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相互关系初探

2016-05-30 06:17江新顺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职校关系微课

江新顺

摘 要:由于中职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课程特点,社会对中职校学生的期望值高,以及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等,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微课的运用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优生能够深度学习、差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MOOC平台的不断完善,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必将逐渐和谐、相互促进,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

关键词:中职校;微课;课堂;教学;关系;被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56-01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3~10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操作示范等,下同),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规范解读、工艺要求、技术要求、操作要领、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1]。

一、微课的特征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具有两个特征:呈现的内容具有点状化、运用的形式具有碎片化。

“点状化”是指微课呈现的内容限定为一个知识点,不能再进一步分割成两个或多个知识点。

“碎片化”是指微课运用的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用PC、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离线学习。

二、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课堂教学是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其师生“一对多”的教学活动,全班学生按照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内容、进程、进度进行学习,达到统一的规格和质量,是明显的优势。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其局限性很大:

1.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2.不能照顾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

3.难以充分照顾优生、差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不能让全体学生各自得到全面发展。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校在学生整体生源差、难度不低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课程,和社会对毕业生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的高期望值等多重压力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格外突出。

三、微课是突破课堂教学局限性的良方

不同起点,在相同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学习的绩效是无法相同的。对于优生来说,时间宽裕,常常“吃不饱”,而对于差生来说,时间不够,没有完成的“任务”比较多,是“吃不下”、“消化不了”,这时微课就能够成为突破课堂教学局限性的一帖良方:

1.微课能够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形式。在课堂教学以处,优生根据自己学有余力和兴趣、爱好,通过微课进行深度学习、探讨,尽情地让自己特长得到发展,满足个性化发展。而差生通过微课帮助自己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有选择地、有效地进行补缺,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完成应有的学习任务。

2.微课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通过访问微课,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往往实现课堂翻转。课堂不再是“以教定学”,不再是依“教案”“演出”,而是“以学定教”,让线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了非线性的,课堂呈现出一泓活水,生动而有趣。

3.微课能够促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微课最少需要提前36小时完成制作并上传至网络,教师需要大幅度提前时间进行准备、拍摄、录制和编辑。微课的点状化、碎片化,要求内容非常精练、讲解透彻不空泛、语言通俗易懂,能够“一对一”地进行启迪解惑。微课文件要方便网络传送,方便点播和播放。

四、微课广泛运用存在的问题

微课作为突破课堂教学局限性的一帖良方,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推荐,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接受。但是,其任重而道远,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许多教师对微课认识不到位。一是不少教师已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所谓微课,没有上传到网络上,其实质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课件,只是贴了个“微课”的标签而已。二是制作的微课分辨率、文件格式和大小、对平台的要求等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方便受众使用。三是微课缺少必要的要素,如对应课程、适用对象、针对知识点等不明确,不方便受众的快速、简易选择。

2.微课资源基本上孤例多。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有许多门课程,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有许多的知识点,其中零零星星的微课,成孤立分布,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只有一个相应微课,这种孤立状的微课资源作用很小。

3.没有设立MOOC体系。随着微课的逐渐增多,微课在网络上的“生存”状态各异,没有能够设立网络学习平台,不能成为开放式在线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供学生免费或凭账号无限制地访问。随着MOOC的不增加,同一专业各课程均有相应的MOOC,某一课程有不同的MOOC可供选择,最终建立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即MOOCs。

4.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建设轻视软件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偏向硬件,而不重视软件即微课本身的建设,出现教学资源硬件很“硬”,软件很“软”的不对称状态。

5.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建设各自为政。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专业群或学校为单位建设,缺乏必要的需求分析或真正意义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规范,而一哄而上地跟风,形成大面积、低水准、重复性地投入人力物力,硬件资源的空闲与不足并存的局面。区域性、跨学校,全面规划、多校同一专业群统一地进行建设的局面没有形成。

随着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MOOC平台的不断完善,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必将逐渐和谐、相互促进,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微课.http://zhidao.baidu.com/link url=12iEhJRIV GzWZYbANBPSlFzxS-mB4NNE1Z88MuScwSqQSGvJRG5gv6isgAqjfBr2h0FZyUf bmXkWW41aR0qZ8a.发布时间2013-08-24[引用时间2015-11-11].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4]Coursera和果壳网MOOC学院发布战略合作计划.凤凰教育.发布时间2014-09-15[引用日期2014-10-26].

[5]什么是“慕课”.http://news.sina.com.cn/o/2013-07-09/131927618337.shtml.发布时间2013-07-09[引用日期2014-10-26].

猜你喜欢
中职校关系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