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烟2号留叶数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2016-05-26 06:59陈毓贤刁朝强周建云韦晓松宋俊衡艾复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烤烟

陈毓贤,刁朝强,周建云,胡 勇,韦晓松,宋俊衡,艾复清

(1.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3.贵州大学 烟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4.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贵烟2号留叶数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陈毓贤1,刁朝强2,周建云2,胡勇2,韦晓松1,宋俊衡1,艾复清3 ,4*

(1.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3.贵州大学 烟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4.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为探明贵烟2号最佳留叶数,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以留叶数22片最高为184.9 kg/667m2,较其余处理高6.4 kg/667m2~26.7 kg/667m2;均价、产值、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则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均价、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均以留叶数18片最高,分别达19.80元/kg、47.04%、87.15%,较其余处理分别高0.57元/kg~1.96元/kg、1.88~7.78个百分点、1.90~9.77个百分点,产值以留叶数20片最高为3 432.6元/667m2,较其余处理高32.9元/667m2~502.7元/667m2。评吸得分随留叶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留叶数18片最高为60.6分,其次留叶数20片为59.6分,且二者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均较好。综合经济效益及质量来看,本试验最佳留叶数范围18~20片。

关键词:烤烟;贵烟2号;留叶数;经济性状;化学成分

贵烟2号是贵州自育烤烟新品系,具有农艺性状稳定、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易烘烤、产量高等优点,现已在部分烟区试种。合理留叶数作为主要的栽培措施之一,对烤后烟叶产质具有重要影响[1-6]。近年来,关于留叶数的研究较多[7-11],而针对清镇市生态气候条件下贵烟2号留叶数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研究贵烟2号不同留叶数对其产质的影响,可为其提高质量及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贵州省清镇市烟草公司现代烟草农业芦荻基地单元(26°27′03"N、106°27′58"E)进行,海拔1 259 m,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壤类型为黄壤,肥力中等,前作为玉米。

1.2试验材料

贵烟2号,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提供。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T1(16片/株)、处理T2(18片/株)、处理T3(20片/株)、处理T4(22片/株),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6.3 m2,重复3次。每处理取样C3F各1 kg,分别送样至贵州大学农学院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贵州省中烟公司技术中心进行感官质量鉴定。

1.4主要栽培措施

统一于4月25移栽,密度1100株/667 m2(行株距1.1 m×0.55 m),施肥量为纯氮7 kg/667 m2,N∶P2O5∶K2O=1∶1∶2.3,基追肥比例为6∶4,其它栽培措施按照清镇市烤烟标准化生产要求实施。

1.5考察测定项目

1.5.1等级质量

烤后烟叶按照42级国标进行分级[12],统计各小区烟叶等级、重量,计算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均价(以2014年烟叶收购价格为准)。

1.5.2化学成分

测定项目有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蛋白质、钾。烟碱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13]测定,总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糖、还原糖采用砷钼酸比色法[14]测定,石油醚提取物采用差量法[15]测定,蛋白质采用间接法测定,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16]测定。

1.5.3评吸质量

包括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刺激性、劲头、燃烧性、灰分。

1.6数据统计分析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DPS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1可知,产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表现出处理T4>T3>T2>T1的直线上升趋势,处理T4最高为184.9 kg/667m2,较处理T3、T2、T1分别高出6.4 kg/667 m2、13.2 kg/667 m2、26.7 kg/667m2,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均价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表现出处理T2>T3>T1>T4的先增后降趋势,处理T2最高为19.80元/kg,较处理T3、T1、T4分别高出0.57元/kg、1.28元/kg、1.96元/kg;处理T2与处理T4差异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产值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表现出处理T3>T2>T4>T1的先增后降趋势,处理T3产值最高为3432.6元/667 m2,较处理T2、T4、T1分别高出32.9元/667 m2、134.0元/667 m2、502.7元/667 m2;处理T2与处理T3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上等烟率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表现出处理T2>T3>T1>T4的先增后降趋势;处理T2最高为47.04%、较其余处理高1.88~7.78个百分点,与各处理差异显著。上中等烟率的变化趋势和上等烟率一致,以处理T2最高为87.15%,较其余处理高1.90~9.77个百分点,处理T2与处理T3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

表1 不同留叶数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注:小写字母表示 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2.2不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从表2可知,烟碱含量以处理T1、T2的略高,处理T3、T4能较好满足优质烟2.0%~2.5%的要求;总氮含量除处理T4的偏低较为接近优质烟要求外,其余处理均在优质烟2.0%~2.5%的范围内。总糖、还原糖含量仅有处理T3在优质烟18%~26%、16%~24%的要求范围内,其余处理含量均偏高;以处理T4较为接近优质烟标准,其次处理T2,再其次处理T1。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处理T2最高为7.06%,符合优质烟石油醚提取物含量>7%的要求,其余处理均<7%,不在优质烟要求范围内,但处理T3较为接近优质烟要求。蛋白质、钾含量各处理均在优质烟要求范围内。糖碱比均在优质烟8~12的要求范围内,以处理T2、T3较为接近10;氮碱比优质烟要求以接近1较为适宜,以处理T3、T4表现略好,T1、T2略差;施木克值仅有处理T3在优质烟要求的2.0~2.5范围内,其余处理均偏高,以处理T2较为接近优质烟要求。

表2 不同留叶数烤后烟叶化学成分

2.3不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从表3可知,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的香型、燃烧性和灰色无差异。香气质、香气量得分均随着留叶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均以处理T2得分最高为7.56分,较其余处理分别高出0.14分~0.44分、0.24分~0.32分;吃味得分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处理T4最高为7.98分,较其余处理分别高出0.12分~0.30分。杂气、刺激性、劲头得分均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杂气、刺激性得分以处理T2最高,均为7.56分,较其余处理分别高出0.44分~0.88分、0.28分~0.44分;劲头得分以处理T3最高达7.68分,较其余处理高出0.20分~0.32分。香吃味总分与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处理T2>T3>T4>T1的先增后降趋势,处理T2得分最高达60.6分,较处理T3、T4、T1分别高出1.0分、1.6分、2.3分。

表3 不同留叶数烤后烟叶评吸质量

3结论与讨论

(1)从经济性状来看,产量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留叶数22片最高为184.9 kg/667m2,较其余处理高6.4 kg/667m2~26.7 kg/667m2;均价、产值、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则随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均价、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留叶数18片时最高,分别达19.80元/kg、47.04%、87.15%,较其余处理分别高0.57元/kg~1.96元/kg、1.88~7.78个百分点、1.90~9.77个百分点,产值以留叶数20片最高为3432.6元/667m2,较其余处理高32.9元/667m2~502.7元/667m2;从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来看,以留叶数18片、20片表现较好;从评吸质量来看,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刺激性、香吃味总分得分均以留叶数18片的位列第一,香气质、杂气、刺激性、香吃味总分均以留叶数20片的位列第二(吃味并列第一)。综合来看,建议清镇市生产上贵烟2号留叶数18~20片为宜。

(2)当贵烟2号留叶数22片时,均价最低,可能是由于留叶数过多,导致上部叶开片不好。

(3)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评吸总分均表现出相同变化趋势,二者呈一定的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结果[17-20]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越高,烟叶评吸质量越好相一致;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仅留叶数20片在优质烟要求范围内,但总体来看略显偏低,可能是试验区大田期降雨偏多所导致[21]。

(4)烟碱、总氮、蛋白质均随留叶数的增加下降趋势,可能是“稀释效应”导致含氮化合物在烟株体内重新分配所致。

(5)刘国权等[22]、沈子霞等[23]通过研究得出贵烟2号的有效叶数分别为19.60片、19.67片时,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也与其一致。刘丽[24]认为成熟烤烟主栽烤烟品种适宜留叶数基本集中在18片/株~23片/株,部分新品种达到24 片/株,表明贵烟2号的适宜留叶数在也在该适宜范围内。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适宜留叶数不同,本研究结果仅供各烟区参考。

参考文献:

[1]江豪, 陈朝阳. 打顶、留叶对K326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1, 30(3): 329-333.

[2]李元实, 王莹, 赵铭钦, 等. 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延边生态区烤烟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22): 9580-9581, 9584.

[3]赵铭钦, 王莹, 李元实, 等. 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延边烤烟多酚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43(2): 60-65.

[4]文俊. 广南烤烟不同留叶数及成熟度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 37-39, 42.

[5]宋淑芳, 陈建军, 周冀衡, 等. 留叶数对烤烟品质形成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12, 33(6) : 39-43, 47.

[6]朱启法, 张国英, 季学军, 等. 烤烟不同留叶数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相关关系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18) : 96-98.

[7]黄一兰, 王瑞强, 王雪仁, 等. 打顶时间与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04, 25(4): 18-22.

[8]潘和平, 杨天沛. 烤烟不同打顶时期、留叶数对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1): 5588-5589, 5599.

[9]阎超, 付懿, 张加征, 等. 不同打叶数对烤烟综合性状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3,3(2): 57-60.

[10]谭彩兰, 李永平, 王颖宽, 等. 烤烟新品种云烟85 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 中国烟草科学, 1997(1): 7-10.

[11]曹圣金, 方明, 邓正平, 等. 留叶数对 K326、HY-9-7 综合性状影响的研究[J]. 湖南烟草, 2009(4): 57-58.

[12]GT2/T2635-92, 烤烟[S].国家质检总局,1992.

[13]姚玉霞, 王淑平, 李泽鸿, 等.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烟碱含量的探讨[J]. 农业与技术,1994(04): 48-49.

[14]黄婷. 砷钼酸比色法在批量烟叶样品含糖量测定中的应用[J]. 耕作与栽培,2001(06):61-62.

[15]YT3/T176-2003,烟草及烟草制品石油醚提取物的测定[S].行业标准-烟草,2003.

[16]郝春玲. 火焰光度法测定烟草中钾含量的预处理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16(13): 47-48.

[17]艾复清, 师会勤. 烘烤变黄环境对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及香吃味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6): 52-56.

[18]左天觉. 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396-398.

[19]邵惠芳, 郭波, 任晓红, 等. 云南烤烟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7): 1957-1959.

[20]简永兴, 杨磊, 谢龙杰, 等. 种植海拔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J]. 烟草科技, 2005(7): 3-6.

[21]温永琴, 徐丽芬, 陈宗瑜, 等. 云南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和多酚类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28(2): 103-105.

[22]刘国权, 卢志刚, 田光豪, 等. 贵州省自育烤烟新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30): 10474-10475, 10478.

[23]沈子霞, 郑明伟, 陈叶君, 等. 9个烤烟新品种在遵义地区的综合表现[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2): 42-44.

[24]刘丽. 不同烤烟品种适宜留叶数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15): 6641-6643.

Effects of Leaf Numbers Remained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Guiyan 2

CHENYu-xian1,DIAOChao-qiang2,ZHOUJian-yun2,HUYong2,WeiXiao-song1,SONGJun-heng1,AIFu-qing3,4*

(1.CollegeofAgriculture,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2.TobaccoCompanyofGuiyangCity,GuiyangGuizhou550002,China; 3.CollegeofTobacco,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4.GuizhouKeyLaboratoryofTobaccoQual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Abstract:Currently, the effect of remained leaf number on the flue-cured tobacco yield and quality was investigated using Guiyang 2 in Qingzhen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might be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mained leaf number until 22 leaves per plant, whose yield was as high as 184 kg/667m2, being 6.4 kg/667m2~26.7 kg/667m2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The average price, output, average leaf percentage, above-average leaf percentage of tobacco firstly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mained leaf number. The average price, average leaf percentage, above-average leaf percentage got their ceiling from the 18-leaf-plant, reaching up to 19.80 Yuan/kg, 47.04%, 87.15% respectively, and being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by 0.57~1.96 Yuan/kg, 1.88~7.78 percentage points, 1.90~9.77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output (3432.6 Yuan/667m2) was obtained from the 20-leaf-plant, being 32.9 Yuan/667m2~502.7 Yuan/667m2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The harmony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was better in 18-20-leaf-plants. The smoking scores firstly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mained leaf number, the first smoking score (60.6 points) was gained from the 18-leaf-plants, and the second (59.6 points) was from the 20-leaf-plants. Therefore, the optimal number of remained leaves was 18~20 per plant for Guiyan 2.

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 Guiyan 2; Remained leafnumber; Economic characters; Chemical compositions

文章编号:1008-0457(2016)01-0074-04国际DOI编码:15958/j.cnki.sdnyswxb.2016.01.016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艾复清(1962-),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烟草栽培与调制的教学与研究;E-mail:afq2006@sina.com。

基金项目: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资助项目“不同叶数烤烟主栽品种生育规律及关键调控技术研究”(筑烟科[2014]3号)。

收稿日期:2016-01-28;修回日期:2016-02-08

猜你喜欢
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烤烟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