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21:42孙红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语文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笔者认为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网络资源是社会配合的表现形式,网络资源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但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宽课堂容量,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第一,分层剖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述和板书为主,不可否认口述教学有很多优点,如简单灵活、便于交流等,但是缺点也非常多,如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错过重要的知识点,课堂时间有限,板书教学耗时严重,降低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多媒体收集相关资料,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用多媒体对问题进行分层探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节约板书时间,为学生课堂思考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信息的整合,学生共同交流和分享探究成果。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语文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发挥想象,但是由于语言描述的不到位,学生无法想象文章中的情景,所以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一幅情景: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一脸茫然,课堂气氛低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景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学习《江南的冬景》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收集一些江南冬景的图片和资料,然后制作成PPT。教师可以利用雪景图片,与学生一起欣赏和交流,并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展开联想。交流完毕后,引导学生与文章进行对话,分析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作技巧、以及表达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学生鉴赏水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整合,从而提高写雪景的写作技巧,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一定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互联网为我们的小组学习提高了强有力的支持。合作探究能力培养中,学生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例如:同学一起写作业,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解决问题。利用网络进行合作学习的效果亦是如此,网络模式下,合作探究学习有如下几种模式:第一,QQ群模式。现在基本上每个教师都为自己的班级建立QQ群,笔者认为QQ群的作用不应当限于聊天联络感情,更应当发挥其平台作用,实现教师远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借助互联网查阅资料,然后利用课后时间在QQ群中讨论,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最后以报告的形式提交讨论结果。第二,论坛探究模式。这种讨论模式的特点是参与的人多、范围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共同学习者,大家在论坛上一起谈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时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发生分歧,但是争论更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所以网络技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讨论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后,教师应从台前走向幕后,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指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学生独立探究的方式实现。自主讨论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学会质疑,有时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后,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当然不能简单地向教师和学生请教,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才是最终目的。这时网络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学生既能够自主质疑,又能在网络中寻找到合适的资料,通过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孙红梅,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谈独立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谈独立思考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