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书写生活

2016-05-19 09:44闻婕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门豹日记美的

闻婕

任何一件作品,无论是书画作品,还是文艺作品,都来源于生活。书画作品和文艺作品之所以能被人们欣赏,且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作者感悟生活,从而对生活进行的加工、塑造。小学作文也应该如此—源自于对生活的感悟,然后记录成文,书写生活。

一、用心感受生活,丰富写作内容

众所周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就能对鲜艳的颜色特别青睐。美的事物总能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予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那么,就得从小培养,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应该引导他们去了解美、认识美。如某个同学帮助了别人,或为班集体做了好事,就及时给予肯定;哪个同学字写得干净漂亮,就在班里进行展评,给学生们灌输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课本上很多课文,都是很好的审美教材,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比,在不断揣摩、理解中感受美的形象。如教学《西门豹》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对西门豹和巫婆两个主要人物的言行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同学们的见解很鲜明,他们对西门豹那种不畏权势、敢于为民除害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巫婆等危害人民的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通过对以上课文的学习、比较、借鉴,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留心生活小事,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文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就配有各种图片,看图学文,还安排了简单的看图说话练习。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资源和信息,指导学生看图时,不但要求学生看清图上的内容,还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说上一、两句话。如教学《两只鸟蛋》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引导他们说说:如果你是图上的小男孩,你会把鸟蛋送回鸟儿的家吗?当你送回去时,鸟妈妈会怎么说?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通过说话的练习,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我仿佛听见了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既理解了文本,又练习了说话,一举两得。

三、多种形式练笔,书写美好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随之逐渐提高了,此时,可以有意识指导他们写一些写意作文。

先从编童话、故事入手,由于低年级时不断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在编写童话、故事时,学生们都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超出成人意料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真善美:他们为需要帮助的人慷慨解囊;为受伤的小猫小狗包扎伤口;为地球妈妈哭诉,呼吁人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其次是写日记,每周写三篇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只要是写生活中的事情就行,但必须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每周批改一次,可谓惊喜不断。学生们的日记内容包罗万象,大到时事新闻,小到家庭琐事,有写景状物的,有写人记事的,每一篇都那么真实,每一篇都文采斐然。事实证明:日记的形式活泼,易于掌握,引导、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又能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正是“言为心声,用我手写我心”,看他们的日记就是一种享受,他们都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日记中尽情地表达出来,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如何观察上学路上沿途商贩的吆喝声;如何聆听路旁秋虫的呢喃;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从日记中也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纯真与善良。

第三,经常写读(观)后感,每看完一部动画片,每学完一组感人的课文,及时引导学生们谈感受,并把感受写下来。如学完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课后练习要求续编《穷人》,学生都能在习作中,写出自己对具有美好品质的桑娜和渔夫的同情和赞扬,并且给《穷人》编了个美好的结局:好人一生平安,或好人有好报。虽然是淳朴的语言,却展示了他们内心美好的愿望。

感情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是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激情;是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

(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西门豹日记美的
四上《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机智的西门豹
打破平衡
西门豹治邺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