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30 17:12贾爱霞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贾爱霞

摘 要: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内容,中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往往放置在前四项内容上,而在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对翻译的重视力度不断上升,口译课程的设置就是最佳的证明方式。但大学英语的口译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本文立足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口译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质的口译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译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59-01

口译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译者担任传递和交换文化的重要使命。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间交流的密切度不断提高,英语口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口译教学内容应融合时代特征,不应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翻译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适宜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口译人才。

一、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现状

立足于大学英语口译的教学现状,发现口译教学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三是部分高校的口译教学方向偏差,具体如下。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口译是一门选修课。而学生选修此门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对英语感兴趣,或仅仅是因为口译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在修得学分上无较大困难。

针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大学翻译课程设置中,口译相对较难,需要学生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的反应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不当,将会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也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口译课程产生厌倦情绪,打消其学习积极性。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

口译教学不同于其他英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科目,口译更注重学生开口讲英语,注重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而现阶段英语口译课堂上,部分教师仍延续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和教师讲解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口译技能和口译思维的培养。口译是一门动态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语言和非语言的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方能提升学生的口译水平。

3.部分高校的口译教学方向偏差

大学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最终人格,提升学生的社会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尤其是英语口译教学,其培养方向和目标应放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上。但部分高校在设置口译课程时,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浅层翻译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将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位为应试,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使教学和学习方向出现偏差,影响教学质量。

二、提升大学英语口译课堂教学有效率的具体对策

立足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提出几点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一是强化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转换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三是优化课程设置,具体如下:

1.强化学生在口译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积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得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而教师成为辅助教学、辅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占据课堂教学的辅助地位。此种地位的转换也应切实落实到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时务翻译的教学中,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其自行成立翻译小组,并模拟现场的实际环境,明确个人分工和角色分配。如果学生在进行翻译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汇或具有文化、地域特征的词汇时,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引导,通过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当学生翻译错误时,应给予其正确的翻译方式。此外,教师也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通过将课堂还给学生,可真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了解口译这门语言艺术的精髓和重点,并增加学生在日后的跨文化交际或翻译活动中的理论知识储备,提升翻译和交际质量。

2.转换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

传统的口译教学受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限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应转换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并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意识到英语口译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学,更应涵盖课堂下的教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将翻译方法、翻译需要特殊注意的语境和文化特征等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话题进行交际和口译。如果学生的学习水平较高,则可训练学生的同声传译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译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学习思维,消除对英语口译课堂的恐惧感,使其轻松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充分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偏好,选择学生了解或需要了解的时政、时务为口译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口译训练。此外,也可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组织学生在课堂或课下进行辩论,在此过程中,可安排学生随从翻译,完成同声传译的训练。

3.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教学评价系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中,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测评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计为平时分。终结性评价为学期末的最终口译水平测试,重点考评内容包括应变能力、同传能力及交传思维等方面。平时分与期末总分相加,计为最终分数。

此外,还应优化大学英语口译课程设置。对学生实施分阶段的能力培养,首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最终培养良好的口译思维和口译能力,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强化学生的口译技能。

三、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若想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的通力配合。通过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转换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养成良性的口译思维模式。同时,还可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口译人才。

(作者单位:太原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爽.大学英语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394-395.

[2]王晨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5,(6):116-117.

[3]陈琼.工科院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教导刊,2015,(3):109-111.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