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实践与探究

2016-05-30 12:12林振康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林振康

摘 要:网络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学。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它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表明,影响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师生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广度、师生之间教学交互的深度等。实践证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精心设计网络课件,严密的组织教学,应用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极大限度地提升网络教学的实效性,让网络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伙伴。

关键词:小学;网络教学;有效性;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23-01

一、小学网络教学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小学网络教学,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从狭义上讲,则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利用己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在教学中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与互动教学和学习。

网络教学具有传统教学难以拥有的优势。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知识认知,提高教学效率,拓展教学空间,还有利于提升小学教学效果。如今,网络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己经显而易见。下面我结合五年来的课题实验,谈谈小学网络教学的有效性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二、影响小学网络教学开展的因素

虽然网络教学在各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开展,但许多小学的网络教学实践探索依然在网络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徘徊,依然停留在“是否引进了网络技术”这个层面,而没有更多地从网络教学所引起的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去思考,因此,网络教学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影响小学网络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呢?

(一)师生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广度

在对网络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中,师生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广度是其基本条件。首先,教师和学习者对网络教学的认可,将对网络教学的实施及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是教师和学习者熟练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最基本的条件。第三,学习者自学能力开展网络教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制约因素。第四,网络教学资源要能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五,网络教学形式是否为小学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

(二)网络教学资源和师生之间教学交互的深度

网络教学资源和师生之间在教学交互的深度方面,主要表现为教师、学习者以及他们和网络教学平台之间教学交互的程度。

在网络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呈现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有教学评价等环节基本上都依靠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资源来完成。网络教学活动中的交互活动缩短了师生之间在物理以及心理上的时空距离。

三、如何提升小学网络教学有效性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在网络教学的开展中,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可以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行操作电脑,浏览教师预先精心设置的各种文字、图像以及音像资料,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教师的辅导,就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对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巩固的作用。这样,才便于小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以及网站的有关资源,大胆探索问题以及努力解决问题。

为了充分体现网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教与学时间的分配上,要以学生学习、操作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网页的设计和构思;三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网络教学的开展中,在思考、讨论、操作、创造等方面,要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四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的网络学习。

(二)精心设计网络课件

在小学网络教学的开展中,优秀的网络课件无疑是网络教学开展有效的重要支撑。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网络课件。一般来说,设计网络课件首先需要建立专门课题的小型网站。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和学习内容相关的Internet网站。通常,一个优秀的网络课件应突出如下几个方面:

1.交流性。比如BBS 或聊天室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方便学生将学习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同时也可以获得教师的及时解答。此外,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以及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

2.操作性。只有容易操作,才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大量浏览中迷路于网络,也可以防止学生学习的漫无目标,从而实现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3.趣味性。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依然受着感性信息的吸引,生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吸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件的设计中,更要考虑到这个功能的实现。一个优秀的网络课件,是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个特点的,比如网上作业并能实现及时批改并信息反馈等。

(三)应用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且能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网络课程。微课的特征非常明显,短小精悍但功能强大。微课教学主题小、资源容量小、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长短但教学活动精彩,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应用面广。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教学活动中,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了知识点,对于师资较为短缺的地区,微课的这种特征对其有很大的帮助。应用微课还有利于复习巩固,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教师安排的微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微课丰富的技术环境还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

(四)要有严密的网络组织教学

严密的组织教学同样是网络教学有效开展的组织保证。在网络教学中,严密的组织教学体现在对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控制上。有效的网络教学的组织可以如此实施: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的使用和操作电脑;其次,在网络课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再次,要有及时信息的反馈;最后,要通过对学生机的自动或手动监控,实现对全班或某些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还有,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各项活动中,以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课题名称:小学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实践与探究

课题编号:J1004208

立项审批单位:福建省电化教育馆

参考文献:

[1]潘为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A].新课程(小学),2010.09.

[2]王淑萍.合理应用网络资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

[3]于宗菊.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