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移动学习环境及其构建原则研究

2016-05-27 00:35高洁方海光陈俊达仝赛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构建原则智慧学习移动学习

高洁 方海光 陈俊达 仝赛赛

【摘 要】智慧学习的研究驱动了移动学习向更深入的领域发展,带来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转变。在智慧移动学习环境下,如何判断环境的智慧程度成为一个难题,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的研究亟待得到体系化支持。本研究通过对移动学习和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分析,来探讨判定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的智慧程度的主要依据,并对典型智慧移动学习环境应用的案例归类总结,对未来移动学习的智慧化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移动学习;智慧学习;智慧移动学习环境;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5-0032-03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PAD进行学习,目的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过去学习者在固定地点上课,学习形式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校外无指导性学习活动,而移动学习促进了学习方式转变。移动学习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移动学习是借助移动设备及其环境开展的学习;第二,移动学习不是静态的,而是发生在多个地点的。两个含义分别从不同的层次解析了移动学习的概念范畴[1]。另外一方面,智慧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指导的学习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学习者可以轻松访问信息资源,以支持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互,同时还需要设计自我指导的学习环境[2]。智慧学习是主动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技术促进学习者建构意义、合作共赢和创新实践,不断改善优化和适应环境[3]。智慧学习是具有完整学习体验的新型学习范式;广泛利用“智能设备”、社会网络、传感器等架构起新型的智能学习环境。能支持情境觉知、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数据分析、学习服务维护、学习诊断与评价等诸多重要功能[4]。

技术的创新使得各种学习环境得到进一步的变化和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新技术催生了智慧学习环境,加快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5]。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6]。在智慧学习体验设计中包含了情境感知、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与推理、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社会化知识网络四种技术[7]。

移动学习智慧化

移动学习是在非固定、非预先规划时间和地点的非正式场所,利用移动设备与虚拟或实体世界交互而进行的个人的、协作的或者混合方式的任何学习,也包括在正规场景中利用移动设备促进个体探究和协作[8]。移动学习保证学习者随时随地使用移动学习工具,能利用移动工具学习,同时也能制作自己想要呈现的学习资料[9]。移动终端包括诸如PAD、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等,但当下我们主要用PAD和智能手机作为常用的终端形态。

对于移动学习的类型,国内外专家以不同的划分依据进行过分类。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移动学习应用有很多,互联网以及智能计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催生了很多质量高、功能强大、用户体验好和交互性强的移动学习智慧化应用。这些移动应用大概分为三类:工具类、在线视频类和题库类。这些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智慧化帮助,如表1所示。

智慧移动学习环境

目前智能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基于此技术的移动学习也越来越智能化。狭义的移动学习不完全支持境脉觉知,其交互性自然体验不充分。而智慧学习是依托智能计算技术的泛在学习的发展,用智能设备与无线通讯作为学习终端,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并可以获得任何学习支持。学习者可即时获取信息,进行分析。以真实为主,虚实结合,可以支持境脉觉知,交互更自然,用户匹配度更好。

基于移动学习系统环境路线图和《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10]的相关研究,可以构建智慧移动学习环境。通过研究可以得到,智慧移动学习环境是以学习者为核心,从内到外包含四个层次内容,分别是:学习者学习体验、教与学逻辑关系、技术支持及情境要素、学习环境特征。教与学的逻辑应遵循移动设备智能化、学习资源实时化、教与学个性化和学习过程入境化四个构建原则。技术支持情境要素根据构建原则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学习情境要素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它具有泛在性、感知性、个性化和多项交互性特征,最终使学习者达到轻松、投入和有效的智慧学习体验。

智慧移动学习环境是基于移动学习系统,具备了终端、网络、平台、资源、内容和活动六个基本要素。同时,学习设备是智能化的,如PAD、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学习资源实时化,是指快速的知识更新,学习中有实时的讲解和答疑,学习后可以与社交场所的其他人进行知识分享交流。教与学进行个性化定制,即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单一知识体系,不再和其他人都做一样的练习,教师可以按照学习者不同的情况分层指导,能够察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反馈。在智慧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与学习都可以达到个性化。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给学习者带来深入的学习体验,通过信息推送让学习者主动学习并且沉浸在知识体验中。

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原则

通过对智慧学习环境和移动学习特征的分析,并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对学习环境的要素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我们归纳出构建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的四个原则。

原则1:移动设备智能化。当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时,可以使用智能化的移动设备作为最基础的支持。智能化设备可以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便捷,增强交互感,提高效率。如当下以三星为代表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设备,它拥有平台开放、产品种类丰富可移植、第三方开发商开发方便和无缝结合等优势,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免费的学习资源和平台。

原则2:学习资源实时化。给予学习者实时的学习内容的推送,以及学习情况的反馈帮助。实时性是互联网思维和教育结合的最佳模式,平台可以做到学习前有资源的更新,学习中有实时讲解和答疑,学习后有实时的学习者交流讨论。

原则3:教与学个性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对学习者在学习时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评定学习者学习的情况,并且可以预测学习者下一次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最终可以形成一套适合学习者情况的学习内容。

原则4:学习过程入境化。能够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本身的情境,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给出的任务、奖励、关卡等游戏化因素,让学习者很快地投入学习,并且乐于去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传统课程时,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把精心编制好的内容呈现给学习者,并且动态推送新内容到移动设备上,使学习者慢慢入境。

以上四种构建原则分别具有移动性和智慧性的特征,每个原则又包含具体的相关条件,这些条件分别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学习情境,共同服务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的构建原则

在此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为了能够详细地描述何为智慧移动学习,我们给出了细分指标。原则1包括:移动学习系统和智能移动设备。原则2包括:资源实时更新、在线辅导答疑和课后交流探讨。原则3包括:采集学习数据、智能计算分析和科学预测水平。原则4包括:游戏化思维、情境感知和信息推送。

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加上移动技术的学习方式,智慧学习是泛在学习加上智能计算和互联网后的学习方式;而智慧移动学习是移动学习加上智慧学习的技术形成的新方式。如表2所示,笔者将移动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对照,展示三种环境在设计上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应用分析

目前,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有很多应用,其中有一些典型的应用符合智慧移动学习方式。针对教育领域中的这些移动学习应用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对下载量大的6个应用进行基于智慧移动学习环境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移动学习应用和智慧移动学习应用的不同之处。

总体上,这些应用具有不同的定位。移动学习可以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具体环节,实现替代人工的反复练习和自动评判,其最突出的优势是实现碎片化学习支持,带来相应的学习便捷性。而智慧移动学习环境侧重于学习过程中某一个具体情境,实现特定学习指导和个性化学习环境,支撑某些学习指导策略,其最突出的优势是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带来相应的学习便利。智慧移动学习环境基于移动学习,实现了学习时间、地点和方式的灵活性,也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产生了智慧的学习,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移动学习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学习者从消费者逐步变成了创造者,教师从主导者逐步变成了引导者,家长也可以实时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移动学习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让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的单一方式,尤其给教育公平以及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构建原则智慧学习移动学习
“智慧学习”提升党员教育的科学性与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新方向
智慧学习
浅谈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