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英语听力移动学习

2016-05-24 14:44庄益玲谢冰心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智能手机听力

庄益玲,谢冰心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 莆田 351254)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英语听力移动学习

庄益玲,谢冰心

(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 莆田 351254)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的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的趋势。移动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基于智能手机的特性及其实证研究证明,高职英语听力移动学习是可行的、有效的,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有利的。但是此教学手段也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广大高职英语教师不断地探讨和改善。

智能手机;高职英语;听力学习;学习优势;制约因素

一、移动学习的时代已经来临

现在的移动产品(如iPad、iPlione6、Android)逐渐普及,移动技术迅速提高,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阅读,收听歌曲和观看视频,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图片和语音视频的传送等等。据2015年2月3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而大学生人群的比例就占了41.13%,大学校园中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困惑的现象。我们课题组实验前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70.12%的学生对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不满意。认为教师传授的主要还是理论知识,仍然以讲授语法、翻译课文为主,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74.4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主要还是粉笔加黑板,50.43%的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在玩手机,只有20.32%的学生会下载英语学习类的软件,其中76.73%的英语软件也仅限于电子词典,缺乏听说的相关文本和视频。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手机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值得高职英语教师思考和探索。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挑战,从而要求英语教学模式也应该往更加个性化和自主化方向发展,合理继承传统模式中优秀的部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本研究调查显示,87.21%的学生表示愿意配合教师把手机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高职院校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项目也为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所需的各种硬软件环境和资金,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移动学习的基础理论

移动学习是在远程学习、数字化学习之后兴起的另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PDA等)进行学习、工作和上网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陈维维,2010:24)。最早将移动通讯技术应用到校园环境的是美国。1993年,卡内基梅隆信息网络学院的研究员启动了一个名叫Wireless Andrew的研究计划,就是要通过无线网络构建一个校园范围内的学生社区。此后,各国纷纷开展此类研究,教育机构、电信运营商也相互合作,促进相关工作的不断发展(任海峰,2010:34)。

移动学习的特点高度符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过程。移动学习具有灵活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多媒体化的特点,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必须具有主动性和主体性,学习是在交流和协作中获得的;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在真实自然的社会情境中主动地自然地接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与建构主义强调的情境原则是一致的。

另外,移动学习也符合非正式学习的理论。移动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来源多元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过程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和协作。一般认为,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式学习(正规学校教育或培训形式)而言的,是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

三、对智能手机应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福建某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建筑管理专业(1)班和(2)班为被试。其中(1)班为实验班(EC),采用智能手机辅助高职英语听力教学,(2)班为控制班(CC),采用常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历时一年。

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实验研究法,量、质化分析法,整理归纳智能手机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方法,调查目前高职英语的教学情况以及手机在高职学生中的应用情况,在实验和检测中获得客观数据,求证智能手机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首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目前高职英语的教学情况以及手机在高职学生中的应用情况,并组织实验班和控制班听力前测;然后进行实验教学,实验班采取智能手机辅助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控制班采用常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最后实验结束,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看法和实验效果,并对实验班控制班进行听力后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四、智能手机应用于高职听力教学的实践应用

(一)智能手机英语听力移动学习的特点

1.实时性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着重讲解以语言点为主的知识性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的操练,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不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上课觉得枯燥无味,玩手机的现象严重,教师的积极性也大大受挫。

网络上有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英语听力学习材料,有国内外发生的新闻、英语考级资料、英文原声电影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娱乐等领域。英语的学习软件也是各种各样的,适合不同的人群需要,比如:每日英语播报、China Daily、VOA、BBC、听新闻学英语等等。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手机上网搜索、查询和更新有关英语听力方面的材料和信息。也可以将英语听力音频、视频资料下载到手机里,随时收听或收看。利用智能手机的实时性进行英语听力教学,可以创造虚拟的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养成勤听、勤读英语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英语的听说水平。

这种实时性学习不同于固定式的传统教学,有利于知识的以时俱进,必将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灵活性

智能手机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特点,学习者可以在行走、骑车、乘车或等待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听读英语,因此,整个学习情境都是可移动的、灵活的。

高职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学习需求强、学习零碎时间多,但时间利用率低,大多浪费在玩耍、聊天、玩游戏上。教师分配任务利用手机听读英语能把这些零碎时间集合在一起,随时随地听英语,符合高职学生的兴趣和心境。

3.个性化、多媒体化

因手机价格的下降和技术普及等原因已经使手机成为大学生随身必备品,其相关的配置也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这为英语听力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在调查的学生中手机普及率达到了100%,98.24%的学生手机是宽屏、高分辨率的彩屏手机,也具有了上网、电子书、电子邮件、电子词典、录音、蓝牙、浏览图片、音频、视频、摄像头等多种功能,可以运行交互性较强的多媒体学习软件。

所以,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克服听力中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4.交互性

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了提问、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伙伴与学习内容之间就可以进行更多的语言交互活动。

(二)智能手机英语听力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听力是学习者获得对语言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缺乏语言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听力策略,听力就会成为最难掌握的语言技巧,导致听力能力低下,影响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听力策略教学是听力教学中的关键(陈玉梅,2010:54)。

1.利用手机进行在线和离线的英语听力学习和测试

学生的手机基本上都有上网功能,都可以在网站上通过QQ、微信、微博等在线通讯工具对所学习内容进行在线实时交流与讨论,学习轨迹记录与反思,收听英语节目,播放英语歌曲和电影,利用手机的高品质录音功能,进行英语听说练习等。

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的存储功能,下载英语听力学习材料和应用程序,进行资费较低的离线学习,灵活掌控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

在教学中,笔者挑选出适合学生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听力材料共享到群文件中,包括B级考试题、课文录音、新闻、英文歌曲、英文电影等,让学生下载教师指定的听力材料,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听懂,而后以各种方式检查学生听的效果。比如让学生口头复述所听到的听力材料并利用手机制成录音,发到群上去。由于录音是公开的,教师和同学都能够监督和检查,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大都能端正态度,努力完成,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练习听说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或者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学习一部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下载到手机里面反复观看,选取一段剧情进行模仿,以表演形式进行测试。

2.基于手机电子词典的英语听力学习

手机里电子词典能够很详细地对英语词汇、语句、文章等进行讲解,而且配有纯正的英语发音,学习者不仅能够查询不懂的词汇,而且还能练习听力,为听力积累词汇。

笔者要求每个学生的手机里必须安装电子词典软件,以用于听力练习。

3.我得word

在本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自行开发了《我得Word》移动应用学习系统。本系统的移动客户端主要功能包括:单词学习、英文歌曲赏析、单词小测、个人中心、互动社区、英语资讯、每日一句、学习心得、单词查询。学习者注册个人账号,登录个人中心,对资讯进行评论、收藏、分享;进入互动社区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在管理后台中可以对此进行统计,并根据提供的邮箱进行回复;点击英语资讯,享受借助RSS资源汇聚功能的英语学习的资讯服务;学习每日一句中通过网络资源提供的英语谚语、名言,含读音、中文翻译及编者对语句的解读、配图;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得、经验,通过表单提交,在后台经管理员的审核,发布到这一个模块供大家学习;进入查询模块可以进行嵌入金山词霸的单词查询功能。

此软件的各功能都附带着对学习者浏览记录的查询、资讯收藏、接收信息推送、软件更新等辅助功能。

(三)教学案例

表1 课程设计依据

表2 课程单元设计

(四)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笔者在近一年里,对103名研究对象提供了20多个听力资料并进行指导,最后检测智能手机应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学生成绩(见表3)。实验前,笔者对实验对象进行了前测,选用的是2012年12月份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听力部分,试题总分换算为100分制,实验班平均成绩为46.545分,标准差14.322。经过一年的智能手机的英语听力学习和策略培训后,笔者对实验对象进行了后测,选用的是2013年12月份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听力部分,试题总分换算为100分制,实验班平均成绩为52.323分,标准差13.865。从前测和后测的学生平均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好生差生的距离缩小了。而控制班前测平均成绩是45.116、标准差是14.745,后测平均成绩是47.095、标准差是15.342,平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好生差生之间的差距没有改善。

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后测成绩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两个班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即智能手机应用于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对实验班的成绩有影响,实验班的成绩比控制班的成绩提高了,说明智能手机教学确实显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手机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是有效的、可行的。所以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坚持下来,那么自身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表3 前后测成绩对比

表4 后测成绩ANOVA分析

五、智能手机英语听力移动学习的优势和作用

(一)拓宽了学习渠道,扩展了学习空间

调查问卷中,76.56%的高职学生英语资源来源变广了,改变了原来的应试英语的学习方法,一味地记单词、短语、语法用法和做阅读题。采用手机移动学习模式后,60.64%学生认为可以听英文电影,看英语新闻,听读英语教材等等,可以自由选择英语文本、音频和视频,拓宽了英语学习渠道,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提高了听读能力,提升了英文素养

手机英语移动学习模式建构适合高职学生学英语的移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养成勤学勤听英语的习惯。67.54%的学生认为手机移动学习可以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有效地提高英语的听力水平。54.32%的学生认为在提高英语听力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丰富了英语知识,提升了英语文化素养。

(三)增强了学习的自主化,提高了学习能力

64.32%的学生在手机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英语,提高英语的实际水平,84.56%的学生表示愿意利用手机进行听力移动学习。

六、制约智能手机英语听力移动学习的因素

(一)手机电池的限制

智能手机具有蓝牙、音频、视频等各项功能,但在浏览网页时,其耗电量会大大增加,所以44.56%的学生认为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不强,这是利用手机学习英语听力的一个障碍。

(二)学生对手机学习平台的认识不足

67.45%学生认为手机学习平台就是提供电子化的课本、电子考试题库等,不能够产生相应的兴趣。

(三)设备费用因素

21.13%的学生认为手机英语听力需要支付上网、下载费用,增加经济负担,影响手机学习的效果。

(四)自身因素

手机学习需要学生较强的自制力和自我意识,34.31%的学生无法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教师也无法对其学习进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结语

移动学习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与时俱进。智能手机英语听力移动学习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非正式学习理论,是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它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是可行的、有效的,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和英文素养,增强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听力移动学习是一个新颖的学习方式,相信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英语学习听力软件资源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利用手机学习英语听力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在未来的英语教育实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R].互联网天地,2015(6):73-78.

[2]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9):24.

[3]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13.

[4]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1):34.

[5]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现状、理论与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1.

[6]张栋科.移动微型学习应用于英语词汇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12-13.

[7]陈玉梅,马永峰.高职高专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效果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54.

[8]吴明超,李子运.微投技术支持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15.

[9]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4-257.

[10]唐燕妮.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型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5.

[11]胡乃香.移动学习在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与成教,2007(6).

[12]宋少婷,王朋娇.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汇总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80-82.

[13]王清杰.智能手机与大学英语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7):81-82.

[14]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55-58.

[15]鲍俊杰.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11-12.

(责任编辑:彭志雄)

Mobile-Learning Based on Intelligent Cell-Phone fo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Zhuang Yiling,Xie Bingxin
(Meizhouwan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College,Putian,Fujian,351254,China)

Mobile learning app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cell-phone.It agrees with the constructivist theory and the informal learning theory,and has developed rapidly at home and abroad.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lligent cell-phone and the teaching experiments,the mobile-lear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which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listening skills.In the meantime,there are also some restricting factors which require th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o discuss and improve.

intelligent cell-phone;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listening study;learning advantages;restricting factors

H31

A

1001—7070(2016)01-0118-05

(责任编辑:彭志雄)

2015-11-28

2014年福建省社科类课题“手机辅助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编号:JA13726S);2014年学院级社科类课题“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研究”(编号:YJ2014-13)

庄益玲(1981-),女,福建莆田人,教育学硕士,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谢冰心(1976-),女,文学硕士,福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智能手机听力
智能手机是座矿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