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科学进补

2016-05-17 12:15谭书
科学养生 2016年1期
关键词:张慧药膳食疗

谭书

近期,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烹饪教授张慧被评为“中国药膳研究会膳用药材与食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院师生和朋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张慧教授却处之淡然,他说:说明不了什么,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国家药膳研究会的朋友知道我而已……

张慧教授今年58岁,他早在32岁时就被破格评为“高级实验师”,他不仅是烹饪理论的行家,也是实践操作的高手。他多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烹饪比赛,迭获佳绩。1993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中,他设计的烹饪作品“大吉大利”宴席以及用白萝卜雕刻的果蔬雕作品“祥云飞鹤”,以色香味俱佳的造型,震惊了评委,两项作品同时获得了最高奖项——金奖。以后,他不断获得各种荣誉,多次代表国家到海外交流,曾经在加拿大访问交流一年。他不仅成为“中国药膳大师”、“中国烹饪大师”,还成为国家级烹饪评委。

说起药膳食疗,张慧教授滔滔不绝。据了解,药膳是发源于我国传统中医文化的一种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有两千年以上的文字记载的历史,成书于西汉之前的《山海经》一书中就有关于养生食物的记载。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之下,按照合理的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色、香、味、形俱佳的美食。药膳“寓医于食”,将既是药物又可做食物的食材加工成为美味,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祛病、强身健体。

△正本清源

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药膳食疗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不少人热衷于滋补,却不得要领,药膳学了不少,尝试了不少,却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弄出毛病来。怎样科学合理地利用药膳达到保健的目的呢?

张慧教授认为,“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问题是天大的事儿!药膳养生应继承和秉持“不治已病治未病”和“药食同源”的理念,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养生、自然养生。药膳的主旨不应该是治病,而是养生健身。但目前药膳市场比较混乱,应该“正本清源”。社会上一些人打着中医养生的旗号,路走极端、欺蒙大众,一批批假冒的“养生大师”通过讲座、出书等吸引了不少群众,刮起了一股被误导的“养生食疗风”,甚至宣扬“绿豆治百病”、“茄子理论”等等,这些被误导的说法已经被批判,但还应该得到进一步彻底澄清。药膳食疗是以“治未病”、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而不是可以代替医生和药物治病的措施。

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及药膳食疗配方,这些说法多数是有一定依据的,但也存在着不少谬论以及悖论,误导着大众消费者。许多城市都有人摆地摊卖着《食物相生相克图》,这张图既无正规出版单位也无作者及印制单位,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却卖得很火。它其中有很多谬论,如鸡蛋豆腐犯忌,饭店里的“锅塌豆腐”就是鸡蛋包着豆腐,吃的不是很好嘛,谁吃出问题来了?再比如,说什么菠菜不能和豆制品搭配云云,都是瞎说一气,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这样的东西不能买、也不能相信。在这里要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无依据的传说寻,找药膳方剂最好到正规的书店,购买各家科技出版社正规出版的书籍。在民间得来的药膳食疗方子,最好到各家中医院请教中医师给予指导。

△科学进补

中医学历来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并强调“是药三分毒”。在《饮膳正要》、《伤寒杂病论》、《千金方·食治篇》等典籍中,收藏了大量的食疗方,并以中药“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理论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食疗。药膳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更不是简单的中药和食物相加,需要有科学的组方和合理的搭配。用于药膳的中药除其本身的治疗功能外,还应有不同程度的可食性。因此,入选药膳的中药必须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是无毒性的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如党参、人参、枸杞子、制附片等;然后,原料中药要有较好的气味,比较适口,如甘松、砂仁、草果、桂皮、小茴香等等。

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在常用的近5000种中草药材中,能够药食两用的只有78种,只是中药中极小的一部分。按中药功能分类看,主要是具有补虚、温里、化湿、消食等功效的药材。至于药性猛烈、有毒的中药,绝对不能混入药膳谱。而现在,在餐桌上被用来进补的中药至少有一百多种。餐饮从业人员对中药知之不多,很难掌握药理和剂量,常常信手拈来,随意入菜。这样的“进补药膳”会给食客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有的食用后不仅没有益处,对身体反而可能造成损害。

人到中年的杨女士,患有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经常犯病,痛苦不堪。听人说中药苍耳子炖家鸡有助于治疗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她便到药店抓了150克新鲜苍耳子回家煲鸡汤,服用一天后就感到全身无力,伴随头晕、恶心、腹痛、频繁呕吐及呼吸困难。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经洗胃、导泻、生理盐水高位灌肠、注射高浓度葡萄糖、用维生素C及保肝药,佐以甘草绿豆汤解毒,才使她脱离了危险。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带总苞的果实,里面含有生物碱、苍耳子甙等,每天服用总量超过6克就会中毒,极易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在现实生活中,像杨女士这样因误食药膳而入院抢救者屡见不鲜。

张慧教授指出,烹制药膳应该讲科学,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药膳。首先要因证用膳,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此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其次要因时而异,中医认为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另外,因人用膳也很重要。人的体质和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更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些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最后,还要因地而异,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差异性,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有所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

除此之外,还应该强调并非人人都需要用药膳进补。儿童、青少年、40岁以下的年轻健壮者,一般不需要进补,或仅以食物调补即可。身体虚衰的中老年人,适当药补和食补有一定益处。明代名医张景岳说过:“人过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药膳进补,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切不可轻听轻信、滥食乱补。现在许多酒店推出的“进补药膳”大都并非出自药膳师之手,且没有多少针对性。顾客不论年龄大小,身体状况如何,通通食用同一药膳;既不知道药材性状,也不知道药膳是否对路,令人担忧。

还应该指出的是,民间传说的以形补形,以“鞭”壮阳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很多人认为男性多进食虎鞭、鹿鞭、海狗鞭、牛鞭、驴鞭等动物阳具,可以“以形补形”,达到强肾壮阳的效果。其实,动物的“鞭”中含有的雄性激素很少,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不论是什么食物,进入人的胃部以后,经过胃肠系统的消化,被分解成为蛋白、脂肪、糖及其他营养物质,被人体有选择性地吸收,不太可能达到吃什么就补什么的目的。

据了解,国家《药膳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出台。届时,我国药膳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将有法可依,可以依法管理,一些药膳方面的模糊概念和不确定认识将得到规范和纠正。

猜你喜欢
张慧药膳食疗
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进行时”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耳鸣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Flux Footprint Climatology Estimated by Three Analytical Models over a Subtropical Coniferous Plant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王洪永?陈英俊?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