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效 教学相长

2016-05-30 12:12姚智文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促进教学质量微课

姚智文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互联网+”这个词也应运而生。如何结合互联网,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呢?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整合了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大大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笔者谈谈如何巧妙有效地利用微课,使它更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让微课技术更好地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09-01

微课是近年来教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它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微课”引入课堂,可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活泼。当前,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微课”已经大踏步地走进数学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辅助形式。为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利用“微课”这一新兴工具,在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让学生感到学到知识不是一定要面对着枯燥无味的书本,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感,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握教材知识重点,细心设计制作微课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但是,如果把整节课堂教学全部录下来,时间太长,内容重复,而且重复的40分钟时长会让学生失去耐心,另外40分钟视频文件太大也不利于网络传播,因此,简单的重复不容易被学生或家长接受。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极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在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小学低、中段7~10岁的学生连续注意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即使是高段10~12岁的学生连续注意时间也不会超过25分钟。因此,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学习的最佳时间也就10多分钟,其余时间,只有老师随时抛出新的兴奋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行。

微课的设计要注重通俗易懂、语言简洁,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字号、颜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合理搭配,错落有致,录制时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一节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的教学,这一节的重难点就在于利用方向板在地图上找出建筑物的方位。笔者精心设计制作了一节8分钟的微课,主要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PPT课件制作,在课件中做了一个可移动的方向板,通过动画的方式进行移动,形象地呈现了如何利用方向板辨认方向,从而加深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与掌握。讲解时,再配以PPT中的动画效果,一步一步地展示,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课堂难点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再现,而不用笔者再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课堂上去反复讲解。

二、运用微课视觉功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以其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任意一门学科。而小学低段数学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视听能力,直接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数学学科的抽象概念,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使个别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而微课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图、文、声、像刺激学生的感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形象的多媒体信息方式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同时,新颖的视频学习方式和赏心悦目的界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发挥微课辅导功能,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课后辅导能够及时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不足,是一种对课堂所授知识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微课”的引入在某些方面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的大众化和网络资费的降低,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条件,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传播和使用.正因为如此,笔者根据教学进度,学习完一个单元以后,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设计制作了“微课”,放在QQ群中,比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学习完认识时间以后,我制作了《如何认时间》、《如何计算经过时间》;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学习完《乘除法》以后,我制作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放学后,让学生家长作为辅导学生使用,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少玩游戏,利用手机和家中的电脑像看动画片一样的,在玩中学习知识,通过几个月的运用,学生的完成作业方面有了明显的效果,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搞升,对笔者说“微课真是一种好的工具,让我的孩子进步很快,在玩中学会了学习,希望老师多多制作一些微课,我们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这样可让我们轻松多了。”实践证明,以此方式教学彻底解决了家长辅导孩无从下手的问题,学生回家主动索要手机看视频,老师、家长轻松了,学生也学会了,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分校)

参考文献:

[1]郑良意.开展微课程科研课题实验 促进名师迅速成长[J].福建大学学报,2012,(10).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ppt,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2013,2-28.

猜你喜欢
促进教学质量微课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