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缅族学生和克钦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个案对比浅析

2016-05-30 18:51邹雪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对比语音汉语

邹雪

摘 要: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缅甸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缅甸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就缅甸缅族学生和克钦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上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个案对比研究,以期找出其汉语语音学习的不同重难点。

关键词:缅族;克钦人;汉语;语音;对比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75-03

随着中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中缅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缅甸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在对缅甸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来自缅甸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学生在汉语学习上表现出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本文试以缅族和克钦两名学生的个案为例,对比这两名学生在语音学习上呈现的不同情况,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概况和调查方法

这两名学生均为来华学习汉语的缅甸籍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两人都曾在缅甸学习过1年左右的汉语,来华学习汉语时间均为1年左右。两人来华后在同一所大学,同一班级学习汉语,均为高级班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为女生,缅族人,来自曼德勒,母语为缅甸语的中央方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另一名学生为男生,克钦人,来自密支那,属于景颇族,母语为景颇语,属于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我们对这两名学生语音学习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对学生平时上课时的汉语发音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另一方面是在学年结束时,使用《汉语正音教程》(王若江,2005)中的语音测试材料①对两名学生的发音进行了录音测试。我们的对比分析以录音测试为主要依据,同时综合了学生平时的发音情况。

二、两名学生汉语语音发音情况

1.缅族学生的发音情况

声母方面,该学生的唇音(b、p、m、f)②以及舌尖中音(d、t、n、l)发音都较为准确,舌面后音(ɡ、k、h)发音时,舌位略微靠后但并不太明显。其语音问题主要集中在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前音(j、q、x)三组音上,具体表现为:

(1)舌尖前音中不送气的z和送气的c,时有混淆,如将“字”读得像“cì”。但这种问题的出现率不高,学生也能自己发现并纠正。

(2)舌尖后音总体的卷舌不到位,舌头卷得不够。这种情况比较多,且需要教师示范纠正。此外,该学生还常把舌尖后音zh、ch读得像舌尖前音z、c,但这种错误学生往往能自我发现并纠正。

(3)舌尖前音和舌面后音存在混淆,如将“藏(zànɡ)”读得像“jiànɡ”,“巧”读得像“cǎo”。通过对学生平时发音情况的观察,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塞擦音z和j、c和q之间。

(4)舌面前音和舌尖音后存在混淆,如将“群”读得像“chún”,“周”读得像“jiū”,把“抢亲”读得像“长期”等。这种错误和(3)类似,也主要发生在塞擦音j和zh、q和ch之间。

此外,该学生的鼻音n和边音l有时也有混淆,如把“你”读得像“lǐ”,但这种情况很少。

韵母方面,该学生的语音问题主要有:

(1)以拼音字母e标写的韵母的发音都有向前元音[e]靠拢的倾向,如把“课”“和”“个”中的音读得像[]或[],其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特别是在学生平时的说话中。而在发鼻音韵母en时学生则常常把e读成[e]。以上情况出现的频率都很高,而且需要教师反复纠正。

(2)复韵母方面,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①把ou读成uo;②uo中的u开口度过大;③按照字母的标写把iu读成i+u,漏掉韵腹o,听起来发音很紧,而当学生意识到这个韵母实际是iou时,其发o时舌位又往往过于靠后;④读ui时直接读成u+i,漏掉中间的韵腹e。

(3)鼻音韵母方面,学生总体上存在前后鼻音相混的情况,在发前鼻音时往往发得带有鼻化色彩,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带有ɑn和en的韵母上。

(4)除前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外,该学生在韵母发音上还有以下情况:发üɑn时发得像iɑn,把uen读成uei,ün和un相混,onɡ里的o开口度过大,ionɡ没有圆唇等。当然,以上问题的发生并不常见。

声调方面,该学生单独发四个声调时发音均较为准确,在读词语或句子时,声调上的问题则主要是:

(1)三声低不下去,调域较窄。

(2)三声和二声音节在一起时,前面的三声往往错发成二声,如把“仿佛”读得类似“房佛”。

(3)声调相同的音节在一起时,往往要对其中一个音节的声调进行变调,如把“填空”读得像“天空(kònɡ)”,把“红霞”读得像“红虾”,把“寂静”读得像“寂景”。但三声和三声音节一起时变调却很准确。

(4)轻声音节读不出轻声,如把“收拾”读成“收市”。

2.克钦学生的发音情况

声母方面,该学生的唇音(b、p、m、f)和舌尖中音(d、t、n、l)发音也较为准确,其舌面后音(ɡ、k、h)的发音也问题不大。主要问题也集中在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前音(j、q、x)三组音上,具体表现为:

(1)舌尖前音整体上有轻微的浊化现象,特别是z浊化情况比较明显。

(2)舌尖后音整体上也有轻微的浊化情况,其中zh的情况比较明显。另外,该生有时会将r发得像l,如把“人”发得像“lén”。极少情况下,该学生会将zh发成z,但总体上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分得很清楚。

(3)舌面后音整体上有发成尖音的倾向,特别是x,容易发得像s+i(i为舌面元音)。这种错误出现比较多,而且需要教师提示示范才能较好纠正。

(4)舌面音和舌尖音存在混淆,如把“上”读得像“xiànɡ”,把“吃”读得像“qī”,把“词”读得像“xí”。这种混淆主要存在于zh和j、ch和q、x,以及q和x、c和s之间。

韵母方面,该学生的发音问题主要是:

(1)在发以ɑ标写的全部韵母时,ɑ的音开口度都偏小。

(2)发u或者以u开头的韵母时,u圆唇的程度均不够,舌位也较靠前。

(3)复韵母方面的问题有①把ou读成uo,或者ou中o的开口度过大,发成类似[]的元音;②韵母uei发成u和i直接拼的音,有时甚至把其读得像ü,如把“遛”读得像“lǜ”;③发üe时,其中e开口度过大。

(4)鼻音韵母方面,前鼻音和后鼻音有时会混淆,把前鼻音发成后鼻音;但在发后鼻音的inɡ时却常发成前鼻音in。此外,该学生发uen时也有一些问题,要么把uen发成类似onɡ的音,要么发成uei,还有的时候直接用u和n相拼。最后,该学生发onɡ时,o的开口度往往过大,发成类似[]的音。

声调方面,该学生的声调掌握基本准确,主要的问题为:

(1)三声低不下去从而造成发三声时调域过窄。

(2)三声音节和二声音节一起出现时,三声有时会发成二声,如把“乳名”发为“如名”。

(3)二声和四声相混,特别是二声和四声音节一起出现时,常把二声发成低降调,如把“那时”发得像“那是”。

三、缅族学生和克钦学生发音情况对比分析

前面我们分别列举了两个学生声韵调的发音情况,这里我们将其整理为三个表,以方便进行对比分析。

从以上三张表,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名学生的汉语发音情况有同也有异,其中的异有两种,一种是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造成的,另一种则是因为学生的民族不同,母语不同造成的负迁移,而这种负迁移通常又具有一定普遍性。就我们调查的这两名学生来说,因母语造成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情况。

1.缅族学生把z、zh都读得像j,c、ch都读得像q或x,而克钦学生仅仅把zh和j,ch和q相混淆。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缅语声母中没有和汉语z、zh对应的塞擦音,而景颇语中则有z,没有zh,所以克钦学生在发汉语z时,基本没有问题。同样,由于缅甸语中没有舌尖前塞擦音和舌尖后塞擦音,所以其学汉语时也更容易将z、c、s与zh、ch、sh弄混;而景颇语中有舌尖前的塞擦音[ts]和[tsh],其在学习汉语的这两组音时难度就相对小些。

2.克钦学生j、q、x三个声母发得带有尖音,发音时c和s、x混淆、q和x混淆,ch则有时发得像q有时又像x,而缅甸学生这种情况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景颇语中没有和j、q、x对应的这组舌面音,只有与之接近的舌叶音[t]、[th]、[]以及舌尖前音[ts]、[tsh]、[s],因此学生发j、q、x时很容易和舌叶音或者舌尖前音相混。此外,景颇语的舌尖前音可以直接和舌面元音[i]相拼,学生在把j、q、x和z、c、s相混的情况下,又在类似z、c、s的音后加上了[i],发出的音就带上了较为明显的尖音色彩。而缅甸语中是有和j、q、x对应的一组的舌面音的,所以缅族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不太大。

3.缅甸学生发以e标写的元音时,有舌位靠前的倾向,克钦学生没有这种问题。这是因为汉语中以e标写的元音有[e][][][γ]四个,而缅语中对应的元音只有[e]和[],这两个元音又都是前元音,因此学生在学汉语时,受母语的影响以及字母符号的误导,央元音[]和后元音[γ]常发得舌位偏前,发成类似[e]和[]的音。

4.克钦学生在读以ɑ标写的所有元音时,开口度都偏小(iɑn除外),缅甸学生没有这种问题。这是由于景颇语中的字母ɑ代表的实际上是一个中低元音,而不是低元音,所以受母语影响,开口度总是偏小。而缅甸语中的对应元音则是一个低元音[a],所以缅甸学生基本没有开口度偏小的问题。

5.缅甸学生前后鼻音相混,带有鼻化色彩,特别是在发ɑn和en时;克钦学生前后鼻音也有相混的情况,但没有鼻化色彩。这是因为景颇语中有带[n][]韵尾的鼻音韵母,而缅语没有鼻音韵母只有鼻化韵母。同时,缅语中和汉语ɑn、en接近的鼻化音为[a~]、[e~i~],所以当学生读en时,元音[]也常常发得接近[e]。

6.缅甸学生无法准确读出轻声,克钦学生问题不大。这是因为汉语的轻声是出现在双音节词、多音节词或句子末尾,而缅甸语中虽然有大量轻声,但其轻声主要出现在双音节词的第一个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前几个音节上,所以学生很难适应轻声在末尾的情况。

7.克钦学生的二声和四声易混,特别是二声和四声音节一起出现时,常把二声发成低降调,缅甸学生问题不大。这可能是因为景颇语和缅语虽都没有升调,但景颇语有调值为31的低降调,同汉语二声的起始调值相同,当汉语的二声音节和四声音节一起出现时,学生更容易在汉语四声(降调)和自己母语声调的综合影响下,把二声发成四声。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虽同为缅甸学生,缅族学生和克钦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重难点并不完全相同。对于缅族学生来说,和克钦学生不同的重难点为:

①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学习和区分

②以拼音符号e标写的元音的学习

③前后鼻音的学习和区分

④轻声的学习

就克钦学生而言,和缅族学生不同的重难点为:

①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的学习和区分

②以拼音符号ɑ标写的元音的学习

③语流中二声音节和四声音节同时出现时声调的发音学习

四、余论

我们以两名学生的汉语发音情况个案为例,对缅族学生和克钦学生的汉语语音发音特点进行了简单对比分析,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由于我们的分析仅建立在个案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其代表性有限,无法囊括两类学生存在的全部差异,也无法完全排除其中的个体特点;第二,由于我们对缅甸语和克钦人所说的景颇语的研究深度有限,所以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深度不够,甚至存在无法解释的内容。如,缅族学生总是在声调相同的音节同时出现时对其中一个声调进行变调,这到底是母语影响,还是学生的个人特点?如果是母语影响,又是怎样的影响;再如,克钦学生在发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时,有轻微的浊化,但景颇语的浊音并不多,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学生自身的特点造成的,还是克钦人所使用的景颇语的本身的影响造成的?以上不足和问题,都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还用继续努力的部分。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注解:

①该测试材料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读声母和韵母、读单字、读词语、读句子、读短文以及唱歌。由于学生的性格较为腼腆,唱歌部分的完成不理想,因此我们的测试内容没有包含唱歌部分。

②文中的拉丁字母没有方括号的均为汉语拼音字母,带有方括号的为国际音标。

③轻声虽然并非某一调类,但因其与声调关系密切,故我们将其放在声调部分讨论。

参考文献:

[1]戴庆厦.景颇语双音节词的音节聚合[J].语言研究,1993,(1).

[2]戴庆厦.景颇语基础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瑞文.浅谈缅甸学生汉语语音和语法学习难点与偏误[J].汉语国际传播研,2011,(1).

[4]汪大年.缅甸语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王若江.汉语正音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吴海燕.汉缅语音对比与针对缅甸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3).

[7]张兰仙.景颇族学生说普通话的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对比语音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