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2016-05-14 20:39马林林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新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的学生不同于初中与小学的学生,高中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以及繁重课程的压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尤其是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不同开始逐渐拉开距离。高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叛逆的时期,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较与其他阶段尤为重要。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新教改的方案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但是却仍然没有完全的融入高中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原因还是与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有关系。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的政策促使很多教师注重成绩的提高,以拿高分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一味地追求成绩,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往往带领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思考习惯,这种统一的思考习惯虽然会带给学生高分,但却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扩散。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原来本应该充满丰富的感情色彩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单调、枯燥的一种解题模式。这种情形下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没有积极地影响,更谈不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矫枉过正,剥夺了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同时也再一次的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可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缺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1.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

教师是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组织者,所以新课标的贯彻落实程度都是与教师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新课标下,深入贯彻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对教师的理念进行改革。教师应该抛弃以往的只重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观念。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本身的身心发展,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创造灵活的、有趣的、丰富的教学模式。

2.新的理念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通过对练习题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用心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魅力。当然对于考试成绩也不能忽视,毕竟我国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新课标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成绩与学生的身心发展两不误。

首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审美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好的捷径就是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只有对语文有了兴趣,才能最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鼓励学生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优秀文章,并且可以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享,通过沟通探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再次就是要增强语文知识基础,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与写作的好习惯。阅读是提升人的身心素质的重要的途径,同时学生在感兴趣的条件下进行阅读一些有意义、有文采的文章,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阅读中增强语文知识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再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或诗词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加、巩固语文知识基础。

最后就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作,不要给学生太多的约束,随感而发,然后再让大家做点评。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感悟能力。

三、结语

语文是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学生在校园中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日后走出校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来自各方各面,所以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重视语文教学的质量,积极地探讨语文教学的改革方案,共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会彦,浅谈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职教天地学术研究,2012(10)

[2]张华信,,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趋势分析[J],家目的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3]陈吉永,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马林林,教师,现居吉林白城。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新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