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浦区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2016-05-14 02:34程玮奚海滨
上海人大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有理司法机关信访工作

程玮 奚海滨

人大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司法机关判决、裁定和决定的申诉和意见,对司法人员违法、渎职行为的检举和控告。

我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不服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要求执行生效判决、裁定,要求立案,裁判过程超过法定期限而久拖不决,执行无力等方面的案件。二是不服检察机关的批捕、起诉、抗诉、免予起诉、不起诉等处理决定。三是不服公安机关拘留、罚款、劳教等行政处罚决定。四是举报、控告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法人员收受贿赂、接受吃请、徇私枉法、侵犯人权等问题。

我区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特点:目前,一部分上访群众“信访不信法”、“找官不找法”,具体表现在:一是案件时间跨度长,上访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处理难度较大。这类信访,很多上访人经过较长的司法程序后只认自己“有理”, 虽经多次做耐心细致的答复解释工作,但他们始终听不进去,仍对经过一审、二审甚至终审判决始终不服,错误地认为法律不如领导说了算,要使自己的案件及时得到处理,只有通过上级对下级进行干预,才能实现自身愿望。二是闹访等涉法涉诉上访时有发生。来访人员中有的人往往情绪激动,言辞激烈,时有过激行为的表现。因此,时常抱团上访,甚至谩骂威胁信访接待人员。个别老上访人经常到区人大机关接待处大吵大闹,要求接待人员留下字据,盯人拍照等,进行无理闹访。三是弱势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涉法涉诉上访人员中老人、病人占有一定比例。这类特殊群体当中,主要反映房屋动迁补偿、早年医疗事故没有得到合理赔偿;反映自己或亲人的案件得不到公正处理等问题。这些弱势群体,或身患疾病,性格偏激;或年纪偏大,观点固执。他们闲暇时间较多,不管有理无理,反复上访、缠访或闹访。

产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因各种各样人为的掣肘,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等原因造成的不能结案、判决、执行等问题占一定比重,群众合法权益确实受到损害。二是上访当事人多数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水平有限,不懂法律程序。有的自认为有理,四处告状,甚至采取过激的行动;有的不知用法律或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把一切希望全部寄托在人大上访上。三是“人治”观念顽固存在于一些上访户的头脑中。在现行的体制下,尽管人大已不再受理司法机关的信访件,但人大信访接待绝大多数都是涉法涉诉上访人员,他们“信人大”往往处于“信法治”之上,因而不少涉法涉诉的上访人员总是打着“人大立法”和“人大监督”的牌子,不听劝阻和解答。四是在法院审判工作中,也有极个别案件,存在一定的瑕疵。当事人反映因诉讼事实有误,适用法律不当而造成错判、误判,要求法院公正判决的诉求,也有发生。尽管人大信访不可能对此核对,但至少说明,法院审判案件或释法说理等方面多少可能存在有待提高的情况。

做好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几点对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人大如何解决各类涉法涉诉上访问题,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把解决涉法涉诉上访问题与人大开展监督、任免和代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涉法涉诉上访记录进行归纳分析,从中发现问题,重点督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上的独特优势,力求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解决在管辖地,化解在基层。二是切实完善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文件精神,人大信访要加强对涉法涉诉上访人员耐心疏导,要与司法信访针对上访人员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沟通。三是司法信访要加强与内部业务科室的沟通,了解上访人的始末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解释化解工作,做到心中有底,积极回应,主动应对。四是加强普法宣传,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依法解决涉法涉诉问题。对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上访群众,要适时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让当事群众明白,必须严格按照涉法涉诉程序上访,努力把上访群众引导到依法解决自身涉法涉诉问题及走正常的信访渠道上去。

猜你喜欢
有理司法机关信访工作
《有理数》巩固练习
工商银行湖南邵阳分行构建分工清晰责任明确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平语”近人”
圆周上的有理点
中国审计署:2015年逾二千人遭撤职停职处理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司法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对策
加强组织系统信访工作
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