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2016-05-19 06:11包根胜亳州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包根胜(亳州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五年制与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包根胜
(亳州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的人才培养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研究两种学制下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立足本校研究,两种学制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差异。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三专生;五专生;人才培养;差异研究

Abstract: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five -year's and three -year's talents training model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ls of the two kinds of schoolings under the standard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the basis of our college research, it has differences in the course desig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schoolings.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three-year college students; five-year college student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comparative study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着入园难,入优质园更难的状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发展。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会更大。学前教育师资的主体是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两种学制,即初中起点五年制和高中起点三年制。两种学制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结合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际,对两种不同学制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课程设置的差异

这两种学制的课程均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四部分组成。五年制专科生由初中直接上大专,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实行三二分段培养,即前三年为中职段教育,后两年为大专段教育,设置的课程包括高中(中职)课程和大专课程。专科生直接面向的是就业,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提出“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教育实行二三分段,即前两年为中职教育,后三年为专科教育,课程设置也按照“2+3”的模式,即两年中职课程加上三年大专课程。五年制专科生在进入大专段后,采用三年制专科生的的人才培养方案。前两年中职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二、理论教学的差异

三年制专科生接受过系统的高中阶段教育,高考分数一般在400分以上,处于高考学生的中间水平,而五年制专科生的文化素养较低,他们的中考分数一般在400分左右,在中考学生中处于中下水平之间,同时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中阶段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区别对待。

(一)教学方法差异

三年制专科生与五年制专科生在学习特点、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有差异。相较于五专生,三专生学习自主性强、知识结构较全面、学习策略较丰富、学习个性突出、学习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课堂还给三专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法外,还多运用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社会调查、情景模拟、启发思考等方法。对于五年制专科生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较低,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多讲解,透析学科和通识性基础知识;多引导,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练习,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差异

五年制专科生是初中起点的学生,进校后需要学习中职或高中的课程,开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课程,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等到升入大专段后,与三年制专科生一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坚持学以致用和“淡化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精减应用性不强的知识,将所学内容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即使他们所学的课程一致,但是内容要求和广度及深度也应有所差异,如美术技能课程,五年制专科生在升入专科前已经学过一部分内容,后三年学习的内容要更丰富些。他们所学的知识直接面向就业,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并依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P23)

表1亳州师专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表(前二年中职课程)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按学年及学期分配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考试形式采用教材16周  18周  18周  18周  考查 考试1  2  3  4 1 思想政治教育 2 140  2  2  2  2   1-4 中职公共基础课2  体育  2 212  2  2  2  2   1-4 中职3  语文  4 280  4  4  4  4   1-4 中职4  历史  2 68  2  2       1、2 中职5  地理  2 68      2  2   3、4 中职6  英语  4 280  4  4  4  4   1-4 中职7  数学  4 280  4  4  4  4  1-4 中职8  物理  2 68  2  2       1、2 中职9  化学  2 68      2  2   3、4 中职学科专业课程  5  舞蹈  2 140 2形体训练 2形体训练 2幼儿舞蹈 2幼儿健美操 1-4 1  美术  2 140 2简笔画  2水彩 2手工制作 2剪纸  1-4 2  基本乐理  2 140  2  2  2  2   1-4 3  儿歌弹唱  2 140  2  2  2  2   1-4 4  钢琴  2 72      2  2  1-4周学时数      28  28  30  30科数      11  11  12  12实践 2  教育见习          2周1 入学教育    2周

三、实践教学的差异

对于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而言,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培养的途径主要在于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两个方面。三年制专科生和五年制专科生的实践教学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实践环节的差异

五年制专科生的学制比三年制专科生多两年,相应的实践课时数要多于三年制专科生。对于五年制专科生,前两年开设钢琴、舞蹈、少儿歌曲弹唱、美术等实践技能课程,进入大专段后与三年制专科生一样普及“五位一体全实践”教学模式。在前两年基础段开设美术、基本乐理、儿歌弹唱、舞蹈均为140学时,钢琴72学时,五年制专科生在进入大专段时,已经开设632学时的实践技能课。三年制专科生进校后,开始开设技能课,但是他们的基础是零起点,而五年制专科生进入大专段后,各项技能课的教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而在技能课的实践环节就表现出不同的要求和差异对待。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差异

五年制专科生比三年制专科生学制上多两年,所以有的技能课的学习,其内容要丰富些。以美术技能课为例,五年制专科生涉及简笔画、年画、装饰画、水粉、素描、剪纸、刻纸、手工制作、篆刻等,而三年制专科生受到课时数限制,主要开设简笔画、年画、水粉、素描、剪纸、手工制作。当五年制专科生进入大专段后,他们和三年制专科生都接受“五位一体全实践”教学,一些实训内容几乎是一致的,如蒙氏教学法的教学、感觉统合教育、亲子教育、综合教学实训等,只是在要求和考核上有所差异。

(三)实践教学评价的差异

在实践教学评价中,要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以此来检测实践教学的效果。[2](P85)在评价时,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类型要多样,评价方式要灵活。在具体实施“五位一体全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五年制专科生和三年制专科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五年制专科生的实践技能教学,主要注重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注重其技能的掌握;而三年制专科生不仅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还要求学生懂得技能的运用和创新。

四、教学模式的差异

三年制专科生和五年制专科生在教学模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五年制专科生前两年的教学上。五年制专科生后三年的教学模式与三年制专科生的基本一致。五年制专科生后三年与三年制专科生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我们秉承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写、二作、三讲、四艺、五结合”五位一体的“全实践教学模式”。一写,即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书写;二作,即课件制作和玩教具制作;三讲,即讲故事、讲课、演讲;四艺,即弹、唱、跳、画;五结合,即与课程标准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兴趣相结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与双师资格证的获取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五年制专科生前两年逐渐形成了“三精+技能”的教学模式,即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精讲、精练、精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术、音乐、钢琴等技能练习。对于基础文化知识老师在充分备好课,了解学生的基础,把概念、公式、原理、知识点给学生讲清楚,讲透彻,学生能听明白。学生在老师精讲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多做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于文科类知识,学生要多读,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和阅览室,把学生的闲暇时间放在图书馆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尽量多阅读中外优秀、经典的著作。系科每学期进行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养成多读、多写的好习惯。技能课的学习越早越好,在五年制前两年我们就开设舞蹈、美术、音乐、儿歌弹唱和钢琴等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课余加强技能训练,为他们进入大专段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学制上的不同及起点差异,必定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对症下药,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严碧芳.关于三年制专科学历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3.

[2]米庆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85.

作者简介:包根胜(1975-),男,安徽池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原理。

*基金项目:文章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两个标准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项目编号:2014zdjy147)阶段成果;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课题编号:BSKY201118)阶段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057-02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