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

2016-05-14 01:07马思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6期

马思钰

摘 要:埃兹·庞德在20世纪的英美文坛中举足轻重,他倡导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大开英美现代诗歌的先河。他通过大量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将中国传统诗歌引入西方现代派文化当中,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意象主义的思想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意象”契合,两者既有学习与借鉴,也存在着某些曲解。

关键词:意象派;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异质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265-01

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针对占据英国诗坛极具感伤意味的浪漫主义诗歌,发起了“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庞德及意象派诗人奉行“诗歌创作三原则”,一致要求诗歌的意象应该是硬朗、清晰,着重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表达瞬间的真实感受,强调描述的意象要能表现瞬息间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以获得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自由之感。

一、庞德与意象主义诗论

意象的基本结构是主与客、情与景的内在统一,结合形式侧重客观性,类似中国古代诗论的“兴象”。而对事物瞬间、直接、完整的审美直觉则是其生成机制,并由此产生了诗歌意象多义、简约和永不重复的独创性。意象主义诗派十分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以及情感性,对诗歌的要求是诗歌必须凝缩、简练、含蓄,不必过多追求形式与韵律。从希伯来圣诗到希腊诗歌再到中国的古典诗歌,意象派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基于此,意象派从众多的诗歌流派中总结出来他们认为正统的创作原则。意象主义的出现使西方诗歌体现出一种全新的诗歌理念和美学趣味。

二、中西方意象观念的契合

20世纪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发,战争的残酷彻底摧毁了文人对西方文明的信心,陷入发展的困惑。庞德作为极有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求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帮助人们走出文化的困境,时代大背景给予了庞德特定的审美期待。庞德发现中国诗人重视对个人理想抱负的表达和人生主题的宏大表现,诗歌大都反映远大的经时济世抱负,这对于摆脱维多利亚式的无病呻吟、含混不清的诗风,改变时代文学风气,进而推动英美诗歌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①在此背景之下,《华夏集》所选择的十八首汉诗都是以离苦愁思为主调。

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庞德认为“一个意象在瞬息间呈现出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②这一定义又包含着结构内层与外层两方面的含义,内层为“意”,诗是主要进行思想情感表现的手段,特别是感情,他提出“文学必须要求“任何一种或每一种思想主张都达到清晰与生动,维持思想内容本身的健康”,外层则是对于“象”的要求,“象,即形象在视觉想象上的投射”③,提倡对物象进行精准的描写。

“意象”一词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固有概念。最早出现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千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宋诗歌成熟时期的作品来看,诗人都会借景抒情或说理,将看似毫不相干的“意”与“象”粘合一体,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象叠加是意象派进行诗歌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指在一个意象上重叠着另一个意象,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混合体,诗歌在多个意象的相遇点上从而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例如贺铸的诗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节雨”。风中摇摆的树木,飘忽不定飞絮与“闲愁”这种情绪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更添加了“闲愁”飘忽弥漫之感,好似此种情绪在空气中蔓延开来,产生一种不可估量的张力。

意象主义者们在古老的中国诗歌中找到了同其诗歌理论颇为符合的完美形式和“创作支点”,他们学习和借鉴中国古诗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技巧,为英美诗歌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域。庞德对中国诗歌意象的理解与吸收,在其创造力的体现上尤为明显,著名的《在巴黎的地铁站》被认为是意象派诗歌的开山之作,“人群中若隐若现的脸,湿湿的黑色枝条上的花瓣”。诗人将所见与联想结合于一体,两句诗看似毫无关联,事实上“地铁站”象征着现实世界的杂乱与嘈杂,后一句则是想象中的美,杂乱的世界与纯美的幻想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产生的感受也更加强烈。

由于民族语言结构形式与民族历史背景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对于异质文化的理解往往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偏差。中国唐宋时期古体诗已达到全面成熟,诗歌的韵律体系也已基本建构,格律规整与押韵整齐也成为诗歌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庞德在翻译中国古体诗时,并没有遵循原来的严格韵律,而是经过自己的消化与理解后,将诗歌的意蕴传递给西方读者,格律严整的古诗在庞德眼中变成了符合象征派思想的自由体诗,这一曲解也与中国的语言特点和古汉语的特殊句法有着密切关系。李白、王维的作品被庞德翻译的最多,东方女子的温柔含蓄之美与田园生活安然之乐,也通过庞德意象的投射反映到了西方读者的脑海中。中国诗也通过庞德的引介,成为符合西方审美的艺术品,广为西方读者所欢迎。

文学形式虽然在各种文化中的表现不尽相同,在文学理论上却有相通之处。庞德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发现了不受时间与空间等外界因素影响的早期文学理论,不仅深化了意象派的理论,也将中国的传统古典诗词转化了一种形式传递到了西方,使之流传西方。在语言沟通更为便利的今天,文化交流为文化的发展搭建了更广阔平台。

注释: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

②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8.

③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