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小学汉语文创新教学思考

2016-05-14 21:42林国兴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藏区汉族小草

新课程改革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就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新教学理念。藏区因为地理条件、教学设施及语言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必然和汉语教学区的模式有所区别。在藏语环境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则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藏区展开小学汉语文的创新教学。

一、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困境

(一)汉语文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因地制宜

很多在藏区教学的老师都是从汉族地区过去的志愿者或者受汉族教育的影响。他们在教藏区学生的时候,采用的是汉族教学的常用模式。要知道汉族教学模式是根据汉族学生特点以及汉族文化习惯而形成的。藏区的地域差异导致生活习俗及文化信仰等方面都和汉族有很多不同。教师用汉族教学模式教学时,必然不便。学生不理解教师讲授的话语背景,如在云里雾里,有时还会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不起来,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展开,教学效果也就不甚理想。

(二)教师缺乏创新精神,照本宣科

现在小学教学的目标理念还没有根本转变,严重阻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很多老师都没有理会创新的含义,总是按原有方式教授学生。很多老师的教案一用就是几十年,从没有变过。这样老师是省了不少事,但是却耽误了学生的学习,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教师在学习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分数决定一切,看不到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尤其是对藏区孩子教学时更是如此。

二、在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

(一)对汉语文教学有准确的认识

藏区汉语文教学与汉族汉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不一样的。对藏区孩子来说,汉语文是第二语言,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体现其基础性、实用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特点。小学汉语文课是基础性教学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小学汉语文教育突出的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学习和培养,通过学习,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与应用。

(二)创新教学方法

藏区的孩子较于汉族的学生来说,有点害羞、不活跃,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体会的汉语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潜能。

案例:在教藏区小学生学习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小草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小草,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小草。然后引出讲授内容。在讲解诗歌含义之后,让学生对诗中的草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相互讨论之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说明对诗中草的认识。在课下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小草,看看与诗中的小草有何不同。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在大自然中发现小草,研究它的特性。让学生明白小草坚强勇敢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向小草学习。

(三)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现代学生观要求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进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找出问题的根源。如果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进行质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学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因为学生小就觉得学生没有思想、没有权利。教学工作展开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学生思想与人格。尊重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学生的尊重,使教学工作更易进行。

(四)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以致用。语文不是光靠书本就可以学好的,关键是在用。对藏区小学生来说,生活中用到汉语文的机会很少。因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说普通话,用汉字进行平时书写,多关注生活中用到汉字的地方,发现不懂的字要及时查阅资料。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有别于汉族汉语文教学,这是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只有在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让学生在创新型教学模式下获得全面发展。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评判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

林国兴,教师,现居甘肃夏河。

猜你喜欢
藏区汉族小草
小草的烦恼
牛小草的牛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