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6-05-19 09:44梁幼丹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点

梁幼丹

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头脑思维已经处于一个易于被激发和引导的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时候不尽如人意,由于存在很多阻碍,创造性思维很难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和激发。因此,本文以小学五年级为例,重在分析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难点和改进方式。

一、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瓶颈

小学五年级对数学教学而言是一个较难的阶段,因为从四年级升入五年级,一方面教材的难度增加幅度比较大,另一方面进入高年级之后,马上就要面临升学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一般更加强调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实验活动的基本理论指导。在目前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认识,不了解学生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通常只是依据教材进行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数学教学更深层次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乘法运算时,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单纯通过乘法口诀和定理来教导学生,而没有引导学生学会扩散思考,这容易失去一个很好的发掘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

2.学生思维难以被集中。小学五年级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生理年龄特点,就是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这是因为经过前几个学年的成长,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但是,却还没有真正走入到学习的环境中,真正为学习内容所吸引,因此,很容易为外界事物所影响,思维逃离数学课堂。特别是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真踏实去理解的过程,是需要思考的过程,思维不集中很难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二、数学教学激发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1.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容易被激发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容易分散,同时也非常容易通过正确的引导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这些都取决于他们是否得到合理科学的指导。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育方法,日益完善,将他们潜在的创造性思维都集中并激发出来用到数学学习上。因此,这个时候重要的就是引发他们思考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原因,思考真正的数学理论。

2.引导学生数学兴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定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主兴趣基础上的,一个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问题上来。因此教师在培养创造型思维能力之前,一定要先引导五年级学生培养数学兴趣。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他们感受得到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兴趣,也渐渐明白了自己感兴趣的点所在。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兴趣培养的契机。教师抓住这一契机,抓住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引导他们对数学学习发生兴趣,会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创造,何为创造?就是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善于从既有的定理中发现新的东西来,哪怕有时是错误的,只要这种思维得到很好的引导。就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五年级学生需要从三四年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会总结老师讲过的知识点,总结做过的题型,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或题型之间的联系,并注意它们的区别,包括难度上的不同、做题思考的角度等。这样,面对考试难度的增加和知识点的综合,总结的越多,思考的越多,应对也一定会越自如。

综上所述,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重新思考和建构,在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对于数学学习以及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之后,必须将创造性思维培养目标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具体的方法有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数学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等。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河背街小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