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应用的初探

2016-05-30 12:44周孟松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周孟松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成为趋势。近年来,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已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起源、内涵、优势等相关研究,探究构建初中科学翻转课堂基本模型,提出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展望,以期为初中科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科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40-01

一、前言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其中的特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注重学生发展[1]。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为发展及创新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起源、内涵、优势等相关研究,探究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初中科学的教学中,以期培养初中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其今后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翻转课堂的起源、内涵及优势

2007年,美国的两位化学老师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录音,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3]。2011年,萨尔曼·可汗创立可汗学院,制作了数千门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免费在线学习。随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可见运动、耶鲁公开课等的发展则为翻转课堂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翻转课堂的发展。2011年重庆聚奎中学在全国首先开启的课改模式:“翻转课堂”,深圳南山实验学校于2012年引进该教学模式。国内进行相关实践的学校还有南京九龙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等。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该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4]。

萨尔曼·可汗首先对“翻转课堂”进行了阐释,指出其本质特征为: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时序发生“翻转”,即“学生课内完成知识吸收与知识内化,课外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国内有学者解释到“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材料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活动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简言之,翻转课堂理论的核心是先学后教[5]。

传统教育,基本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一直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得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传统课堂上,虽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处于不同层次,但教师只能照顾到处于中间层次的大多数,讲解知识点的进度和深度基本是按照平均水平和平均接受能力来定。在翻转课堂上,课外学生则可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学习进度,将知识点的讲解进行暂停、回放和重播,直至学懂为止。课内学生再将课前学习时遇到的疑问反映给教师,教师再给予解答。教师就了解学生的进展和弱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个别指导,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三、初中科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内涵和特质,笔者在国内外已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6-7]提出了适合初中科学的模型,如图1所示。课前教师负责明确教学目标,制作课程视频、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等,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和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巩固练习。本模式注重交流和评价,在课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课中在协作探究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深层思维发展,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图1 初中科学翻转课堂模型图

四、反思和展望

翻转课堂在我国初中科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挑战:如学生的学习时间的局限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等等,这些都制约着翻转课堂的实施,一方脱节都会使其反其道行之,相比传统教育,将浪费更多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学生却收获不到很好的学习成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将飞速前进,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基层教师,对翻转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层面,而应深入到具体的课堂实践,共同推进翻转课堂教学在我国的深入应用,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镇海仁爱中学)

参考文献:

[1]袁运开,刘炳升,袁哲诚,王顺义,钱振华.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http://www.gov.cn/gzdt/2012-03/30/content_2103672.htm.

[3]王薇.中学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思考—基于学习理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4:15-16.

[4]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

[5]张延敏.全方位透视『翻转课堂』——基于国内研究及实践现状之谈[J].教研文化,2015,1:66.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吴华,丛洋,孙丽梅.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信息化教学,2014,18:136-138.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