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调查及分析

2016-05-24 14:44唐丽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校本

唐丽华

(桂林市崇善小学,广西 桂林 541002)

校本研修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调查及分析

唐丽华

(桂林市崇善小学,广西 桂林 5410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成为学校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对桂林某城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认为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校本研修奠定基础,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师风;调查研究;校本研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素养为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促使教师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做一名品格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为全面了解我区教师师德师风现状,为各校扎实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意见,笔者作为师德师风建设调研组成员之一,对辖区部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依据在校学生来源、学校地理位置、办学规模、民族特色等,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为桂林市象山区公办14所小学中的9所,分别是:铁路西小学、宁远小学、崇善小学、逸夫小学、力创小学、平山小学、南溪山小学、平山二小、回民小学。调研兼顾全面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调研对象涉及在职专任教师138人、校级领导56人、在校学生1500人。教师代表类型涵盖各学科教师、在职教师、代课教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等,学生代表包括3-6年级。调查方法为:问卷、座谈和统计,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式,发放并收回1-6年级的家长问卷205份、学生问卷1500份,教师问卷138份。

二、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一)教师调查问卷情况

该项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38份,经检查1份为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37份。

1.教师的师德意识有所提高

在调查的137份问卷中,57%的教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3%的教师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59%的教师认为社会对师德的要求偏高;4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建立和修订本校的教师师德规范;51%的教师认为当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很好;54%的教师认为当前学校教师师德素质有所提高,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责任感强,能主动关心爱护学生;57%以上的教师认为提高师德主要靠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从上述数据中笔者分析认为,当前象山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总体状况较好,大部分教师热爱教师工作,认同师德师风道德规范要求,能按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渴望社会对教师的认同和理解。

图1 当前学校师德师风情况对比示意图

2.学校的师德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调查中4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把师德作为评价指标列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中;80%的教师认为个人道德会给学生带来较大影响,希望在强化个人素质、创建良好氛围、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完善人性化管理、制定有效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因此,在师德师风的教育上,50%以上的教师更倾向于闲聊谈心、榜样引领等轻松、自主的培训模式,普遍不喜欢说教和照本宣科的学习文件。

图2 师德师风教育方式对比示意图

3.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明显

调查中70%以上教师对收入偏低、工作繁多、学生难教、家长难沟通这四项不满意,50%以上的教师对绩效分配、激励措施不满意。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图3 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示意图

以上数据说明教师职业责任重大,同时承担着育人、教学、安全管理等多方面任务,与此同时还要面对社会高度关注、家长的挑剔、儿童的个体差异等客观问题,教师的心理压力难舒缓,职业倦怠明显,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所以笔者认为,师德师风建设要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入手,培养教师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时的技能和应对方式,帮助教师排解教学和生活压力,建立更多的激励措施,精简教育管理程序环节,让教师不分心、不闹心,专心乐教。

(二)家长问卷调查情况

该项调查发放并收回1-6年级的家长问卷205份。

1.家长对学校领导、教师的服务态度感觉很满意的占83%。

图4 家长对学校领导、教师服务满意度示意图

2.家长对学校品德教育满意的占76%。

图5 家长对学校品德教育满意度示意图

3.家长对孩子所在班级的评优评先活动满意的占76%。

图6 家长对学校班级评优评先活动满意度示意图

4.家长认为孩子现在在校的学业负担适当的占91%。

图7 家长对学生学业负担适当度示意图

以上数据显示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服务态度、学生的学业负担、家校沟通、班级评优评先等师德师风的热点问题满意度都不高,说明大部分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只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忽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管理目标设定中,盲目追求教育教学质量,而忽视学生品德教育,导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离家长的期望值很远。

(三)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该项调查围绕《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标准》设计调查问卷,共计13条。对我区九所学校在校学生1500人进行随机调查。

1.教师的育人态度和师德形象亟待加强

在调查的9所学校当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教师职业态度的评价都是合格的。老师们在学生的眼里还是称职的。但是数据却反映出有小部分老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做得不够好,从而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在课堂上,上课的老师有时离开教室,让学生自习的占10%;课堂上,接听过电话,或者打过电话的老师占了6.8%;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以及做其他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情的老师占2%;从事有偿家教,或者介绍学生参加有偿家教的老师占了5.8%。

图8 课堂上教师违规事项调查统计示意图

2.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有待改进

不能按时下课的老师占4.1%;每天布置的作业量不合适的老师占7.7%;平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以成绩排座位的老师占5.3%;不能耐心地教育学生,讽刺挖苦学生的老师占14.5%;体罚学生,罚学生抄课文或者让学生整节课站着的老师占24.9%。以上数据都反映出教师没有因材施教,存在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

图9 教师教学方法调查统计示意图

(四)学校领导座谈情况

与区属各校校级领导围绕以下问题座谈:教师师德师风的违纪行为;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及原因;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形式及存在的困惑;学校希望上级行政部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及意见。

1.学校师德师风方面的违纪行为与职业倦怠

在调查的九所学校当中,学校的管理层普遍反映,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每天仅限于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对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没有过多的要求。各校接到的教师师德问题被投诉的有以下几种:(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主要表现为:罚不完成作业的学生重写;用过激语言讥讽学生;上课罚站等。(2)教师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时疏于管理,造成学生受伤;综合学科出现“放羊”课;上课铃响后教师不能及时到达课堂等。(3)从事有偿家教,主要表现为:自己动员班上学生收费补课;帮校外办学机构发宣传单;自己开设午托或晚托班等。(4)教师收受家长礼物,主要表现为:节假日暗示学生或学生家长给自己送礼。

出现上述师德违纪行为的主要原因有教师自身方面的:教育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状况不好;有学生方面的行为问题;还有家长的授意、赞同态度或无奈予以默认等,导致教师对体罚学生的危害认识不够充分,反而觉得属于正常的管教行为。而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从事有偿家教,也是因为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使教师队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人生价值追求及品格、纪律、作风等素质逐步下降,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增强。

2.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主要形式及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学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主要形式单一、枯燥。大部分学校的师德教育基本上是学习文件和相关法规,对教师师德要求基本停留在文件规定的诸如“师德规范”“师德考核细则”等之上,学习内容没有触及教师灵魂,没有引起教师共鸣。二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碍于人情等诸多因素考虑,没有严格按考核细则处理,只是口头上的谈心谈话,没有实质性的处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将师德考核与绩效、评优评先挂钩,反而引起教师反感。

3.学校希望上级行政部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上级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各类检查、评估、职称评定、教师聘任、评优评先、各类师生活动、学习、会议等等都过多,而且所有检查评估均需准备,迎检材料堆积如山;大小活动一律要求参加;学习会议必须到场;数据统计即要即交。以上做法导致学校一些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教师每天疲于应付,在应付中荒废了专业上的追求和思考,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和价值,反而觉得身心疲惫,力不从心。因此,学校希望上级行政部门切实为学校教师“减负”。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校本研修奠定基础

教师师德师风问题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虽然是极少数教师存在上述问题,却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如何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引导教师从敬业,到悟业,再到乐业,校本研修是主渠道,而师德修养的提升也应放在首位。

(一)领导转变角色,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学校领导是全体教师的榜样,是教师的教师,所以学校全体领导要转变角色,在教师团队建设中,不仅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指导者,更要成为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研究者,成为教师团队的学习表率、科研骨干、教学实践者,主动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励每位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比如学校每年为教师购买或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刊物;学校领导带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与教师面对面交流读书体会;主动承担教研课、公开课任务等等,这些都是对教师无声的鼓励和示范,能激发起教师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激发起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加强团队建设,激发教师对教育和团队的热爱之情

一所学校要具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不仅仅是几个名师。学校教师必须具备相同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团结协作,共同为学校的发展作不懈努力。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是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所以学校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首先要激发教师对学校的热爱,增强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要增强教师对同事的信任感,比如通过开展校本论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甚至是团队拓展训练等,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增强彼此的信任,进而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就会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三)榜样引领,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是同行引领,每个学校都有一些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优秀教师。对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加以利用,如:定期开展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而不是上级部门组织评选,学校就按规定指标评选,上级部门不组织,学校就不评。同时还可以“优秀教师成长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宣讲,用身边的榜样唤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幸福感。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营造教师的正面形象,树立师德典型和模范榜样,多宣传一线教师的优秀事迹和职业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家长、学生给予教师更多的认可和理解。

(四)以人为本,协调好教师利益诉求问题

一是为教师减压。教师工作繁杂,在绝大多数家长都追求优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教师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很多教师说,教师这个职业就像一个“紧箍咒”,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教师很多很多的厚望。每当面临期终考试或者市、区统测时,很多教师心理压力非常大。为此,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专门组织考前教师心理减压培训,教会教师们如何从容面对分数所带来的压力。二是完善《绩效工资考核与分配方案》《教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等,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教职工利益诉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师德建设是校本研修的首要任务,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帮助教师走向职业幸福的源泉。

[1]唐凯麟,刘铁芳.德高为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人生的完整与幸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9-185.

[2]耿帅,王秀丽,闫景秋.教育热点问题之师德观察——教育热点问题的警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9-253.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in School-Based Training and Research

Tang Lihua
(Chongshan Primary School,Guilin,Guangxi 541002,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school-based training and research has become the most basic and common form of teachers’further education,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in a district of Guilin,and think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morality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ers'morality;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primary school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62

A

1001-7070(2016)01-0147-06

(责任编辑:彭志雄)

2015-11-15

唐丽华(1967-),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崇善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和管理。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校本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