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身上的成功密码

2016-05-28 17:07李海英
求学·理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语单词密码记忆

李海英

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你听说过吗?这种方法是由一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总结出来的。柳比歇夫从26岁开始,每天对自己学习、工作、生活、休息的时间均加以记录,并且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年一总结。每做一件事情之前,他都要用精确的时间来加以规划。譬如,在大学的时候,他撰写一篇关于数学原理的学术论文总共花去了43小时43分钟,在论文文末他还提及写作该论文过程中的思路、阻碍。正是因为他对时间的统计精确到分钟,所以他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取得了众多瞩目的成果。

//时间统计法的核心在于把我们平时常说的“时间飞逝得不知不觉”变为“有知有觉”//

统计时间——这个概念在柳比歇夫的生涯中,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流逝的时间,照出了难以预料到的浪费,照出了自己身上的懒惰、拖沓……因此,时间统计法并不只是一串枯燥的数字,它体现着自己一生中的学习活动、娱乐活动、创造活动。

时间统计法的核心在于把我们平时常说的“时间飞逝得不知不觉”变为“有知有觉”。到了高考冲刺阶段,当混乱的学习任务遭遇失踪的时间,你不妨尝试一下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以缓和这个糟糕的局面。

以一星期为单位,记录下你刷牙所需要的时间,洗澡所需要的时间,解决一道算术题所用的时间,从构思一篇作文的起始到完成所用的时间,独立完成一张试卷所用的时间,掌握一个知识点所用的时间,背诵一篇古文所用的时间……

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在同一环境中,这个时刻与那个时刻的行动、思考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在同一时间里,解决这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为什么会比那件事情要快?同样是背诵一篇古文,为什么早晨所用的时间会比中午所用的时间短?为什么在有音乐伴随的情况下,完成一份试卷会比没音乐时快得多?采用这个方法,从一个星期坚持到一个月,然后再加以对比和分析,你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方法。

//通过时间对比,你会发现那个潜藏在自己身上的成功密码//

根据我的经验,通过这种时间统计的方法,最终,我摸索到了自己的成功步伐。

一、别人都说清晨起床后,在经过了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的情况下,此时的大脑记忆效果最强。但对我来说,这段所谓的“学习高效期”没在我身上起多大作用。我利用入睡前的一个小时来背诵英语单词的效果远比清晨要好。这说明,清晨并不是我学习记忆的高效期,而是晚上10点至12点之间。

二、老师常说学英语重在多读,大胆放声地读。后来,根据统计结果,我发现,以“读”的方式去学习英语的效果远没有比以“听”的方式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学习绘画,它使我的右脑形象思维发达。在寂静的环境中,随着“听”,我可以很快地联想到一个单词的样子,甚至一句话的样子。反之,“读”破坏了我在寂静环境下进行的联想活动。靠朗读来记忆英语单词,对我来说是较为困难的。

三、以前,在写作这个问题上,老师经常忠告我们要使用一些华丽的词语去修饰事物。但在我看来,一味寻找修饰词,最终会导致我的作文变得烦琐。本来只需写800多字的作文,我却迷失在文字的森林里,怎么也绕不出来。其实,简洁的文章更能抓住阅卷者的眼睛,所以我觉得我比较适合简洁、朴素的文风。

……

只要善于总结、对比,你就会发现潜藏在自己身上的成功密码。

在商场里,人们把时间比作竞争的第一资源。而这种可供分配、可供利用、可供我们生命财富增值的资源,是有长度、密度和深度的。“时间优势论”的精华所在,便是指引我们如何处理好复习与时间的“长度”“密度”,还有“深度”的问题,从而抢占高考的制高点。

长度——计划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密度——如何安排这个计划的时间,把任务完成。

深度——完成这项任务所获得的社会价值认同感和自我成就感。

总之,只要你以这三个“度”为准则,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你所获得的,并不只是迅速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还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内涵的拓展、成功智慧的降临。

猜你喜欢
英语单词密码记忆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单词记忆策略研究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谁泄露了密码
密码藏在何处
破译密码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