伴我成长”活动情况,总结出以下几条途径,仅供参考:

一、确定书目 规定范围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可能一一涉猎,在有限的时间到底该读哪些书?从教学实际出发,我觉得应读以下几类图书:一是经典的作品,如大纲所列举的课外读物《论语》《孟子》《红楼梦》《围城》《复活》等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二是切合“现实”的作品,如反映当代人生的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对社会、历史、文化有深刻认识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关注社会人生,揭示社会矛盾,激发正义感,增强上进心,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之类的作品;三是名人传记,如《苏东坡传》《周恩来传》《史蒂夫乔布斯传》等,阅读名人传记特别是伟人传记,可以使学生从伟人身上学到许多珍贵的东西,使精神得到升华,并以此为榜样,不断完善自己,逐步走向成熟。四是“时文”佳作,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文学性和思想性都较强的杂志。教师可以根据高中三个年级各阶段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规定阅读的内容,并进行阶段性的监督检查。

二、有效引导 授之以渔

为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使其具备良好的阅读品质。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阅读态度:要求学生阅读时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能深入钻研,对有价值的内容,能细细咀嚼品味;阅读中,做到眼、口、心、手四到,善于思考,精于做读书笔记,认真体味精妙之处。其次要培养学生坚强的阅读意志:一般阅读受阻的情况有精力不足,自制力不强,懒惰,缺乏信心、恒心,所以阅读时要用战胜困难的勇气来锤炼自己的阅读意志,抑制与阅读无关的情绪和想法,让思想的光束集中到阅读材料上来,一定要善始善终,坚持不懈。

习近平曾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这段话指出了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对于高中生来说,名著一般都有一定的篇幅,不是短时间可以阅读完,所以应该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阅读名著,或者可以建立阅读档案,积累精彩名言、警句和精彩情节。

三、开展活动 寓读于乐

根据农村高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①课外摘录和读书笔记的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对阅读摘记和读书笔记进行交流,既是阅读方法的交流,也是阅读效果的检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②课前5分钟演讲。每一轮的课前几分钟演讲,都可以确立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带着主题去阅读,每节课前可以让2—3个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阅读经验,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活动,只要持之以恒,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供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③办手抄报展。办手抄报可以安排一个人办一份,也可安排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办报前,围绕课外阅读,给学生确定一些栏目,如:读书心得、好书共赏、名句摘录等来促使学生在办报过程中广泛地阅读。办手抄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书写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当然,要有效促进农村中学课外阅读,还可以开展诸如:演讲赛、读书征文大赛、经典诵读、故事会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寓读于乐。

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加强农村高中课外阅读,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为提高农村高中生的文学素养共同努力。

孙相鹏,教师,现居陕西合阳。

猜你喜欢
文学名著手抄报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手抄报展示
手抄报也可以这么玩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不受高考青睐的文学名著阅读
日本文学名著速读(7)——『黒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