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与发展探讨

2016-05-30 10:48陈杨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模式

摘 要: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名词由来已久,但其定义并不清晰,至今无一个统一的界定。从讨论集中的领域来看,它主要涉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强调国家与资本主义结合,突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管制或垄断。二战后,主要有“赶超式”、“凯恩斯式”、“莱茵式”和“计划式”四种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它们在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和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家资本主义;模式;金融危机

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名词由来已久,但其定义并不清晰,至今无一个统一的界定。从讨论集中的领域来看,它主要涉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强调国家与资本主义结合,突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管制或垄断。

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几乎与资本主义一样长。从早期的圈地运动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经营,再到产业革命后期的国家垄断型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直至现代社会中的国家干预型和社会民主福利型的资本主义大行其道等等,人们都能够从中发现国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西方学者承认,国家能够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发挥作用。资本主义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失灵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形成以及存在外部负效应问题、失业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其原因也许在于自然垄断、外部影响、非对称信息等因素。那么,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呢?这就需要适时引入国家资本来实现自然垄断主导,以保障效率的实现,比如,在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存在自然垄断的行业和产业,可以通過国家资本的自然垄断网络触角,将这些日常生活必需的资料转流到千家万户去,这有利于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有序。当然,另一方面,西方学者承认政府也会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可能缺乏效率,比如,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论指出,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源于短缺或过剩、信息不足、官僚主义、缺乏市场激励、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从历史源流来看,当代西方思想理论界已经从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及影响、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劣、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国家资本主义进行了大量论述。比如,有西方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呈现出多种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并存的状况,即“赶超式”国家资本主义、“凯恩斯式”国家资本主义、“莱茵式”国家资本主义和“计划式”国家资本主义。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等学者又认为,现代社会有四种类型的资本主义,即寡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大企业资本主义和创业型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其实是一种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类型,它把增长作为核心经济目标,实现手段是扶持特定企业或行业。

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历史作用和无产阶级政府对待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实现形式,一是政府直接参与和控制国有企业;二是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控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为由垄断资产阶级直接控制并为其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则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和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也是无产阶级国家创造的“一种服从无产阶级国家和为无产阶级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国家政权的性质不同,决定着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也不同。由此可见,国家资本主义是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控制、支配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中,国家资本主义总是和经济危机相联系,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临,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就会占上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就会加强,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就开始在各国盛行。而每当危机过后,国家干预就会减少,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就会开始退去。此次危机是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陷入经济衰退。美国是此次危机的发源地,也是经济衰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金融体系遭到极大重创,工业产值大幅下滑,公司倒闭浪潮不断涌现,失业人口不断攀升。为了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启动巨额资金的救市计划。美国政府对一些遇到财务危机的大型金融保险公司实行了国有化,如购买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80%的股份,购买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36%的股份。美国政府还实行了有史以来的规模最大的财政赤字政策,大规模增加政府购买和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支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范围越来越大,干预程度也越来越深,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越来越深。同时,世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大了政府干预的力度,纷纷加快了国有化的进程,国家资本主义又有了重新抬头的趋势。

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种政策、一种手段,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也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加快了经济的复苏。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由私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走到现在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已经由国内扩展到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经济危机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多的国家干预,国家资本主义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垄断资本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家政权结合得更加紧密了。国家在开拓国际市场、制订国际贸易规则、保护国内幼稚产业、转嫁国内危机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职能。国家资本主义又有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志明.“中国模式”不是国家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9(15).

[2] 胡乐明,刘志明,张建刚.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J].经济研究,2009(11).

[3] 杨戈,杨玉生.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与当代资本主义[J].当代经济研究,2010(03).

作者简介:陈杨(1992- ),女,河南信阳人,硕士,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研究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模式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