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经营体系的新创举
——农业共营制

2016-05-15 02:27李国祥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种田经理人经营

李国祥

(凌源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辽宁朝阳 122500)

浅析农业经营体系的新创举
——农业共营制

李国祥

(凌源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辽宁朝阳 12250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和以玉米为主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经营格局正在逐年发生变化,土地分散碎化条块分割、老弱妇女种田,农业副业化、科技推广难、农业机械使用难等问题逐年显现,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已经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一大考验,文章通过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讨在保障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共营制来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问题,对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 土地 经营

1 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的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人员的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土地分散碎化。以凌源市为例,有效耕地4.73万hm2,农业人口50万人,人均耕地0.08 hm2,土地全部按照地力进行等级划分,即每口人一等地多少、二等地多少、三等地多少等,每个家庭的土地条块分散耕种,土地碎化严重。(2)外出农民工比例高。目前,年轻的主要劳动力大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不愿在农村种地,其他主要劳动力因为大田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传统农业生产收入低,进城务工相对收入高,赚钱快,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老弱妇幼在家种田已经成为常态。(3)种田已经成为副业。目前,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低,农资价格高,农业天花板效应逐渐显现,传统大田种植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副业,直接影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4)科技推广难。由于农业副业化的影响,种地已经不被农民所重视,收入越低越不肯投入,导致许多科技成果转化不了,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推广服务难。(5)大型农业机械使用难。近年来农机事业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但由于土地条块分割严重,影响了大型机械的使用。探索农业共营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

2 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

“农业共营制”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已被部分省市大力推广实施。“农业共营制”实行三权分置,即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问题,核心是“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经理人十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

2.1 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

创新经营机制,突破现有农业经营机制束缚,放开和盘活土地经营权,实现经营主体共建共管、经营收入“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坚持土地股份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各要素最优组合和规模效益。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按照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形成土地集中管理,规模生产,破除土地分散碎化。农户可直接参与理事会及监事会选举、农业生产计划安排、成本预算以及利益分配方案等决策过程,成为经营管理的实际决策者和控制者,并承担生产成本出资;理事会代表全体社员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用土地经营权与农业职业经理人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生产经营合同、利益分配合同,对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奖赔规定等进行约定;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怎样种田”,提出生产计划、预算方案、产量指标等,交由理事会组织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方案执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益分配方式,由农业职业经理人与社员共同协商决定,主要有3种方式:(1)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如隆兴镇杨柳土地股份合作,采取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其中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7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2)保底二次分红方式。如桤泉镇千丰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每年500元/667 m2保底,二次分红采取2∶3∶5比例分配,其中20%作为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3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5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3)佣金+超奖短赔方式。如江源镇邓辕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农业职业经理人每年50元/667 m2基本工资,水稻目标产量550 kg/667 m2,小麦目标产量325 kg/667 m2,实行超奖短赔。同时,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物流等企业开展合股经营,把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鼓励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各类农机代耕企业(合作社)合作,开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

2.2 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解决“谁来种田”

在现有农业经营格局下,单个农户与社会化服务主体对接成本较高,亟待培育既能代表双方利益,又能协调双方行为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县乡农业部门要优化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专业技能人员培训、科技人员技术培训等资源,重点用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在掌握农业生产管理技能的种田能手、农村致富带头人、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有意投身农业事业的城镇居民、复员转业军及熟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其他人员中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取得资格证书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可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的公开招聘,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监督下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依法依规获得佣金或红利。对符合农业职业经理评定标准的人员,统一颁发《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同时,强化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由县级农业部门制定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评定与年度考核细则,实行“一年一认定,一年一考核”的晋级与退出机制。同时农业部门负责农业职业经理人知识更新培训和等级培训,组织优秀农业职业经理人参加各类研修班,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实习,不断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素质。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产生,有效解决了“谁来种田”和“科学种田”问题。根据四川崇州市经验证明,与农户家庭经营相比,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水稻种植平均每667 m2增产10%约55 kg以上,生产资料投入与机耕机收成本下降15%约90元。2014年,农业职业经理人平均每667 m2收益150元以上,平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2.3 建立“一站式”农业综合服务超市,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计划,必然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催生了“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超市配备各类公益性技术人员,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及时发布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测土配方、农资和农产品批发价格与供求等公益性信息。筛选服务好、实力强、价格优的农资企业、金融机构、O2O电商以及农机、育苗、运输、粮食代储等各类合作社(企业)作为入驻主体,实行免费进驻。由入驻主体提供劳务、农机、农资、育苗、植保、运输、电商、金融、粮食代储等“菜单式”、“一条龙”的有偿服务,并实行服务价格公示,由服务对象进行“点菜”,实现服务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对接,做到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程、综合配套、高效便捷。县级农业部门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超市配备并充实技术力量,充分满足服务对象的技术需求。在广泛吸纳社会服务资源进驻的同时,加强对入驻主体的管理,制订统一的公益性技术人员、社会性服务主体服务标准,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质量跟踪回访,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实行入驻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服务价格公道、质量满意。四川崇州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组建综合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整合公益性农业服务资源和社会化农业服务资源,分片区建立农业综合服务超市,搭建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劳务、全程机械化、农资配送、专业育苗、病虫统治、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贮、粮食银行等“一站式全程农业生产服务平台”,所有服务项目、内容、标准、价格全部公开公示、明码标价,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3 小结

经过实践经验证明,农业共营制可以有效破解农业土地碎化、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推广难的瓶颈,激活农业生产要素,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现代物质技术装备、企业家能力等先进生产要素与经营方式的高效对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现代农业经营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种田经理人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