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客:做会思考的单车

2016-05-26 20:33信子雪濛朴添勤
大学生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车架单车智慧

信子+雪濛+朴添勤

轻客(TSINOVA)一款跟传统山地车重量差不多的电动单车,但它不仅有电动,还有智慧,核心组件由来自清华大学的核心创业团队自主研发。2015年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正式发布。发布至今已做了无数次的改进,他们希望能用自由快捷的出行方式,让城市更美好。

2016年4月22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北京东四大街米仓胡同,正一家家寻找27号的时候,胡同里迎面过来一位大男孩,戴着眼镜身穿格衬衫,骑着辆时尚的小轮车,虽然从未谋面,凭感觉这就是约见的轻客创始人陈腾蛟。米仓胡同27号轻客的办公小院内一派忙碌景象,室外测试用的自行车随处可见,正在维修改善的师傅忙着修葺大门口,办公室内安静而忙碌。

陈腾蛟放下自行车,引记者进入他的办公室,室内摆放着一辆很酷的小轮折叠智能电单车,皮质车座后挂着纯皮小包包,更吸睛的是竹子挡泥板,非常时尚,于是采访就从竹子挡泥板开始聊起来……

设计重在感受

“并不是每一辆车都是竹子挡泥板,这是我们提供的外观上的个性定制,喜欢的可以订,不喜欢的话可以选择普通款。”清华美院学设计出身的陈腾蛟介绍。

轻客的外观设计基本是由陈腾蛟主导完成的。他说,自行车设计中结构就是外观,外观就是结构,是融合在一起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理解用户基础上,提出能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车架什么形状,电池盒放什么位置,需不需要减震这些都是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城市路面有一定的颠簸,但又不是山地那种剧烈的颠簸,陈腾蛟认为没有装减震器的必要。“是不是可以设计车架减震,通过车架不同的弯曲程度进行减震?后来我们把车架的三角变成了梯形,通过型材吸收震荡而不会直接传导到人的臀部,通过这种形态找到一个恰到好处解决城市路面颠簸的方案。”陈腾蛟说。

轻客电单车的电池盒很小,更不同的是它放在车后部与车架融合起来。为什么这样做呢? “一方面是传统电池摆放位置太低,涉水或者飞砂走石可能会对锂电池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把位置安放在后面。我之前骑的车很贵很轻,刹车很灵的情况下后部力量不够整个人会飞出去,我血淋淋的教训是门牙磕断了,后来设计轻客就希望后部的重量增加一些,杜绝翘尾巴的危险。” 陈腾蛟说。

不再设计让交通更拥堵的代步工具

话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设计的陈腾蛟,当年跟奥迪合作的毕业设计新能源豪华车模型惊艳,毕业后直接进了知名汽车公司,怎么会自主创业做起单车了呢?听到这个问题,陈腾蛟聊起了他的汽车设计梦。

“汽车设计师是我小时候的梦想,多年努力,终于进入世界五百强汽车企业做设计师,每天开心地上班。”他说,“可我上班从亮马桥到798,这段路太堵了,这么短短的一段距离几乎每天要开车近一个小时。”

他也曾体验过骑自行车,从亮马桥到酒仙桥的距离虽然只有五公里,但是立交桥的坡度对于自行车来说确实是对体力的考验,偶遇北京“妖风”顶风骑车更是寸步难行,每天到公司累到一身汗,又转而开车。“我是一个特别讲究时间性价比的人,开着车每天堵在路上,我觉得简直是在浪费生命。”陈腾蛟毫不客气地说:“突然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设计让人出行更加拥堵的交通工具,这一点真让人无法接受,于是下定决心做一款可以让人们远离拥堵、轻松自在的出行工具。所以,我决定放弃汽车设计师的事业来做这样一个事情,我觉得挺值的。”

当然陈腾蛟并非一意孤行,他跟很多上班族交流,听他们谈在交通上的需求和不满:骑车特别费力,开车堵车,坐公交又太挤。他发现,人们需要一个相对体面,出行方便,又不太费力的出行方式。

他看到日本、德国有一种智能单车,看着跟自行车基本一样,但骑了感受完全不同,只是价格太昂贵。所以,他决定要研发类似的智能单车来满足国内人们的交通需求,用可以接受的价格,让大众体验到新的出行方式,不追求快,追求安全、省力。

于是,他拉上了同样对此有极大兴趣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杜磊博士,清华美院学设计的硕士研究生穆道衢等人合伙,专心研发生产智能单车。

2014年11月公司成立,2015年拿到天使投资,完成A轮4000万融资。2015年11月通过京东众筹发售1700辆首批产品,目前销售3000多台,2016年5月轻客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轻客之轻

智慧单车的智慧到底在哪里呢?主要就是因为轻客有会“思考”的大脑VeloUPTM智慧动力系统。这套系统是轻客团队自主研发的,由技术合伙人杜磊博士领衔,跟各行业挖来的技术人才共同完成的。系统主要是由传感器、助力系统、汽车级芯片及控制技术组成,它能读懂骑行意图,判断路况及骑行状态,实时提供所需动力。

杜磊博士介绍,这是一个能够感知到骑行的阻力和骑行意图的动力系统,普通电动车拧一下车就走,车跟人的交流是机械的,因为人无法感知到车的速度,车也无法感知到人想要多快的意图。

轻客研发的智慧动力系统,有大脑(即CPU),有眼睛(即传感器),还有自己的肌肉(即电池),“在上坡起步的时候,它感知到人的用力踩踏,自己就会给你比较大的动力,下坡的时候你放松踩踏,动力系统就减小动力,按需分配动力,我们感觉它跟一个智慧的生命体一样,所以叫它智慧电单车。”杜磊说。

如果不小心车丢了,车上有GPS 能实时锁定位置,可以远程给车断电,GPS断电后还会持续发位置3天,车主有足够时间把车找到。

智慧单车的智慧之处还在于,单车与骑行者的手机APP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骑行者就可以向它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可以根据地形等特点选择需要的模式,之后就完全不用其他操作,跟骑自行车完全一样。

把移动互联数据上传云端,轻客就可以更加“了解”骑行者。“通过分析得出的动力曲线更新各种不同的模式,也会根据不同地区设计不同的模式,比如山地多的地区不追求太平顺但动力要够足。”陈腾蛟说。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移动互联的优势,用户的骑行数据都能传到云端,这给轻客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数据和改进的依据。“就像特斯拉会根据车手的每一次刹车和油门使用情况做配合车手的调整一样。”陈腾蛟说。

猜你喜欢
车架单车智慧
基于ANSYS升降穿梭车车架力学分析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装载机前车架加工工艺改进
飞吧,单车
满世界做车架日本篇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
车架焊接用气体保护焊焊丝的选用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