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官专业“团组教学”新探

2016-05-30 07:21曾苗苗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曾苗苗

摘 要:团组教学,是指在同一次教学中,因教学内容的复合性和特殊性有必要由两名以上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团组教学不是“1+n”的简单组合,必须体现多名教师围绕完成同一教学任务配合作业,教学流程有序对接,教学风范整合一致。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实施团组教学,有助于集约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书记官;团组教学;团组教学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66-02

团组教学,是指在同一次教学中,因教学内容的复合性和特殊性有必要由两名以上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应该具备两个要素:一、教学内容需要。常规教学一般只需要一名教师独立执教。因为教学内容涉及到多学科而一名教师不能独立胜任,或因教学内容、专业要求特殊,必须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团组教学才有必要。二、教师配合默契。团组教学不是“1+n”的简单组合,必须体现多名教师围绕完成同一教学任务配合作业,教学流程有序对接,教学风范整合一致。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实施团组教学,有助于集约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最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边试验边总结,不断加强对团组教学的研究探索,取得了收获。

一、团组教学的由来及现实依据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首次把书记官专业列入其中,并对专业方向做出了原则规定。规定要求,书记官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书记官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书记官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核心职业能力是书记官业务操作技能。根据上述原则要求,笔者将书记官职业能力具体分解为书记员职业素质、工作原理与实务流程、书记员核心技能等“三个板块”,以及立案审查,法律文书使用规范与送达,诉讼证据的收集整理与采信,庭审笔录制作,庭前事务、庭中事务、休庭事务和文书档案管理等“八项典型工作任务”。“三个板块”、“八项任务”集中整合为“书记员工作实务”课程。讲好这门课,实施团组教学是必然选择。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次课由一名教师独立完成。而“书记官工作实务”非一名教师独立能支。原因在于:第一,课程内容复杂,涉及知识、技能和管理等多方面学问,一名教师一般不具有跨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第二,课程内容连续性强,八项任务之间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不能中断,不宜实施分割教学。

二、团组教学运行模式

1.确定教师团组

按照团组教学模式的要求,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学团组一般由书记员工作实务教师作主导,同时配备专业理论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和审判工作行家各一名。具体分工是:书记员工作实务教师主要负责课程整体设计、组织集体备课和庭审笔录制作规范;法律教师主要负责典型案件庭审笔录记录要点;速录技能教师主要负责庭审记录的录入技巧;特聘法官主要负责整体的实务指导和评价。因为法院法官工作繁忙,不可能参加每一次教学活动,因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一同探讨、研究教学过程。

2.教师集体备课

团组成员确定以后,由书记员工作实务教师牵头集体备课,内容包括:

(1)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实现的标志是,教师的讲解示范要“明白”,学生通过听、看要“明确”。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讲解和示范两个方面提出重点和难点。对重点难点教学提供解决突破的经验和方案。

(3)形成“问题”预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做好模拟解答。学生可能存在和提出什么问题,可凭以往教学经验汇集起来,也可将课外了解到的问题梳理出来,存入预案。集体备课中,解疑是重点。

(4)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组合式教学法、辅助式教学法或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鼓励教学法创新。

(5)设计教学过程。这是备课中最关键的部分,需要写清教学步骤,具体方法和途径。

(6)精选学生练习内容。

(7)课堂小结。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从而进一步巩固掌握。

(8)布置作业。作业的容量和难度要适中。

3.选择教学方法

第一,组合式教学法

顾名思义,是将讲解、演示、示范等教学流程连贯起来,由任课教师顺序教学,说、学、做统一进行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典型工作任务中涉及法理较为复杂和案件审理过程相对繁复的教学内容。

首先,由书记员工作实务教师讲解具体工作背景,把模拟庭审的事由及审判工作的程序介绍清楚,让学生了解工作环境;然后,就书记员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工作技巧逐一讲解,明确典型工作任务。

接下来,速录技能教师通过现场播放声像资料或语音资料,教给学生录入技巧。

理论教师基于学生在前两个阶段所记录的庭审笔录,检查指导学生是否能够记准庭审要点,并讲解其中的理论根据。

第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采用这种教学法,是通过设置模拟法庭或典型工作任务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现场作业。这种教学法,课前布置情景,课中按司法审判工作程序依次演示,任课教师和特聘法官在程序进行中讲解名环节工作任务和要求,学生可随时发问,教师即时解答。在整个演示过程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特聘法官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思考和切身体验,很受学生欢迎。

第三,技能竞赛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不是通常的项目技能比赛,而是从综合素质培养和多项典型工作任务中提取可竞技内容的综合训练。以文字录入技能竞赛为例,竞赛结果不单是看谁录入速度快、文字误差小,还要提供一定难度,比较对方言、专业术语、快速语音的辨识、跟进能力,锻炼提高适应不同环境完成工作任务的本领。

三、团组教学的比较优势

近年来,我们在书记员工作实务教学中采用团组教学法,收效明显:

1.学生反映:初步实现了动脑动手、知识传授和技能传授的整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分工教学,书记员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教师授课的情况下梯度获得的。这种获得方式的缺欠,是要求学生自己把分别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连贯起来,知识技能不能实现同期匹配、组合应用。团组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际“断续”、“短路”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知与行、动脑与动手在同一时间内的整合运作,学生普遍反映听明白的能迅速做明白,理论知识该怎么用、怎么才能用得好,课堂上就能形成体会。学生的这些体会进一步启发我们:职业技术教育重在能力培养。团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明显的效能优势。

2.教师反映:团组教学更能体现能力培养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遍高等学院的突出差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职业能力,能力培养是教学活动的“硬”目标。以往在单科单项教学中,尽管任课教师在能力培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由于课程内容所限,教师知识技能结构有限,很难形成能力培养优势。实施团组教学后,教师普遍反映,通过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整合链接,教师教“本领”、学生学“本领”的空间开阔了,知识技能的“成套化”和实用性明显增强。还有的教师体会到,过去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往往只注重“讲好本门课”、“做好份内事”。实施团组教学,要求教师“眼观六路”、“知己知彼”,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3.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我校近年毕业的学生,大多数被各级法院录用为书记员。这些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进入角色快、工作适应性强,属于参加工作后很快能“顶用”的职业人员。用人单位所以能有如此评价,主要原因是我校书记官专业在设计“书记员工作实务”和实施团组教学中,充分了解司法审判工作的工作流程和职业需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岗位实际充分对应并强化培训。这说明,团组教学是书记官专业教学实践的成功探索,应该进一步坚持下去。

需要强调的是,团组教学不是通用教学方式。在实施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有三个问题不容忽视:

1.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团组教学模式在教学应用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过硬,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2.斟酌教育方案的合理性。团组教学模式适用于核心实务类课程,而这类课程一般是以一些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课为基础的。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课程的性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先后顺序,为团组教学模式中学生基础知识的技能的掌握、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传授奠定基础。

3.注意团组教学模式下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团组教学模式应注意灵活应用,在此种教学模式下,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法,即组合式教学法和辅助式教学法外,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辅助教学。

(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永建,刘占荣.虚拟环境中的课程教学团队运作—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中国远程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