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外开放的不安全因素研究

2016-05-30 08:33王波
亚太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对外开放安全隐患高校

王波

摘 要:在高校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与之带来的安全问题要引起重视,需要摆正安全在高校办学当中的位置,与在高校开放中与安全的逻辑关系。针对校园环境的特点,从校内外角度,分析高校对外开放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其探析的内容,给予学校管理者决策和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对外开放;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21-01

高校社会服务是被长期探讨的问题,其中涉及的一个公共部分就是高校对外开放这一部分。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人们对于高校对外服务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高校对外开放的势头也越来越强烈。

高校对外开放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与国家事业单位的性质来说,确实应该把高校的体育场地、场馆作为一种资源跟社会共享[2],但与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相关管理者的重视,以及高校保卫处[3]等相关部门共同应对。从案例来看,最近高校发生一起伤害性悲剧事件,在2015年10月27日,华声新闻报道“哈尔滨女硕士在导师办公室被杀,疑犯为校外人”。[1]而这只是近期报道的事件,出于安全的目标,这种事件只有只一个目标,那就是杜绝,为了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高校对外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从空间角度分为高校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和高校外面的不安全因素,有利于在对策方面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化。

一、高校对外开放的不安全内部因素

(一)空间较大,有不安全死角

高校校园占地面积一般上千亩,建筑一般有行政楼、教学楼、各院系楼群、图书馆、学生宿舍楼、教师家属院等,内部还有一些草坪、树林等绿化植物。教学楼公共楼内或空旷场地的厕所,以及巡查人员巡查不到位的地方[2],则可能成为不安全死角。

(二)学生安全意识较弱

相比校外社会环境,高校是相对利益冲突较弱的地方,学生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基本生活上,心理防范水平较低,不能在危险发生前较好防范,往往在危险发生时处于被动。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在社会系统地锻炼,同时大学之前的中小学也是在学校环境中成长起来,还有本科生刚入大学通常19岁左右,从年龄上看,也比较小,综合几点造成大学生安全意识较弱。

(三)人群密集度较高

以河南焦作某高校为例,在校学生达到4万,通常高校师生的人群密集度是比较高的,高校保卫处和地方政府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力度是很大的,尤其是高校的周围社会安全环境保障,都是政府和学校部门高度重视的,如果高校对外开放,虽然在政府控制下和高校管理下,校内群体性事件发生概率很小,但一定在原来基础上的概率变大。

(四)女生集中

女性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同样在高校开放存在的安全隐患面前是最主要的弱势群体。在大学生与高校对外开放存在的安全隐患关系中,首先女大学生是大学内部的因素,但女大学生不是安全隐患的成因,而是安全隐患中容易被伤害的对象。所以女大学生是学校内部存在的与安全隐患存在一定关联的元素,或者是伤害目标性因素,这种原因机理是目标性群体集中,在感官上作为一种吸引力集群式放大,这种吸引力群体集中的结构成了学校内部的因素。

二、高校对外开放的不安全外部因素

(一)社会不良情绪

在当前社会,存在一些贫富差距酿成的底层社会不良情绪,虽然比例上是很低的,但如果让携带不良情绪的人走进高校,则危险系数是很高的,对于人身的侵害,都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对于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需要杜绝,就算是一个大学生个体受到侵害都属于社会安全大事件,何况大学生还需要在安全的环境里安心读书,环境里安全隐患的出现往往造成全校甚至全国范围内的不安与恐慌。

(二)邪恶组织

除了情绪性的宣泄之外,尤其要考虑一些不良组织的安全隐患问题,像恐怖组织、邪教组织都可能在指挥或鼓动下把高校作为犯罪的场所,在治安好的省份地区发生的几率很小,如果是附近潜在此类组织的高校,则着重需要重视这一问题。不良组织对高校安全隐患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标性。

(三)不良诱惑

社会相比高校而言,充满了利益关系和利益氛围,而刚入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思想比较单纯,辨识力、自控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也容易被社会某些不良人群为了低俗目标、通过不良手段对大学生造成侵害。

三、总结

高校对外开放从宏观来看,利于社会的进步,法律法规也规定高校场地要向社会人们开放[3],从教育单位角度来看,大学生也要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了解更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所以高校对社会开放从理论上来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现实当中,一定要把高校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尤其是哪些之前长期封闭式的高校,在相应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社会趋势的过程中,要细致、全面、多维度分析高校对外开放之后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安全问题制定周详的防治策略、手段。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http://news.voc.com.cn/article/201510/201510271035 132491.html.

[2]刘荣帮.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的重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

[3]花进浦,朱永生.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对外开放安全隐患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