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小学学生纪律差的成因及改变对策

2016-05-30 12:44高松林于然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组织纪律

高松林 于然

摘 要:村级小学学生纪律差是由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只有做到学校严抓、家庭严管才能有改变。

关键词:村级小学;组织纪律;改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25-01

目前有些村级小学由于学生组织纪律差,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实施,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变,让农村的孩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村级小学学生纪律差的成因:

一、家庭原因

1.家长不去管。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发现错误却视而不见、任其自由发展,不去及时制止、不去正确引导。小孩子偷摘别人家的水果,家长认为摘几个小果子没什么大不了,用不着大惊小怪。

2.家长不让管。个别学生家长缺乏引导意识,不但不教育孩子改正错误,反而唆使孩子“天不怕,地不怕,我是社会黑老大”,不去引导孩子走人生正道。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影响极坏,学校班级纪律不好,常常是这类孩子造成的。有的村屯留守儿童占到了一半以上,缺少家长管理教育。有的是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年岁大管不了;有的是住在姑舅家,亲戚不敢管,怕管跑了担责任。这些孩子就像没带笼头的小马,无拘无束。

二、学校原因

1.少先队不严管。有的村级小学不去改善环境,校规校纪敷衍了事,不开展课内外活动,不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的村级小学虽然搞了几次活动,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质量不佳,没有什么效果。有的村级小学,少先队检查评比不能长期坚持,有头无尾,学生没有约束,纪律自然变差。

2.班主任不深管。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不去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批评几句就算完事,有的甚至打骂体罚,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班主任得过且过,缺乏管理班级的责任心,对犯错误学生的惩罚不加区分、没有原则。

3.科任教师不愿管。村级小学有许多科任教师缺少责任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出乱子就万事大吉了。

三、其他原因

个别乡村领导对教育不够重视,乡村教育环境、教育设施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得不到改善;也有个别执法部门,不能依法治理学校周边环境,不良的治安环境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改变村级小学涣散的学生纪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方面

1.结合村小实际情况,少先队要从严管理,狠抓养成教育。村小少先队工作要抓实,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本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且要认真去执行。

每周有阶段目标,中队干部负责落实,大队干部负责督促检查,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周都要有总结和下一周的工作布置及要求。

每天的早自习、课间活动、卫生纪律,都要有检查。通过常抓不懈,严格要求,学生自理、自律、自治的能力就会明显增强,纪律就会明显好转。

2.多途径进行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显著成效的,必须持之以恒。教师要有“不怕”的理念:不怕麻烦,不怕效果不明显。现在村级小学,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学生自理、自律的能力不强,自私自利的心理现象明显。要结合少先队活动,循序渐进地强化管理,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增强道德情感。

①坚持升国旗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②举办支援灾区活动时,有的学生对捐款不理解,少先队要及时召开主题队会,悉心教育学生要有整体意识,要学习雷锋精神。③在助残活动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自己收集废品,并用卖废品换来的钱捐助残疾人。这样,学生既参与了劳动,又能体会到帮助他人是幸福的。④过好每一个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年年都有新进步。少先队辅导员要精心策划节日,让孩子们在节日里玩得开心,同时又能受到陶冶和教育。⑤少先队应该组织学生参与美化校园环境,比如春天时组织学生栽种花草树木、并照顾它们。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就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珍惜校园环境。

实践证明,多途径开展德育教育,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快,教育效果好。

3.加强师德修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互相配合,携手齐抓共管。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去全力模仿。老师如果光说不做、多说少做,都会给孩子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科任教师应该主动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纪律,树立主人翁意识,认识到教育学生无小事、教育学生是自己份内的事。

不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只要互相配合,拧成一股绳,携手齐抓共管,学生纪律就会明显好转。

(二)家庭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就会像纸糊的房子一样塌下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时期家长与孩子几乎天天接触,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模仿家长,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家长转变认识,提高管理、教育孩子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管理孩子的能力。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有迫切提高自己管教孩子的能力的愿望。可以每半年搞一次培训,把教育专家请到家门口,讲解答疑,对家长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三)创新教育方法,提升管理能力

村级小学虽然地处偏僻,但自然教育资源丰富。教师应该从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课堂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有趣的游戏教育和劳动教育。农村孩子参加生产劳动,是村级小学特有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并充分利用。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并体会到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村级小学要切实改变纪律松散的不良状况,必须做到学校严抓、家庭严管,这样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自觉抵制住不良影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村级小学的纪律就一定能越抓越好、抓出特色。

(作者单位:九台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组织纪律
加强组织纪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
对加强党纪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让德育之花在体育教学中盛开
乌合之众
习近平党的纪律建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