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5-14 02:40胡鸿易灿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胡鸿 易灿南

摘 要 为培养具备火灾、爆炸隐患辨识、评估和控制知识,并能进行建筑消防设计、分析和评估的学生,基于安全工程师职业能力要求,以湖南工学院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教学为例,从课堂理论教学、作业布置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其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职业能力;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105-03

Abstract To foster students able to identify, assess and control fire and explosion hazards, as well as to design, analyze and estimate fire system, combining with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safety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reform for control of fire and explosion calamity of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 studied from classroom study, homework and curriculum design.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ontrol of fire and explosion calamit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是安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该门课程,课程名字不尽相同[1-6],如防火防爆技术、防火与防爆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工程学、建筑消防技术、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消防工程学。课程名字的不同反映了各高校该课程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如:“系统讨论火灾爆炸的规律特点、火灾爆炸的预防控制技术”[1]“培养学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能力、事故预防能力及故障解决能力”[1]“研究火灾的发生、发展和熄灭,建筑火灾被动防护、建筑火灾主动防护和防爆基础”[1]。

近年来,火灾、爆炸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消防工程人才的需求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能够培养消防工程专业人才的机构才10多所[4],很多企业或单位都缺少专业的消防工作人员。在此情况下,培养安全工程师的消防工作能力对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为了培养学生消防工作能力,开设了消防工程学课程[5]。

在综合考虑工业生产需要、提升安全工程学生消防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将消防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安全工程师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将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定位为“系统掌握火灾、爆炸隐患的辨识、评估和控制的知识,并能基于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对建筑消防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并能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为达到此培养目标,将授课内容调整为两大部分[6]:火灾与爆炸基础理论知识、建筑消防工程学。同时开设实验课、实训课和课程设计。

关于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教学,各高校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做了相关改革研究。赵道亮[1]认为,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应从理论教学内容与手段、实验教学内容、课外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及教学团队建设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聂士斌[7]认为,要上好消防工程学这一门课程,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认识实习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黄新杰[5]提出,可充分利用校内外有关教学资源,提高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质量。

国内开设消防工程专业的高校的学者就消防工程课程改革提出一些见解[8-9]。本文在考虑消防工程专业消防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内容,探讨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由于湖南工学院将实验课时单列,并且专门开设了8个课时的综合消防实训,因此在此仅讨论理论课教学、作业布置以及课程设计环节。

2 课堂理论教学

教师理论教学 课堂理论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重要途径。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工程性,而建筑消防工程学模块涉及的消防法律法规良多,很多都是条例,学生难以系统掌握,不清楚其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案例或情境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适当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施鹏飞[2]认为,可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导入与呈现”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知识。下面从课堂导入和课堂问题设计两方面来探讨课堂理论教学。

1)课堂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去探索新知。如在每一章的导入可设定如表1所示情境。当然,导入之后,每章具体教学中亦可采用诸如类似的创设情境、案例导入或提问式引导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2)课堂问题设计。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的特点是适用的消防法律法规、分类众多,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可设计一些问题(表2)。

学生课后实践、课堂汇报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建筑消防工程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和工程性质,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可要求学生对周边建筑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分组、分工合作的方式,结合所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如表3所示。

3 作业布置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第一部分知识点涉及大量计算,可通过作业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还可以结合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工程学等相关知识,对具体实例进行综合分析;第二部分知识工程性质很强,可以要求学生对身边熟悉的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分析。因此,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学生作业题目。

1)结合实际,谈谈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2)综合火灾的条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制定一个电石库的防火安全检查表。

3)某天然气的组成为甲烷80%、乙烷15%、丙烷4%、丁烷1%,试求该天然气的爆炸极限。

4)写出乙烷(C2H6)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求其完全反应浓度、爆炸浓度下限和上限,并计算其爆炸的(最高)温度和(最大)压力。

5)某新置汽油储罐,V=300 m3,使用前需充入多少N2(N2中不含氧,含氧2%)才能保证安全?液体火灾分为哪几类?分别有什么特点?

6)试制定某场所消防应急预案。

7)试划分某建筑某楼层防火分区。

8)试制定某建筑某楼层安全疏散路线。

9)试对某建筑安全疏散系统进行评估。

10)试对某建筑某楼层配置灭火器。

11)试分析某场所消火栓布置的合理性(不进行水力计算,水力计算部分建议放至课程设计部分)。

12)试分析某楼层喷头布置的合理性(不进行水力计算,水力计算部分建议放至课程设计部分)。

13)试为某建筑某楼层布置探测器。

4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次综合历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对某建筑进行消防设计或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及改进。采用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每组题目不一样的方式,学生选定课题之后,分组到实地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关数据,课题对象可为超市、高铁站、电影院、食堂、教学楼、网吧、KTV、农贸市场、地下车库、建材市场、宿舍楼、图书馆等场所,设计题目如表4所示。在设计过程中,组员分工合作、相互探讨;设计完成后,到指导教师处进行质疑,提出问题并对设计进行进一步完善。

5 结束语

1)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及工程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该课程教学重基础、重实际应用;同时,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他们不仅应具备火灾与爆炸风险辨识、分析、评估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消防系统设计、分析及评估的能力。

2)课堂理论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该课程内容体系庞杂,设计标准、规范颇多,授课过程应注意课程的系统性以及趣味性,并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可采用学完某一个知识点后,要求学生对某建筑某消防设施进行分析及评估,并做汇报。

3)作业亦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设计相关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完成。

4)课程设计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次综合历练,鼓励学生选取身边的对象进行设计或评估。

参考文献

[1]赵道亮.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1):82-86.

[2]施鹏飞,姜琴.基于生活教育论的《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75):7-8.

[3]张曦,聂士斌.消防工程学实验教学研究小议[J].科技视界,2015(25):317-318.

[4]季经纬,李增华,程远平,等.消防工程专业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7):65-69.

[5]黄新杰,周丽.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利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110-111.

[6]易灿南,胡鸿,廖可兵,等.基于探究式教学理论的“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2014(4):76-78.

[7]聂士斌.浅议如何上好消防工程学[J].科技信息,2011(4):384.

[8]陈鹏.研究型大学消防工程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研究[J].高教论坛,2008(2):90-92.

[9]姜学鹏,徐志胜,李耀庄,等.我国消防工程专业学历教育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4):36-41.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